距神农谷景区3公里,10家农家乐年接待游客2万人次,农副产品成了抢手货,旅游产业链连着百万产业。
距山脚配送点3公里,贫困户种了黄桃、猕猴桃,一辆三轮车满载着下山来,白花花的票子把荷包鼓起。
在炎陵县洋歧畲族村,3公里有致富经,有村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农家乐火了,畲族村美了
“凉凉一夏,到账6万。”8月底,去神农谷景区的必经之路上,“畲族人家”老板娘兰舒平,手机里“叮铃”响起微信付款声。
避暑胜地神农谷,距兰舒平家3公里,往来路上,客人总愿意在这个“湖南省唯一的畲族村”逗留。脑子活的村民,早在2014年就收拾屋舍办起农家乐。客家人兰舒平便是其中之一,去年又花了70万元,新盖了客房、茶亭、休闲长廊,一次性能接待50人的团体游客。
“穿上民族服饰,唱起畲族山歌,客人可喜欢了。”49岁的兰舒平自称“花旦老姑娘”,趁着上菜的功夫,偶尔还会亮亮嗓子,说着畲族的传统和特色。
农家乐火了,是走对了旅游扶贫这条路。去年10月,市税务局、市国资委组成的帮扶队驻村后,确定了“挖掘客家文化,撬动旅游产业”的扶贫路子,就是冲着距神农谷景区3公里这个区位优势。
“一开始难,难在村里没有特色景点、特色产品。”帮扶队员肖建华说,发展旅游产业,除了要发动农户,还要完善配套设施,丰富产品内涵。
几个月后,村里成功举办“三月三”传统节日活动,村民穿着特色民族服饰,唱起畲族山歌,跳起畲族舞蹈等。视频被传到网络,点击量超过3万人次。“这就是村里的根。”帮扶工作队员们找到了着力点。
兴建畲族文化广场,设立畲族农耕文化展厅,成立畲族歌舞小分队,并对村里的基础设施进行提质改造,洋歧畲族村面貌一新。
之后,帮扶工作队又引进市里一家旅游公司,整合村里10余家农家乐抱团经营,接待前往神农谷的游客。
“上周末一个团就来了200人,大家的感受是‘很赞’。”湖南漫悠游国际旅行社总经理曹芙蓉,这段时间扎进村里,并为村里争取到“湖南省扶贫旅游专线”。
洋歧畲族村总支书记邹逢春给记者算了一笔账,8月份村里接待游客5000人次,按人均消费100元计算,总收入就有50万元,加上40多名贫困户务工和周边农副产品销售,光旅游就为村里挣了个“百万产业”。
果实挂满枝,鼓起钱袋子
“黄桃收了有猕猴桃,猕猴桃熟收了还有柑橘,好收成带来好收入。”3月底,45岁的建档立卡贫困户郭丰华,把主动申请退出低保书交到了村部。他伸了伸腰杆,说要把这钱留给更需要的人。
几年前郭丰华可不像如今这般神采。16岁的小女儿,生下来就患了脑瘫,离不得人片刻,年迈的父母是“药罐子”,读职校的女儿还等着筹学费。
家里住在半山腰,与山脚的大马路还有3公里距离,唯一能来钱的渠道,就靠着冬天扎进竹林,在山地里刨出一棵棵冬笋拿到集市上卖。“一年忙到头,还是负债累累。”郭丰华说,一大家子暗地里不知流了多少眼泪。
扶贫政策来了,教育扶贫、危房改造、健康扶贫等,逐个解除了家里的后顾之忧,帮扶干部又送来黄桃苗,鼓励他在半山腰发展特色水果种植。郭丰华刨出6亩山地,一点一滴呵护果树长大。
“今年有3亩黄桃挂果,在配送点统一发货,增收3万多元呢。”郭丰华扛起锄头,又走进了猕猴桃果园。水泥支架铺满钢丝网,绿油油的猕猴桃苗遮天蔽日,叶片间垂下一棵棵拳头大小的果实,再过半个月就可以上市。
而这片山头连着的几户农家,也纷纷种上了猕猴桃,诱人的香味浸润在秋风里,而山上到山下配送点的3公里水泥路,也完成了硬化改造,果实出村更加通畅。
“我们还与电商平台合作,鼓励种植户发展线上销售。后盾单位的朋友圈,也是农户的销售网。”肖建华老早就在朋友圈发布了推销信息,提前为村里的丰收叫卖。
特色水果种植让更多贫困户享受到产业发展的红利,村里建档立卡贫困户57户188人,除了6户6人无劳动能力外,其他也全部实现脱贫,这个少数民族村变得越发美丽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