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春时节,走进位于岫岩石庙子镇丁字峪村的犇业家庭农场,一排整齐划一的牛圈里,一头头膘肥体壮、花白相间的肉牛欢快地吃着草料;紧靠牛舍,100余只绒山羊在羊圈里撒欢蹦跳……这是当地村民朱彩红,经过艰辛创业,用勤劳的双手创造出来的新图景。“现在的日子越来越好,我的养牛事业越来越大,今年又养了100只绒山羊,我有信心通过不断发展扩大牛舍羊圈规模,带领村民一同致富,让村民也能和我一样过上好日子……”朱彩红充满信心地说。

几年前,农忙时节,大量的秸秆除部分还田外,大部分被烧掉。但朱彩红意识到,这些被烧掉的秸秆恰恰是发展畜牧业的好东西。于是,2016年开始,朱彩红便投资10万元,引进了15头优质西门塔尔种母牛,开始发展养牛业。“这种牛不能像黄牛那样放养在高山上,它适合圈养,一年四季吃的是小麦和玉米秸秆。一头牛一年能吃掉4亩地的玉米秸秆,50头牛就可以消化掉200亩地的秸秆。这样,可以实现秸秆的综合利用。”朱彩红介绍说,西门塔尔牛一年就能出栏,扣除成本,一头牛能净挣6000元,比养黄牛见效快很多。

为扩大养殖规模,助力村集体经济发展,2019年,朱彩红与丁字峪村村委会合作,由村委会投资50万元入股农场,对农场进行了壮大和完善。如今,犇业家庭农场已拥有700平的牛舍3栋和300平的羊圈1个,存栏种母牛和幼牛共100余头,存栏育肥羊100余只,每年可回收秸秆400吨,产牛粪达1000余吨。村集体每年可创收4.2万元。

朱彩红依靠养殖西门塔尔肉牛致富后,没有忘了村里的困难村民。2017年,朱彩红主动邀请村里12名劳动力来农场打工,让他们在家门口实现就业增收。同时,她还在村上开设“养牛课堂”,毫不保留地将养牛经验传授给村民,希望他们跟自己一样依靠养牛富起来。

产业是发展的长久动力,丁字峪村以大户带动不断推动养殖产业规模化,并做好秸秆综合利用和产业融合发展,让村民找到了致富门路。经过几年的探索发展,很多村民不仅有了稳定的就业岗位,还成为了专业化的养殖能手,养殖业已然成为丁字峪村走向乡村振兴的重要支撑。


本文由转载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