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山深处,农家院落,绿水岸边,田间地头……

“两学一做”中的“最炫恩施风”,席卷全州每一个县市,每一个乡镇,每一个角落,正让数万名中国共产党员脱胎换骨、正本清源。

自4月中旬始,在推进精准扶贫、建设“三个先进县”“四个鹤峰”的征途中,一场浩浩荡荡的大回访,正在鹤峰县2868平方公里的土地上蓬勃展开。

不忘初心永葆本色

走访革命前辈和先进典型,增强政治意识,做一个讲政治、有信念的人。

走访新老支书和入党介绍人,增强组织意识,做一个讲规矩、有纪律的人。

走访父母师长和亲朋故友,增强感恩意识,做一个讲道德、有品行的人。

走访致富带头人和贫困农户,增强宗旨意识,做一个讲奉献、有作为的人。

鸡致富经陈勇_致富经鸡_致富经陈斌

5月1日至2日,县委书记王小平在杜家村与基层干部群众一起召开院坝会听取意见建议。

致富经鸡_鸡致富经陈勇_致富经陈斌

6月3日,县委副书记、县长胡平江出席白鹿村支部会,与该村党员共谋发展之策。

致富经陈斌_鸡致富经陈勇_致富经鸡

5月24日,走马镇汪家堡村开展“不忘初心•永跟党走”专题实践活动。

致富经鸡_鸡致富经陈勇_致富经陈斌

5月18日至25日,中营镇八字山、中营坪社区以及32个村陆续开展了“不忘初心 永跟党走”主题实践活动暨党日学习活动。

致富经鸡_鸡致富经陈勇_致富经陈斌

致富经陈斌_鸡致富经陈勇_致富经鸡

5月19至20日,州史志办、鹤峰县史志办、杜家村党支部共同开展了以“弘扬长征精神 继承先烈遗志 做合格党员”为主题的党日活动。

鸡致富经陈勇_致富经鸡_致富经陈斌

《镜鉴》

5月20日,走马镇组织各级党组织书记集中收看警示教育片--《镜鉴》

致富经陈斌_鸡致富经陈勇_致富经鸡

贺龙希望小学《贺龙在鹤峰》大型展板巡展

重温入党誓词

致富经陈斌_鸡致富经陈勇_致富经鸡

国土资源局党员们重温入党誓词

不忘初心 情暖山乡

到农村和群众中接受再教育,了解父老乡亲的所思、所盼、所想、所急,解难事、办实事,初心不改,快乐始终。

县委办公室认真开展劳动换位体验

致富经鸡_致富经陈斌_鸡致富经陈勇

县经济开发区在帮扶村开展“不忘初心•永跟党走”主题实践活动

致富经鸡_鸡致富经陈勇_致富经陈斌

县人大常委会主任向金洲深入燕子镇大岩村参加劳动换位体验

鸡致富经陈勇_致富经鸡_致富经陈斌

鸡致富经陈勇_致富经陈斌_致富经鸡

组织部机关党员深入精准扶贫联系点邬阳乡石龙村换位体验当茶农。

致富经陈斌_鸡致富经陈勇_致富经鸡

县社会保险管理局13名党员干部来到下坪乡云蒙村参加劳动换位体验。

致富经鸡_鸡致富经陈勇_致富经陈斌

县经济开发区换位体验当茶农。

致富经陈斌_鸡致富经陈勇_致富经鸡

致富经陈斌_鸡致富经陈勇_致富经鸡

县种子管理局党员干部践行“两学一做”发挥带头作用

鸡致富经陈勇_致富经鸡_致富经陈斌

五里乡下洞小学教师回乡体民情

鸡致富经陈勇_致富经陈斌_致富经鸡

容美镇团委、妇联争做合格党员劳动换位体验

不忘初心方得始终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感受乡情,寻访民情,传递的是对家乡的爱、对父老乡亲的情。

州领导杜冬云到我县开展“不忘初心 永跟党走”主题实践活动

致富经鸡_致富经陈斌_鸡致富经陈勇

致富经陈斌_致富经鸡_鸡致富经陈勇

县委政法委认真开展“不忘初心•永跟党走”党员返乡活动

鸡致富经陈勇_致富经鸡_致富经陈斌

致富经鸡_鸡致富经陈勇_致富经陈斌

官仓村返乡党员主动走访慰问贫困户

鸡致富经陈勇_致富经陈斌_致富经鸡

致富经鸡_致富经陈斌_鸡致富经陈勇

汪家堡村返乡党员走进贫困户家中,实地了解生活现状。

周家峪村返乡党员慷慨解囊,主动为贫困户捐款。

致富经陈斌_致富经鸡_鸡致富经陈勇

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要到哪里去?

如何永葆共产党员的先进性、纯洁性?

如何让党员干部清廉为官、事业有为?

在改革发展的滚滚大潮中,我们党员干部是否做到了永葆本色、勇立潮头?

事业在召唤,战鼓声声急。

全县11318名党员不忘根、不忘本,牢记党恩、牢记宗旨,人人带着亲情、友情、师生情、同乡情,回走“来时路”,走好“脚下路”,坚定“未来路”……

优秀民情日记一

我的家乡,我的梦

我想,青春时候,你我都是有梦想的,只是那些梦想记录在家乡,或遗落在田间,或飘忽在山野,或是遗憾,也或是美满,唯一的共同点,是它们都曾经跳跃在心头。所以,回到家乡吧,趁青春未老,趁阳光正好,回到梦想开始的地方。

-----题记

家乡,是那个魂牵梦绕的地方

当耳畔的汽笛声音被啾啾的鸟鸣声和叮咚的泉水声取代时,我知道,我离我的家乡越来越近了。放下车窗,没有PM2.5的困扰,没有路怒族的喇叭声,行走在下坪乡的公路上,仿佛,走进了世外桃源。

初夏时节的下坪乡胜利村美不胜收,路旁的茶树绿油油的,飘着淡淡的清香;茶园边的树木郁郁葱葱,犹如摆放整齐的天然盆景。生活在这里的人,幸福而满足,“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描绘的大概就是胜利村的日子。

我生在胜利村,长在胜利村,很长时间,无论我走到哪里,梦里的事都发生在这个小小的山村,我想,这就是家的力量。家乡,是那个让每个人都魂牵梦绕的地方。

回家,美好而温暖。而这次回来,我的心境有些许不同,不是为了看望父母,而是按照“两学一做”的总体要求,带着满满的期望,背负组织的重托,回到家,去走访老革命前辈、看看曾经的老支书和贫困户、听听师长的教诲、做一次农活儿。

家乡,是曾经奢望离开的地方

走进村里,大家亲切的寒暄,说工作,谈生活,仿佛任何人都从不曾离开过,又仿佛,离开了很久、很久......

儿时的家乡,生态环境极差。因为生活的艰苦,经济的不发达,人们为了满足日常生活所需,过度开发资源,曾几何时,山因为过度采伐而变的光秃秃的,水因为生态破坏要么浑浊要么断流,地因为过度使用化肥而变的贫瘠。

儿时的家乡,基础设施落后。出门靠走路、物资靠背驮是儿时的生活写照,仅有的一段公路因为长期没有维护,长期坑坑洼洼。喝水靠天、吃肉等过年,现代的交通、快速的信息与家乡无缘,没有几个人知道山的那边究竟是山还是海。儿时的家乡,生活水平低下。人口多、土地少,每家每户年年岁岁、日复一日都是在伺候着几亩薄地,种植的无非就是玉米、红薯,辛苦一年也仅能糊口,仅有的一点茶叶也只能换来几袋盐巴,生活的艰辛岂是一个“穷”字能诉说。

家乡,是努力改变的地方

在村支书的带领下,我们沿着弯曲但宽敞的水泥公路一路前行,儿时的记忆早已经寻不到踪影,剩下的是熟悉,也是陌生,但更是一副美不胜收的山水画。公路旁,一幢幢新修的小洋房掩映在绿意之中,伴随着飘渺虚无的轻雾缠绕,让人如若置身仙境。

村支书边走边向我们介绍着家乡的变化:山坡上,2000多亩新茶吐绿、散发阵阵清香,每年为家乡提供的是600万元的现金收入。春水碧于天,桃花红似火,风过岸边桃枝,流水轻盈,落英缤纷,优美的风光还吸引着远近人群驻足观望、停顿小憩。

良好的环境引起了县委、县政府的重视,决定在此实施农田综合治理和国土整治项目,引进优质茶叶,打造千亩茶园观光基地。目前,新的观光茶园已初具规模,不日之后,将为家乡的致富再填新彩。

家乡,是热情好客的地方

5月24号,是我返乡的第一天,当我和十几名在外工作的党员干部一起,走进村委会参加返乡党员组织生活会的时候,我是兴奋而又激动的,许多很久不见的老同学、老同事、老师,年迈的长者、年轻的伙伴,大家热情的打着招呼,高兴的握手,脸上尽是难以掩饰的激动和感慨。这种“被安排”式返乡却深深的触动每个人的内心。

会上,大家听村支书介绍村里的变化,感叹村里的变化之快,大家踊跃发言,回顾过去的酸甜苦辣,感慨家乡的变化万千,勾画未来的美好蓝图。当说到活动结束了大家如何继续保持与家乡的联系和沟通时,建立了一个长期联系的微信群成了大家不约而同的想法,于是,颇有现代色彩的“胜利村党员联系”群应运而生,大家在里面谈着如何让家乡变得更美,讨论着如何让乡亲们更富裕。小小的微信群,是联系所有在外工作的党员的绳索,也方便大家参与村里的发展,更为在外工作的党员干部安了一个“小家”。

家乡,是恩师院子里的乡味小调

走进小学老师的庭院,几位老人在此闲坐,借着古树的荫蔽,品着香茗,共话桑麻。

通过闲谈,感受的是家乡无尽的变化:曾经裸露的山体在国家封山育林政策的指引下、在生态县创建工作的带领下,如今已是满眼绿意;曾经肩挑背驮的日子已被现代的车轮取代,走路正成为闲暇老人健康的需要,自来水、一应俱全的家用电器在不经意间早已进入了平常百姓家,加之宽带网络的开通,人们已不再沉迷于过去的说三道四、麻将百和,谈论的是山外美好的生活和经典的致富经。

说到兴处,旁边的张老师还来了一曲乡土味浓郁的小调,吟唱生活的富足、美满与安逸,寄语在外工作的儿女一切顺心,希望在外工作的乡邻建设家乡不遗余力。

家乡,是你有困难我帮忙的暖心地

三天时间里,我们走访了同学、老师、入党介绍人,在村支书谈到村里的四位最困难的贫困户时,大家都沉默了,这四户人家各有特点,如何让他们摆脱眼前的困境,是大家最关心的话题。大家纷纷掏出钱包,你一百,我两百,为四户困难的家庭献出他们的爱心。

带着这些钱,我们走访了这四户人家,他们有的身体有残疾,有的年龄大了,手脚不再灵便,坐在轮椅上贫困党员冉方和接过我们递过去的钱时,激动得几乎哽咽。

转身离去的时候,我们心里都不是滋味,家乡,大部分人都富裕了,但还是有困难的群众,他们需要我们的关心,更需要我们长期的关心。他们期盼的面孔印在我的脑海里,刻在我的心上,我的内心,有一种负罪感,曾经,家乡养育了我,今天,我是不是也能为家乡做点什么?当我颓废消极、没有信心的时候,当我失去自我、犹豫彷徨的时候,家乡,家乡人,也许就能触动我内心深处最最柔软的神经。家乡,温暖着我的心,明天,希望我也能温暖家乡人民的心。

家乡,是如今奢望回来的地方

几天的走访,曾经贫穷、落后的家乡已无踪影,感受的只有高远澄澈的蓝、勃勃生机的绿、温馨甜蜜的红。

告别,永远都来的那么快,回到机关,回到办公室,我忽然很想念那种慢节奏的生活,想念田间采茶的惬意。家乡,没有栉比鳞次的高楼大厦,没有川流不息的车辆,只有那座青山、那缕炊烟、那条河流、那座小桥,还有随时从鼻尖飘过的泥土气息,深邃夜空下家人的欢声笑语,温暖的火塘上煮着的美味腊肉,更想念的是黄昏时分,劳作在田边,等母亲喊一声:“儿子,饭熟了!”只是,那是一种怎样的奢望?

家乡,如今是我奢望回来的地方。

后记:

古语有言,不忘初心,方得始终;而今,时代在变,环境在变,衣着在变,而家乡,这个温暖而熟悉的词汇,从未改变,那里有我的根,有我的血脉,有我的力量。回到家乡,再去看看昨天誓言,听听亲人的教诲,体验劳动的快乐,不忘初心,永跟党走。

(县政府办公室李波)

优秀民情日记二

扯不尽那田间的草

天气晴好,正是采茶时节。上周末,我迎着宜人的山风直奔生我养我的邬阳乡高桥村。沿途,青绿绵延的茶山上,尽是舒展的身影,好一幅生动的乡村画卷。

回到家,母亲心急火燎地煮了点面条,一边收拾背篓,一边嘀咕:今天不摘茶了,洋芋田里的草硬要扯了。

母亲像踩着风火轮,六十多岁的身子骨硬朗得很。我跟在身后,才几十米就已经气喘吁吁。

屋后,是去年底台刈的老茶园。在寸土寸金的父老乡亲眼中,台刈后的茶园见缝插针,可以种季庄稼。父母亲不愿意荒废这点地,套种了土豆。

已经农历三月末,攒着劲向上冲的土豆绽开朵朵洁白的小花,青绿的大绒毯上,“嗡嗡”的蜜蜂、翩跹的蝴蝶不时穿拂其间,极像巧手流动的彩色乡土沙画。

近尺厚的绒毯由娇嫩的土豆苗与杂草密密铺就。随手一挽,轻轻一带,手中便是嫩得可以掐出汁儿来的草。这样的草,是猪、牛的美食,还可以用来馋馋圈养的鸡。怡人的山风中,我弯下腰,左小臂撑着左大腿,扯得不亦乐乎。仿佛,这本不是一件普通的农活,而是一次说走就走的旅行。

母亲一直弯着腰,有些东倒西歪的土豆垄快速从草丛中钻出来。

“前段时间,茶价蛮好……做事要拣当紧的。再不扯,怕要失收了。”母亲一直弯着腰,她一手扶土豆苗,一手快速地挽、扯、甩,像不知疲倦的收割机。

或许是在办公室坐得太久,我僵化的腰身更加慵懒。才十多分钟,那隐隐的酸痛与麻木,已经清晰地从地底下冒出来,攀着我的双腿蔓爬。

得调整个姿势才受得了了。我腾出右手,换左臂支撑。

眼前,依然一地青绿,只是,这青绿竟然魔术般被放大、放大……何时才能扯到尽头?

难哪!且不说烈日、暴雨中的劳作,单扯草这简单的事,也让人酸痛到直透筋骨。我不禁想到了邬阳乡的“全域有机”目标。“全域有机”一旦实现,全域的一切资源价值都将数倍放大,甚至催生许多新的朝阳产业。只是,要实现这一目标,最难的可能就是除草了。以前,用除草剂,来回一喷,人走草除。如今,乡里号召禁用除草剂,全境手工除草,确非一蹴而就。

新鲜、兴奋的劲头早到了九霄云外,娇嫩的草提前进入秋冬,每一丛都显得那么苍老,那么绵劲,不下大力气,已经无法撼动。我不得不在蹲坐与弯腰这两种姿势之间反复轮转,勉强支撑。

“你送几背草回去。”母亲依然弯着腰,头也不抬地吩咐。我明白,母亲心痛我蹲得太久,转送几回草,可以活动下腰身。

母亲一直弯着腰。我扯一会儿,再送一回,顽强支撑。

“听下河里讲,说百鸟有机茶田里的黄豆卖到5元,红苕也有人出3元?”母亲飞快地舞动双手,不时东一句西一句。“几年不打除草剂,东西就值钱了……是乱用不得,你们住城里,吃的好多都不健康。”

母亲一直弯着腰,有些东倒西歪的土豆垄快速从草丛中钻出来。曾被无穷放大的青绿的草毯,已经渐渐被逼往尽头。

如果那一天,“全域有机”真的实现,扯草的价值凸显,父老乡亲的任何田间劳作都可以换成沓的钞票,多好!(陈勇)

注:部分图片和文字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鸡致富经陈勇_致富经鸡_致富经陈斌


本文由转载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