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阅读提示:
1、该如何理解一家企业的公益助农行为?
2、在拼多多开店卖农产品销售破千万,透露了哪些致富经?
3、拼多多在助农脱贫方面有哪些闪闪的成绩?
4、我们在“消费升级”方面有一个认知误区。
5、我们在“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方面有一个认知误区。
郑爷爷的梨多卖了15000元
2017年11月27日,人民日报官方微博上发表了一条标题为《辛酸!7旬老人320斤落果梨卖了10块钱》的微博,引起了广大网友关注,并获得了近万次转发。这自然是一件真人真事,主人公是陕西省咸阳市乾县注泔镇南羊牧村74岁的贫困老人郑爷爷,320斤的酥梨只卖了10块钱,平均3分钱一斤。
得知这一消息后,拼多多爱心助农团队联合聚果生鲜与郑爷爷取得联系,以每斤1元的价格包销郑爷爷所剩15000斤酥梨,并以市场价收购村里其他农户的酥梨,统一在拼多多平台上售卖。
一周后,郑爷爷家的梨在拼多多上全部售罄,郑爷爷拿着创收的15000元感慨万千。在采销、包装、运输等环节,拼多多聚果生鲜还雇用了20余名贫困村民帮忙,为他们带来额外收入。
拼多多用户收到郑爷爷的梨,包装完好箱内还有一封讲述郑爷爷故事的信
当地村民为郑爷爷的梨进行分拣和包装
15000元对一个商家来说算不上大钱,对一位都市白领来说,不过是一个月的工资,或许还付不起你双11晚上的账单,但对于贫困地区的郑爷爷来说,这是他家全年甚至几年的家用,这钱只能在地里一分一分的长出来,很沉重也很实在。
帮农民把产品有尊严的卖出去就是一只“好猫”
据了解,郑爷爷所在乾县,就算是品相最好的梨,收购价也只有5毛钱1斤,因此拼多多团队以市场价的两倍进行收购,算是对贫困老农最直接的帮扶。
假如一位运营商以每斤5毛的价格收购优质梨,5斤的成本只有2.5元,把快递费、包装费、人工费等计算在内,推出10-15元包邮5斤(其实梨价没有快递费用高),应该还能赚到钱,但不知行情的你看到如此低价的包邮,该会怎样评价?
应该会有人说,卖家肯定疯了,亏本赚吆喝;或许还有专家会责怪“谷贱伤农”;而外围的评价者则会摇头“低价劣质”之类的言论。岂不知,在这种情况下,五斤梨卖到十几块,农民已很知足,总比320斤贱卖10块钱强百倍。
生活在北上广的朋友们,可以在水果店随意掏出十块钱买两个梨,享受所谓消费升级带来的快感,但此时你或许真不能感受十几块买五斤梨对于农民的意义和价值。
下面这些情况仅仅是2017年发生在全国各地的一个缩影:
2017年6月,湖南濮阳濮阳30万斤土豆滞销,3毛钱一斤卖不出去。
2017年6月,山东数百亩洋葱滞销,1毛钱一斤没人要。
2017年5月,河南卫辉,数千亩优质包心菜,才八分钱一斤。
2017年5月,山东河南蒜薹滞销,价格跌至1毛2一斤。
2017年3月,湖北江陵,35万斤大葱滞销,批发价低至2毛5一斤。
农业看天,苹果、梨子、香蕉、西瓜、番茄、桃子、葡萄、草莓、各式蔬菜等,老天饶过谁?滞销放过谁?就在今天,湖南省麻阳县盛产的冰糖橙,因天气等因素正大面积滞销,而这些橙子的背后则是即将迎接新年的上万、十万甚至百万农民。
滞销情况下,不要说十几块包邮5斤,就算包邮10斤,农民也愿意,不是吗?因此,当我们在网上看到“低价农产品”时,先不要奇怪,也不要一棒子打死你所谓的“低质”商家。
农业是一个特殊的行业。我们倡导现代农业好多年,但短时间内依然改变不了我国农业“小而散”的生产经营现状,改变不了农业以保障民生为核心任务的重要性质。在迎接新消费的市场环境里,既要保障农民有尊严的生活,又要满足一部分先富人口的消费升级。
农民是一个特殊的群体。身处智能社会,虽然互联网已无孔不入,但真正意义上的农民大部分地域偏僻,老龄化严重,他们并没有真正进入互联网空间,有诸多信息不对称,技能不对称,物流不对称,以及人与人之间的信任不对称。他们是一群需要被帮扶、引导和带动的特殊群体。
在这个层面上,无论是怎样的商业和企业,只要能帮着农民减少库存降低损失,帮着农民把农产品卖出去换成钱,就是一只“好猫”,就是一件功德无量的事情。
人多单量大,拼单同样赚大钱
前不久,我的朋友圈冒出一个醒目的广告,9.9包邮一套家用工具箱,于是顺手下载了拼多多APP。进到页面,商品种类繁多,从几块到十几块、几十上百块都有,我最终并没有选择9.9那套,而是多花了几十块买了另外一套。其实,这是拼多多的营销策略,低价引流,高价促销,我就是被促销的那位。
进入拼多多,仿佛进入了一个热闹非凡的小商品城,熙来攘往、摩肩接踵,城里堆满了各式各样的小商品,各位摊主使出浑身解数大声叫卖自家产品,你可以驻足围观某一个摊主,又或继续前行猎奇其他商品,耳朵里还不时传来广播台的喇叭声“……各位亲,带一位朋友来商城,还可以享受拼单优惠哦,赶快行动起来吧……”
确实够热闹,那么在这里做生意究竟能不能赚到钱?我分析了三个农产品案例,供大家参考。
第一个是专门售卖猕猴桃的店铺。
店主主要售卖四川蒲江猕猴桃,其中有一个9.9元包邮窗口,已售单量高达67万,单这一个窗口的销售额最少就有600多万。67万相当于两个中小县城的人口数量,就算每单赚1块钱,67万单也有67万的利润。这个店铺总共开了6个窗口,全店销售额估算应在1000万以上。
第二个是专门售卖百香果的店铺。
店主在盛产百香果的广西玉林,该店总共开了5个窗口,都是售卖不同规格的百香果。其中一个窗口主打15.8包邮两斤,已售订单量高达55万单,按照最低客单价计算,这个窗口销售量也有800多万。全店销售额超过1000万。
第三个是专门售卖橙子的店铺。
店主来自江西赣州,主推一款19.9元包邮的橙子,销售订单超过了14万件,保守销售额也有300万。全店共开了8个窗口,其中还有三个分别破8万单、6万单和2万单的窗口,全店粗略估算也有近1000万的销售额。
这三个案例都是销售在千万级的店铺,这样的店主在拼多多还有很多,单笔客单价相比京东是便宜很多,但销售单量却大的惊人,就算有5%的毛利,1000万还能创造50万的利润。通过分析店铺,我总结了三个共同特征:
第一,均以售卖某一个农产品单品为主,不同窗口售卖的规格和价格不一样。
第二,均是通过一个低价爆款引流,同时带动关联高价商品销售,从实际销售数据来看,高价商品的销售量也并低,少则几百单,多则数千上万单。
第三,三家店铺都坐落在农产品的核心产区,四川蒲江是猕猴桃主产区,广西玉林是百香果主产区,江西赣州是脐橙主产区。
这些经验对于广大熟悉互联网的新农人来说是一个新机会,尤其是优势产区的新农人,前述三位店主都能卖到千万,相信你也一定有机会。于自己而言,是一门赚钱的生意;于社会而言,希望看到更多“郑爷爷”不再为自家农产品发愁。
拼多多是社交电商领军者,成为助农脱贫新力量
拼多多成立于2015年9月,用户通过与朋友、家人、邻居等进行拼单,以更低的价格购买到优质的商品。2016年7月,拼多多获得1.15亿美元B轮融资,投资方包括腾讯、高榕、IDG、光速创投、新天域等顶级VC和PE。2017年1月估值突破100亿人民币。
目前拼多多用户量已经突破3亿,根据猎豹全球智库发布的2017年《第三季度中国移动互联网市场报告》显示,在中国电商app中,拼多多在“周活跃渗透率”和“周人均打开次数”等指标上都已经超过了京东,排名仅次于淘宝。
过去一年里,拼多多助农脱贫的成绩也很显著,据官方统计:
1、拼多多超过3亿用户社交接力,全年产生9亿多扶贫订单,共卖出183万吨农货,可以装下3万节火车皮。
2、拼多多在全国780个国家级贫困县里扶持起4.8万个商户,如果把范围扩大到广阔农村地区的话,商家数量超过10万。
3、拼多多全年投入34亿元,公益推广贫困地区农货,解决数百万农户卖货难。
消费升级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认知误区
拼多多两年来突飞猛进,它的商业模式和商业理念却也惹来不少非议,“新零售”和“消费升级”之时,有些人认为拼多多恰恰是消费降级的典范,违背了历史潮流。
无论“新零售”也好“消费升级”也罢,我认为不少人有两个认知误区:
误区一:只认“消费升级”却不认“消费对象”。
人人都向往住豪宅、吃大餐、过富裕生活,追求高品质生活是每个人的向往,也是消费升级的核心诉求,但问题的关键就在消费升级的对象是谁?我国14亿人口,9亿农民,2亿中产,还有6000万吃不饱饭的贫困农民,我们不能以偏概全的一概而论“消费升级”。
你花1000块买一件无印良品的外套,再花300元吃一顿盒马鲜生就是消费升级,但这些对于很多农民来说却是奢侈。无论是一二线的精英还是四五线的大众,只要他通过拼多多能买到物优价廉的商品就是消费升级,哪怕这些商品是你从来不会消费的所谓“低价低质”,改善生活是个人的事情,有需求就有供应,有供应就有市场,只要他认为改善了生活,何必以“城里人”眼光另眼相看。
误区二:只看“前面”的增量而忽视“背后”的存量。
2017年农业部1号发文《农业部关于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实施意见》,文件明确农业的发展“……以优化供给、提质增效、农民增收为目标……”,这句话也是推行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核心要务。
前述我提到的“增量”其实主要是指“提质增效”。农业部把2017年定为中国农业品牌推进年,而发展农业品牌的核心诉求就是“提质增效”,引导更多生产者和经营者创造更多、更丰富的品牌性农产品,以满足消费者对品质和健康的多元需求,大力推进,无可厚非。
但,我们也要客观看待另一个核心诉求“保障农民增收”。发展品牌农业有利于帮助农民增收,但也不能一味追求高品质的增收,而忽视了大部分农民实际的生产经营状况。大部分农民的生产极其碎片化,难以规模化和品牌化,产出的仅仅是土生土长的初级农产品,距离真正意义上的品牌化和商品化还有一段距离,况且要求每位农民都有一个自己的品牌也不现实。那么该如何实现农民增收?最有效的方式,首先是确保农民手里的农产品能卖出去,而不是束手无措的烂在地里,其次需要借助社会各界的力量,帮助农民打开更广更深的产销路径,帮助农民卖出合理的价格。我想这应是我们处理农民生产“存量”的正确方式。
“优化供给”、“提质增效”、“农民增收”,这三个词一个都不能少,我们的理解决定了我们的行动,我们的行动决定了结果的意义。当下,全社会脱贫攻坚战任务艰巨,无论什么渠道以什么方式,只要合理合法,只要能帮到农民多赚钱,或者帮着农民找到合适的赚钱方法,这就是一个有益的商业。在这件事情上,我们不应该过度评头论足。
淘宝网发展至今已有二十余年,依然面临很多挑战,仍在不断迭代和解决各种困难,也正因为有了淘宝网才有了天猫网、天猫超市、支付宝、菜鸟物流、蚂蚁金服等一系列具有巨大社会价值的关联企业。何况拼多多才两岁,定有诸多不足,只要模式被市场认可,只要团队初心不改,相信它会越来越好。
本文图片均来自网络,侵删
(全文完)
公众号 :wugucomcn
投稿邮箱:tougao@wugu.com.cn
吾谷网期待您的加入
往期精彩回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