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
深度贫困地区多是民族地区、边疆地区、革命老区、集中连片特困地区,是脱贫攻坚的短板。云南有27个深度贫困县,马关和红河位列其中。
10月16日至20日,记者连续走访文山州马关县和红河州红河县两个深度贫困县。在这里,记者感受到当地干部群众团结一心脱贫攻坚的坚定信念,发现了许多攻克深度贫困堡垒的新思路、新举措。
村里孩子们的快乐童年
“突突突突!”10月17日清晨时分,建档立卡贫困户蔡兴友开着拖拉机驶入马关县普亮果蔬种植专业合作社。
停下后,他从拖拉机里取出3个麻袋,里面堆满了红彤彤的辣椒。这是刚从地里收上来的新鲜作物,蔡兴友赶紧把它们放在电子秤上,总重300余斤。
按每公斤3.2元的收购价,蔡兴友这趟可以赚一千多块。只见他笑容满面地小跑进财务室,做了登记和核对后,当场就拿到了这笔收入。
而此时,在加工流水线上游,同为建档立卡贫困户的普顺昌正把这些辣椒一铲一铲装进烘干机,不一会儿,他在流水线下游操作的妻子陆桂英就开始装袋了。
“明年可以脱贫吗?”
蔡兴友腼腆一笑,“应该可以呢。”一旁,普顺昌和陆桂英则和记者盘算他们的收入,“每月每人挣2500块,虽然才来了两个月,但日子好很多了。”
狠抓产业
种好辣椒田,挣得实在钱
马关县位于云南省东南部、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南部,是一个集边境、民族、贫困、山区、老区、原战区为一体的县份,全县国土面积2676平方公里,总人口37.7万人。刚抵达马关县,该县县委副书记侯行辉介绍这是云南27个深度贫困县之一,山区面积大,贫困程度深,尚有建档立卡贫困户18322户67412人。如此情况让记者一行忧心忡忡,马关县到底应该怎么脱贫呢?
不过,当第二天记者来到马关县普亮果蔬种植专业合作社,发现或许当地已经找到了那把破解深度贫困之锁的钥匙。
蔡兴友、普顺昌和陆桂英都是建档立卡贫困户,他们或忙于田间地头,或忙于流水线上,但为之努力的目标相同,长远来说是脱贫致富奔小康,而那个先立下的“小目标”则是辣椒。
合作社里等待加工的辣椒
文山辣椒远近闻名,但这对普亮果蔬种植专业合作社所在的马关县大栗树乡来说却是个新兴产业。事实上,当地党委政府于2015年才引进这个产业。可自那之后,辣椒就把当地百姓的生活带得红红火火。
大栗树乡主要种植工业辣椒和朝天椒,它们亩产量较高,市场需求量大,而且具有周期短、见效快的特点,因此群众参与的积极性很高。
云南宏绿辣素有限公司文山地区负责人李尼杭介绍,当地种植的工业辣椒按订单价3.2元/公斤计算,每亩可收入5760元,扣除成本后,农户可实现每亩利润4260元。蔡兴友的田地今年7月开始丰收,而10月17日,已是他第11次来合作社销售辣椒,每趟能挣1000元左右。
记者在大栗树乡走访发现,当地已经建成一个年出苗130万株的育苗基地和一座日均烘烤量18吨的辣椒厂,工业辣椒种植覆盖农户308户,其中114户是贫困户。而朝天椒方面则有960亩的种植面积,覆盖了120户贫困户。两种辣椒红红火火,染出了一个典型的“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的产业发展模式。
在这种模式中,大栗树乡党委政府、宏绿辣素有限公司和蔡兴友这样的农民各司其职,串联起组织、种植、收购、加工以及销售等各个环节,而如普顺昌夫妇还能到公司或基地上班。于是,或因传统耕作,或因转移就业,一条由产业发展带动农户增收的路就此铺开。
农民从地里收获辣椒,马上运到合作社销售
实际上,辣椒产业只是大栗树乡产业发展的一个缩影,有30余年历史的烤烟产业以及新兴的巴西菇产业同样在转动当地脱贫致富的“涡轮”。三者皆具“短平快”的特点,聚焦贫困实际,短时间内就能挣到实实在在的钱,广受农民尤其贫困户欢迎。
在这样短期产业的基础上,大栗树乡还确立发展地产药材(指适合当地种植的中草药材)、肉牛养殖等中期产业,以及核桃、商品林等长期产业,不断强化产业带动能力,从“输血式”扶贫向“造血式”扶贫转变,经过数年努力,已实现覆盖6889户农户(贫困户3469户),总产值1.13亿元的实际成效。
激发动力
大家都努力,我得思进取
古林箐乡柏木山二组是一个位于大山深处的小山村,距马关县城81公里,离乡政府所在地11公里。“209省道经过,还是红河、文山两州交界处,到河口只有60公里。”古林箐乡党委书记王加丽用“遥远但不偏僻”形容这个村寨,而这也正是当地既能守住大山绿,又能谋求大发展的关键。
进村入户前,记者去村边的古林箐省级自然保护区原始森林里逛了逛。森林里,参天大树比比皆是,野花和昆虫争奇斗艳,鸟语蝉鸣不断,沐浴着雨后的芬芳空气,甚至会让人觉得脚下古朴的青石板路都有点过于“现代”。事实上,这是用青石板铺就的茶马古道。而这就更让人称奇了。毕竟,遥想当年,马帮商贾往来不绝,却没人去伤害一草一木……
王加丽说在柏木山二组,人们对森林无比敬畏,种树护林是祖辈传承下来的绿色基因。每一代人都在坚守呵护这里的绿水青山,也因此当地森林覆盖率竟高达80%。
雨后的古林箐省级自然保护区原始森林
可以想象,在过去没有电和燃气的时光里,同样劈柴生火的当地百姓能把森林守护下来是一种怎样的执着。这确是一种“绿色基因”,世世代代的人们心照不宣地守护山林。而时间滚滚向前至今,这种“绿色基因”还演变成了当地百姓严格恪守的村规民约。
“这就是我们的村规民约了。”在村长童正云家,记者见到了柏木山二组的村规民约。事实上,这份成文的约定和绝大多数村规民约没有本质的不同,但就在记者不以为意时,童正云问,“你看我们这里有没有哪家的狗放养?”
这确实叫人倍感惊讶,毕竟,城市里文明养狗都是一个难题,更何况大家习惯放养的农村。而且,除狗以外,记者走遍柏木山二组,也没在村内道路、广场上发现一只鸡,一头牛。就像千百年来大家信守“前人栽树后人乘凉”的承诺一般,如今当地百姓真真践行着“不放养家禽、牲口”的村规民约。
柏木山二组的村规民约,各户户主都按了手印
阡陌交通,鸡犬相闻,这是过去陶渊明笔下的世外桃源。道路齐整,鸡犬入圈,而这则是一个现代村寨的文明新貌。
在这般村规民约的作用下,柏木山二组地面上难找到一个烟头,家家盖平房,户户栽兰花。此外,记者还发现几乎每家的门框上都贴着对联,它们都有相同的文字——要脱贫、谋发展。
“我们这里其实已经没有贫困户了。”正当记者盯着对联看时,王加丽说,柏木山二组通过发展林业经济和林下经济,农民增收效果明显。早在2016年,全村年人均收入就达到了8600元。而通过精准识别认定的5户贫困户,也在当年实现了脱贫摘帽。
“那为什么还要来这里呢?已经脱贫了啊……”听到这,记者不禁问道。“我们是已经脱贫的贫困村。现在不是解决温饱问题,而是解决精气神的问题。所以立了村规民约,就像提升人居环境一样,这里无论是脱贫还是卫生,大家都能自我奋发,都在相互竞赛。”王加丽说。
创新模式
众筹一片林,孕育致富经
马关县充分发挥产业对脱贫的先导作用,因地制宜发展产业;干部群众比学赶超,激发脱贫内生动力……扶贫开发的做法与脱贫攻坚的精气神都给记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们用实际行动证明——深度贫困并不可怕。那么,深度贫困能够战胜吗?除了狠抓产业、激发动力外是否还需要其他因素?带着这个问题,记者又来到了红河州红河县迤萨镇。
红河谷优渥的自然条件蜚声省内外,这里特别适合种植热带水果,但长久以来却存在产业小、弱、散的现象,为此,红河县委组织部牵头,联合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上海匠星文化促进中心等,在迤萨镇牛多乐片区实施战略性万亩沃柑产业项目。在这里,记者发现了一种脱贫致富的创新模式。
据介绍,牛多乐股合作经济项目万亩沃柑扶贫产业基地依托党建促产业发展的股份合作经济模式,创建了四个升级版的柑桔龙头企业,牛多乐庄园公司、鼎沅农业开发公司、密姹红柑农业开发公司、熙禾农业发展有限公司,他们合作开发6000多亩热区土地,群众、投资人一起抱团发展万亩沃柑产业项目,创建了牛多乐片区的“经济圈”。
汇聚力量,抱团发展,创建牛多乐片区“经济圈”
这是一种典型的抱团发展的脱贫模式,极大地改善了当地农业产业小、弱、散的现状。而成效也是实际可触的。据悉,万亩沃柑产业项目计划投资1亿多元,目前已完成投资5000多万元,建成育苗中心2个、产业基地4个、沃柑标准化种植5000余亩,为群众带来地租收入1800余万元,务工收入1500余万元。仅密姹红柑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就带动了牛多乐村的122户农户(其中建档立卡扶贫户27户)发展产业,农户们30年可实现收入9360万元,户均增收76.72万元。
而提到密姹红柑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它还不仅仅是种橙带动农民增收那么简单。
在万亩沃柑扶贫产业基地,密姹红柑农业开发有限公司总经理高洋韬递给记者一个沃柑。这种柑桔汁多味甜,记者问他该怎么买,高洋韬介绍起了他们的电商渠道。“当然你也可以认购一棵树,这样每年都能免费吃我们的生态沃柑了。”
这便是密姹红柑农业开发有限公司乃至整个牛多乐股合作经济项目万亩沃柑扶贫产业基地最为人津津乐道的扶贫模式。高洋韬告诉记者,带动群众增收脱贫,自始至终都是公司发展沃柑产业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因此,公司探索出了产业集合公益带动脱贫的创新模式。
“简单来说,就是你可以在我们这里花680元认购一棵沃柑树,享有这棵树15年的所有权。每棵树都会对应1户建档立卡贫困户或1名贫困留守儿童。”高洋韬介绍,对认购者来说,买了一棵沃柑树后,从第二年起就可以免费收到1公斤试吃果,第三年、第四年是3公斤,而随着果树茁壮成长,第5年起每年就能吃到5公斤。如果吃不了那么些沃柑,认购者还可以委托公司进行销售,销售所得归认购者所有。
爱心沃柑认购“微店”
“当然,有沃柑吃只是一个方面,认购沃柑树还是一项爱心之举。”高洋韬说,认购者买了一棵树后,都会收到由红河县委组织部颁发的爱心大使电子证书一份。此外每一棵沃柑树都由认购人命名,以寄托不一样的意义。更为重要的是,每一棵被认购的沃柑树都能帮助贫困户和留守儿童。1——4年每年补50元,5——15年每年补100元。高洋韬介绍,每一个留守儿童或每一户贫困户可能会对应着多棵树,这样他们每年能得到的补助就会更高。
至于认购的680元则全部用于沃柑树前四年的培育种植及扶贫帮扶。这种“产业+公益+扶贫”的创新模式丰富了产业扶贫的内涵,凝聚着浓郁的人文关怀。目前,红河县委组织部干部职工带头示范,认购了400棵沃柑树,完成对组织部挂包贫困村350户贫困户全覆盖;在全国妇基会和上海匠心文化推广中心帮助下,实现了对红河全县2000户贫困留守儿童全覆盖;10月14日,又组织动员北京、上海、香港、昆明等地爱心人士和企业,帮助完成对全县19029户贫困户和2400个贫困残疾人爱心沃柑树认购结对帮扶关爱全覆盖……
红河梯田间辛勤劳作的农民
结语:
5天采访中,记者真切感受到深度贫困地区贫困程度之深、扶贫成本之高、脱贫难度之大的客观现状。但与此同时也感受到了当地干部群众“我要脱贫”的决心,以及不等、不靠、不要的骨气。更让人感到欣慰的是,他们还在实际生产生活中已经形成了许多攻坚经验,无论是狠抓适宜产业,还是激发内生动力,或者创新扶贫模式,都对我们彻底攻克深度贫困堡垒具有借鉴意义。
深度贫困并不可怕,深度贫困完全可以战胜。总的来说,这是记者一周采访来最深的感受。
云南网 记者 李星佺/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