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他辞掉原有工作,接替父亲承包了农田200亩。通过专业培训和勤苦劳作,从春播、夏管到秋收,每一个环节他都亲自深入田间地头,在短短几年间成长为生产能手和创新先锋,先后带头试行“三三制”耕作制度、应用新农机新农技。他在探索种养结合模式,在改善土壤、增产增收、绿色循环种养等方面颇有建树。2011年,他承包的农田里建成了年,上市肉猪1 500头规模的生态养猪基地,形成了“种粮+养猪”相结合的种养结合家庭农场模式。通过“政府扶持、农田配套、企业经营、农场饲养”运行。降低了农作物种植成本,改良了土壤结构,达到生态平衡,实现了农业生产环境的良性循环。他已经成为青年专业农民中的佼佼者,年收入达到二三十万元,他用自己的经验带动周围的农民一同致富,传播和推广先进的农业生产经验。

创业故事:1979年出生的李春风,是上海市松江区泖港镇腰泾村土生土长的农民,从小没出过远门。但在马年岁末,居然三赴京城参加全国家庭农场培训、全国乡村好青年颁奖:春节前,更是捧回了“全国十佳农民”的奖状。他不仅是来自“小农业”的大都市上海唯一一名代表,也是年纪最轻的。

养鱼致富经_家庭养殖鱼+致富_致富经养鱼一年多赚1000万

种植水稻

从年收入2.5万元的务工农民,到家庭年收人37万元的“家庭农场主”和“都市农夫”,李春光可谓实现了留在农村的“美丽梦想”,也为困扰农村生产多年的“谁来种地”的问题,提供了新思路、新路径。

回来帮老爸种田做一个“都市农夫”,成为家庭农场主,李春风过去想也不敢想。职高机电专业毕业后,李春风也像村里的年轻人一样,去浦北的工厂当操作工人。每月工资2000多元,日子过得紧巴巴,连娶本地媳妇想法也不敢有。当时每户农家只有两三亩地,一年忙下来也不过1500元收人,种田只能做兼业,“农二代”大多想跳出农门。

2005年8月,上海市农委曾经做过一个千户农民问卷调查,有一题是“你是否愿意子女从事农业?”结果,100%选了“不愿意”项。为改变土地闲置抛荒粗放种植,解决农业因兼业而边缘化的问题,2007年,松江区泖港镇作为全区试点之一,开始探索经营家庭农场。泖港镇地处黄浦江上游水资源保护区,种植水稻的历史可追溯到唐朝。李春风的父亲李爱云曾是大队农机手,作为松江区第一批家庭农场主承包了117亩土地种粮食。那年春节回家过年,李春风看到父亲还在地里干活,两只手冻得直打哆嗦。“一定要回来帮老爸干农活。”李春风想。于是,就把厂里的工作辞了。不为了早日进入农民角色,他边干边学,从春播、夏管到秋收,每一个环节都亲自深入田间地头。还积极参加区农委组织的各种专业知识技能培训,不断掌握农作物种植知识技能,成为远近闻名的生产能手。2009年,他带头执行区农委推广的“三三制”耕作制度,调整种植结构,按照二麦、绿肥、深翻各1/3的茬口布局种植秋熟作物。2011年,他又带头应用新农技、新农机,购置了1台拖拉机和1台收割机,并与邻近的农场主建立了农机互助关系。2012年,他父亲到龄退休,李春风“子承父业”正式当上了家庭农场主。他带头在承包的农田种植水稻采用机直播方式,减少人工支出的同时,提高了种植效率,亩产达到625千克,大大高于全区亩产570千克的水平。不买房子买“烂铁”

“家庭农场培训结业证书”是当家庭农场主的人门条件。李春风和父亲人手一册。土壤肥料及施肥技术、水稻裁培技术、水稻病虫害防治等课目都是培训内容,而松江区所有上岗农民,都必须接受为期2个月的专业培训,并通过考试取得结业证书。然后在农民自愿提出经营申请的基础上,由村委会严格按照准人条件,采取村民议事、民主讨论、集体协商等方式,选拔家庭农场经营者。公平准入后,还有淘汰退出机制一每年对家庭农场进行3次生产经营管理考核,不合格者淘汰,优秀者优先延期。每年五六月份,村里的老干部来农场进行第一次考核。8月份,镇农业技术服务中心来考核田地的垄沟清理、作物的长势情况。9月份,区农委组织技术人员来进行考评,重点考核农田产量、管理水平等。90分以上才能继续经营,搞得一塌糊涂就要面临淘汰。女户主55岁以内,男户主60岁以内,年龄到期者也必须退出。设置这么高的门槛和严格的考核标准,为的是确保把家庭农场的经营权,交给那些具有丰富农业技能和务农经验、对土地有深厚感情的本地农民。

养鱼致富经_致富经养鱼一年多赚1000万_家庭养殖鱼+致富

水稻丰收

李春风学的是机电,又在机械厂工作过,他的种植理念也带有工业味。“我们要跟发达国家比,人家的家庭农场都打理得井井有条。”他说。李家先后添置了3台拖拉机、1台收割机,尽管有国家1: 1的配套补贴,但花在这些农机上的钱也有40多万元。“人家都笑我们家不买房子买‘烂铁”。”老实憨厚的李春风说。家庭农场耕地合理配置连成片,让机械化作业成为了现实。在生产力水平不断提高的基础上,李春风逐步扩大生产规模,粮食种植面积增加到目前的340亩,承包期限也延长到了10年。春末夏初,收了小麦种水稻,使用直播机一天能播种七八十亩:秋天稻谷收获时,久保田888收制机自带1000千克的粮仓,只需2个人手,一人操作收割机,另一人开拖拉机,就能完成过去10个人的活。收制机将稻谷灌进翻斗后,直接开到粮站卖粮自卸人粮库,实现稻谷全程不落地,340亩地不出10天就能收完。

3台拖拉机和1台收割机还构成了春风农机联合互助点。李春风与另外3户家庭农场结成帮工互助对子,农忙时还负责其他3户家庭农场的翻耕、收割,服务800亩田地。“大机互助,小机自有”的模式,使农机利用率也大大提高,连日本原农业部副部长小林也喷喷称奇,翘起大拇指。半夜猪叫必有问题

2010年冬天,李春风到亲戚家串门,刚好看到他们家在兴建养殖场。这是李春风第一:次接触“种养结合”,立即产生了极大兴趣。“我当时一听就觉得靠谱,能赚钱,风险低,还能学到技术。”他说。如今,种田全程机械化,劳动强度大为减轻。可养猪就辛苦得多,喂料照看都缺不了人,平时晚上还得住在猪场,-一年只有1个月时间能歇歇。可李春风觉得自己年轻,不怕吃苦。

2011年,他承包了3亩养殖场,开始探索“种粮十养猪”相结合的“种养结合”家庭农场模式。坐落在李春风340亩农田中的标准化猪舍和发酵池,都是政府投资,李春风只要养好猪,就可以拿到相应的代养费,每头猪50元。苗猪、饲料、技术、销售等服务则由松林工贸公司提供,区镇兽医部门提供全方位技术服务。这样,无论市场猪肉价格如何波动,农民都没有风险。

致富经养鱼一年多赚1000万_家庭养殖鱼+致富_养鱼致富经

养猪场

说没有风险,但不是没有责任。李春风与松林工贸公司的协议书里,附着密密麻麻的表格,成活率、料肉比、出肉比都有详细的对应数据,奖与赔金额都一样。比如30~35千克/头的健康苗猪成活率是97%,也就是说代养500头猪允许病死15头,奖或赔200元/头;料肉比是2. 93,饲料超标或结余的50%,按照3.04元/千克奖或罚。只要猪养得好,喂料科学有结余,奖励就多。通过这种“基地十公司”的生态养殖模式,李春风的猪场每年出栏生猪达到1500头。所李春风原本不会养猪,只能一点点摸索,有问题就去请教技术员,区农技中心组织的培训也是每次必去。如今,李春风晚上住在宿舍里,听听猪的叫声,就能判断有没有问题。“如果晚上猪突然哇哇叫,一定是感染了急性链球菌。”他说。

养殖场内还配备了现代化的通风、降温、粪尿收集利用设施,猪粪经过充分发酵后全量还田使用,增加了土壤肥力,实现了“零排放",既避免造成环境污染,又降低了农作物种植成本,改良了土壤结构,实现了农业生产环境的良性循环。真人故事拍微电影

2014年5月,李春风在松江城区买了1套商品房,好让儿子到区里读初中。办商业贷款时,银行要审核贷款人的还款能力,知道李春风这个“职业农民”拥有经营家庭农场稳定而体面的收人,当即就办妥了。爱人李万群从2014年开始辞去了工厂工作,在家傲全职大太。一方面照顾在城里读初中的儿子,-方面农忙时能帮李春风搭把手。

2002年,李春风经人介绍,娶了广西姑娘李万群。第一次去丈人家坐的是火车慢车,路上要一天一夜,再转长途汽车去河池市罗城县。老丈人对这个上海女婿还有点瞧不起,因为那时李春风在厂里打工,年收入只有2.5万,只能买慢车硬卧票。

2012年李春风接了父亲的班,正式成为家庭农场主。几年做下来家底厚实了许多。那年春节,李春风的儿子跟爸妈-起去广西外婆家探亲,来回都坐飞机。2015年春节前,村里人从电视里看到李春风评上“全国十佳农民”的新闻,老丈人也觉得脸上特别有光。本楼都为了掌握更系统的农业知识,从2013年开始,李春风自我充电学习中国农业大学农学专业的函授课程,几年下来已经考出了农业机械、计算机、植物生理学等五六门课程。

养鱼致富经_致富经养鱼一年多赚1000万_家庭养殖鱼+致富

微电影《美丽梦想》拍摄中

李春风说:“儿子到区里读书,以前根本没这个条件。我想让他好好念书,等将来念了大学回来接我的班。只要政府搭的这个平台不变,做‘农三代’肯定大有前途!”眼下,李春风经营着340亩土地,每年可产出40多万斤粮,足够供应700多人对于大米的年需求,一一年3个批次1500多头生猪的养殖规模,也可满足3191人对猪肉的年消费需求。一人独立劳作,收成儿乎相当于传统农业时期一.个生产队产量。如今,松江区多个镇出现“农民抢田种”的现象。为啥?家庭农场主有体面的职业、体面的收人、体面的生活,太有吸引力了。大学毕业生回乡从事家庭农场经营的日益增多,-支有知识、懂技术、会操作农业机械的职业农民队伍正在上海郊区绿色田野上形成。老实巴交的李春风,成为了体面的都市农夫。这当中有个人努力的成分,更多还是靠“家庭农场”制度改变命运。李春风坦言,以前,自己一直觉得当农民没出路,收人低,没保障,于是,学校毕业后就和村里其他年轻人一样,毫不犹豫跑到城里打工。如今,“让农民成为体面的职业,让农业成为有奔头的产业”正在成为现实。据悉,一部根据李春风真人故事创作的微电影《美丽梦想》正在进行中。相信李春风式中国家庭农场主的美丽梦想,一定会实现!


本文由转载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