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随着一场春雨的降临,屏南县岭下乡下南坑果场的锥栗林间焕发出勃勃生机,一朵朵赤松茸破土而出,它们身披红褐色的外衣,头顶圆润的菌盖,散发着淡淡的清香。农户走进林间,开始忙碌的采收工作。
岭下乡林下赤松茸
“春雨滋养,赤松茸产量大增,这不仅是大自然的馈赠,更是我们辛勤付出的结果。随着赤松茸产量的增加,采摘、清理、包装等各个环节都需要人手,为周边村民提供了更多就业机会。”屏南县黑栗子锥栗专业合作社负责人陆昌雪说。
赤松茸是一种草腐菌,又名大球盖菇,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和经济价值,主要以农作物秸秆为种植原料,既能让秸秆循环利用、变废为宝,还能改良土壤,提高土壤有机质。在岭下的这片锥栗林中,赤松茸与锥栗树形成了和谐的共生关系。
屏南县林业资源丰富
林下掘金,生态富民。屏南拥有林地面积175.9万亩,森林覆盖率73.05%,连续多年位居全市前列。近年来,该县紧抓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机遇,以林地资源和森林生态环境为依托,大力发展林下种植、森林康养旅游等绿色经济产业,通过科学经营谋划、加强组织引导、积极扶持培育等举措,进一步加快发展步伐,确保林农不砍树也能致富。
屏南县以分类经营为指导,建立森林可持续经营新机制,引导龙头企业在平等互利基础上与农户、家庭、林场、合作社签订农产品购销合同,合理确定收购价格,形成稳定购销关系,实现利益共享、风险共担。
如福建天星山农林发展有限公司在屏南县古峰林场的茯苓种植基地种植茯苓2000亩,有效利用伐区废树蔸,研究并推广“不断根树蔸茯苓栽培技术”,提高松木资源利用率,变废为宝,带动农户68人,人均增收30000元;龙飞果蔬专业合作社在双溪镇岩后村建设50亩具有高山特色的高品质林间仿野生中药材基地,主要种植铁皮石斛,带动农户80人,人均增收4900元……
“我们充分发挥政府、专家、企业和相关协会组织的作用,强化产销对接、精深加工、开发利用等方面的合作,在政策、资金、服务上大力引导和支持龙头企业打造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品牌药材。”屏南县林业局相关负责人说道。
林下种植
进入三月,位于双溪镇的1700多亩山苍子陆续迎来盛花期,一簇簇嫩黄的花朵缀满枝头,散发出一股独特的香味,令人心旷神怡。
花海里,苏好松正和技术人员察看山苍子长势。他告诉记者,在林区套种山苍子,形成复合种植,待到旺产期,亩产量可达600公斤。
山苍子是屏南当地的一种本土青草药材。在苏好松返乡干事创业之前,这紫绿相间的球果并未形成成熟的产业链。
2020年,长期在外地打拼的苏好松在机缘巧合下关注到遍布屏南山野的“绿色黄金”,回乡成立福建澄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着手钻研山苍子套种技术,并与福建省农林大学等开展产学研合作,开发山苍子精油系列产品,成功打造出山苍子中药材产业链,产业规模持续扩大。目前,已在双溪、寿山、甘棠、屏城等乡镇种植山苍子近3000亩,澄新山苍子林下经济示范基地获评第五批国家林下经济示范基地。前不久,“福建屏南山苍子科技小院”入选第六批“福建省科协科技小院”名单。
生态受保护、农民得实惠、产业得发展。截至目前,屏南县有从事林下经济的企业27家,新型林业经营主体20家,累计发展林下经济面积约20万亩,累计产值4.4亿多元。其中,林下种植面积约11.15万亩,林下养殖面积约2.57万亩,采集加工面积约3.15万亩,景观利用面积约3.18万亩,主要有茯苓、山苍子、铁皮石斛、金线莲、林菌等品种,带动农户11070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