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医广【2021】第04-14-01号
路在脚下,自从有了人类,便有了路,一条路,承载着几代人的梦想和希望。同时又记载着一个地方的发展变化与历史变迁,我的家乡那个偏僻的小山村也不例外。
当时全村将近三百户人家一千多人,没有一条像样并且通往外界的公路。12个自然村之间的往来就那么几条曲折的羊肠小道。乡亲们赶集或者走亲串戚,到集市上购销农作物、采购农用物资等生产生活必需品全靠人背马驮。
由于交通公路的严重滞后,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山区经济社会的发展,在我幼年的记忆中,村民们祖祖辈辈过着与世隔绝的落后生活。
进入每年的盛夏,是村里男劳动力最繁忙的季节。这个时候,夜间短白昼长,每天凌晨四五点,天就开亮了,赶马的那些壮劳动力们便早早地起床,喂马,拌马糠,收拾整理好当天马帮上山驮柴的鞍子鞍架。
伯伯是旧社会走过来的一个典型的赶马农户,他没有上学念书,家里的劳动力就是靠他支撑着,一家人生活的日常,烧柴,卖粮,采购农用物质......哪一样会少得了他和马帮。从我记事起,他三更半夜就起来,和村里的马帮们一起,走三个多小时的山路,去遥远的老阍山驮柴。
老阍山与禄丰接攘,植被好,干枯的树木比较多,是附近村民驮烧柴的根据地。但是唯一不足的一点就是不通路。一条笔立直陡的山路,有四分之一的里程是沟路,路宽仅只有那么有限的四五十公分宽,就连打空手都费劲,更不用说人背马驮,走不习惯的一不小心人马连同鞍子就掉进沟里,那么这一天的劳作就白搭了。
那时,每天早晨,村子中间的沟埂上,三五个驮柴的壮劳动力一起赶着马,多的时候也有七八个,有说有笑地走在去驮柴的路上,马铃铛不停地响着,打破了村庄万籁俱寂的早晨。到了下午吃晚饭的时候,伴随着落日的余晖,马帮们慢步走在回村的羊肠小道上。
第二天早上,村里的壮劳动力吃个简单的便饭,赶着自家的马匹早早地出门,还要艰难地爬两个坡然后再下几个坡,到集市上把柴卖了,然后换回仅有的那么一点钱支撑一家人的日常开销。那个时候,老实巴交的村民们打心眼里期盼着能够有一条笔直平坦的大路,连通外界缩短山区与乡村的距离。
换作是村里的女同胞,尤其是那些婶婶伯母们,每逢街天,她们上街赶集,她们背上背着三十公斤重的粮食,手上还要拉着个四五岁小孩,走两个多小时的乡间小路才到街上。在我们村通往县城的路上,有那么不到三公里的水泥路。但是很少有车子,生产力极端低下,仅有的是城乡之间的支农班车,数量和趟数十分有限,寻常百姓一般是坐不了的。
村民们赶集的日子,都得提前半小时出门,因为没有路,总得要在田间地头行走,有时还要穿梭于山野之间,如果卖点农产品也不至于贻误错过市场上交易农产品的重要时段。遇上雨季天,村民们出门就更加寸步难行了。降雨量集中的日子里,那弯弯曲曲的山路七坑八洼的,要是老人和小孩就经常出现滑倒的情形,所以,在那些不通路的年代里,村里老人和小孩几乎不走出山里。在他们看来,这辈子就只能一整年呆在山里,每天穿行于大山里放牧,过着简单充实的农村生活。小伙伴们一天到晚只看见院子里四角的天空。因为无路可走,他们因物质条件的短缺困在了偏僻的山村。
八十年代前期,我刚刚记事起,一个深秋的早晨,家里的那一茬庄稼已经收上楼了,遇上经济结拮的困境,母亲就碾了6升米,准备背到集市上去卖,以备凑些钱解决一家人的燃眉之急。头天晚上一听说跟母亲去赶集,心里甭提有多开心,可是,第二天一大早刚要出门,我就心灰意冷了,因为是走山路,虽然是卖粮,可是一天时间一半在走路上消耗掉。因为出路问题,极大地影响了山区村民的生产生活秩序。
到了接近正午的时候,母亲背着那二十几公斤米,累得满头大汗,腰酸背痛胳膊疼。那山间小路全部爬坡,翻过两座山,就看见县城了。路两旁的树枝把我们母女俩的衣服刮破了。我一路上念叨着,埋怨母亲为什么不走平路,母亲理直气壮地说:“一个毛头丫头懂什么?”走平路太远了,我在一边反驳着。“娃儿,哪来的平路,只不过是一些田埂路罢了。左一弯又一弯,费时又费力,去晚了市场散场了还卖什么粮?走山路虽然荆棘丛生,但是距离近平路近两公里很多”。我虽然不懂事,但是我看见母亲阴沉着的脸,心里咯噔了一下,仿佛有一块石头重压在我的胸口。可回过头来想想母亲的话,我反而不觉得累了,从那以后,即使是再一次走山路,我也没有抱怨过。我能够理解母亲此时此刻的心情和无奈。
但是乡亲们可就不同了,那些和大伯一样赶着马驮着柴去集市上卖的壮劳动力,他们就没有一点选择的余地了,因为如果选择走山路,那么陡峭的山路,不仅是人走艰难险阻,对于马帮来说,驮着五六十公斤的一垛柴,那危险程度更是不言而喻了。
有一次,村上的一位村民驮着两袋粮食去卖,深秋土黄天泥泞路滑,那匹驴子背上脱着的马垛子非常沉重,行至野猫洞时,马垛子一倾斜,其中一袋粮食从鞍架上摔下来,已经风干的包谷散落一地。老爷子看着眼前的一幕伤心欲绝。行路难,路难行成为那个贫穷年代我们山区群众生产生活条件的一个真实写照。由于交通条件滞后,阻碍了偏远山区村民生产生活条件的改善,山区村民的经济增长异常缓慢。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唤醒了那个沉寂的小山村,父亲的堂弟,我叔叔高中毕业后应征入伍,去部队服兵役回来,一个敢想敢干的农村青年,凭着一骨子的韧劲,做事情雷厉风行的风格,被村民们全票当选为村党总支书记。眼看着家门口一条羊肠小道通往外界,村民们依旧过着“养牛为耕田,养猪为过年,养鸡为换点盐”的小农生活。“要致富,先修路”,这个是叔叔和绝大多数村干部、村民的共识。交通公路严重滞后一直是制约山区村民增收致富的一个“瓶颈”。
上任伊始,叔叔首先想到的是如何改变山区村民的出路问题。他三番五次地找村干部坐谈,因为修路要占用村民的部分土地面积,受传统思想的影响根深蒂固,有一些村民舍不得自己的在册面积,还有一个村民坦言,要是叔叔敢占用他家的土地修路,就把叔叔的铺盖扔到山箐里。叔叔认为,做任何的事情都会遇到麻烦,没有困难就不正常了。
在他看来,无论遇到村民什么样的白眼和不解,甚至于辱骂,叔叔立志为家乡修路的念头从未放弃过,反而随着困难的增多而愈发强烈。他吃过晚饭,挨家挨户去找村民们做思想工作,动员他们无偿让出部分土地来修路。讲政策,动之以情,晓之以理。一遍不通,就二遍......直到做通村民的思想工作为止。
没有机械作支撑,没有资金作保障,一切都是那么寸步难行,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叔叔就一个人单枪匹马地奔走在修路的第一线,规划,放线,公路走向,路面开挖宽度,这些都做到心中有数,不给村民们半点劳民伤财的念头。动员村民义务投工头劳,要求村民每家每户出2-3个壮劳动力,另外加一马匹,土方开挖及土体运输全部人背马驮。
众人拾柴火焰高,历时三个月,从村公所至通往县城外村接口的6.3公里毛路路面全线贯通。有效路面也在5.5m以上。加上2公里多的三级水泥路。我们村终于开通8.3公里的连接县城的乡道。足也让一辆大货车有序通行。在过去的一百多个日日夜夜里,叔叔顶着很多常人无法想象的压力,克服一穷二白的修路困境。村民们自力更生,终于了结几代人心头的愿望。
一无机械二无资金,村民们白手起家,一铲一铲地刨,一方一方地挖,无论风吹雨打,还是炎炎烈日,无论男女老少都从不叫苦叫累。“众人一条心,黄土变成金”,只要思想不滑坡,办法总比困难多。在那一片修路的土地上,无时无刻都有叔叔和党员干部、村民们的身影出现。依靠叔叔和党员干部还有村民们的智慧和势不可挡的力量,凝聚着村民们无数的心血和汗水,终于把那贫瘠的土地开挖出一条宽阔的马路来。
路修通后,村民们的心热了,大多数都争先恐后地念起致富经,他们不断地捕足来自外界的致富信息,纷纷仿效附近和周边的村社,跑运输,栽经济作物,向着脱贫致富的目标方向迈进。家庭年人均纯收入翻了几番,是修路前期的好几倍。
如今,随着党的政策越来越好,山区村民们的腰包鼓起来了,富裕起来的村民们大多数拥有自己的车子,无论是私家车还是农用车,都能够随心所欲地向着自己的目的地出发。
十几年前,在新农村建设的过程中,村干部们积极向上级有关部门争取项目资金,将6.3公里的砂石土路硬化城水泥路,村民们艰难地行走在山路上的苦日子一去不复返。困扰了山区村民几十年生产生活秩序的行路难状况,将永远尘封在历史的长河中。这一条路,记载了山区村民生产生活的变迁,从无路到修路再到通路的历程,将不断激励和感动着每一个山区人民向美好生活宣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