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看!捞上来一条‘大家伙’,
这条鳙鱼起码有十五六斤!”
随着站在竹筏上的工人将渔网拉起
鱼塘里的鱼
终于露出“庐山真面目”
其中有 罗非鱼、金丝鲩、禾花鲤等品种
这是近日记者走访阳西县新墟镇
山泉生态鱼种养殖基地
看到的捕鱼场景
“鱼王”入网
在捕捞现场,一条比成人手臂还要长的鳙鱼,在水面扑腾起无数浪花。捕捞到此般“鱼王”,工人们都露出了兴奋的神情,合力将这条鳙鱼抱起。
淡水鱼如何能在人工养殖中
实现“天然生长”?
近日,记者来到新墟镇沙河村
山泉生态鱼种养殖基地
一探究竟
“我们鱼塘的水源是望夫山上富含微量元素的山泉水,这样养殖出来的淡水鱼不会有泥土味。”该基地负责人余春桃介绍,基地处于东水山国家森林公园内望夫山脚下。整个山泉生态鱼项目养殖总面积330亩,其中80亩为基地主体所有,250亩为周边农户鱼塘代为粗养。
漫步基地,清新的空气沁人心脾,入眼处皆是绿水青山。余春桃介绍,基地内养殖的淡水鱼都是采用橡草、玉米、番薯等粗纤维食物喂养。一般用饲料喂养的淡水鱼,只需七八个月的生长周期,而粗纤维喂养下的淡水鱼生长较慢,一年半的时间才能长到一斤半左右,体型更大的鱼甚至要养两年多。这样养出来的鱼肉质紧实,味道鲜美,在市面上能卖出更好的价格。
“我们的山泉生态鱼在出塘之前共经过三级养殖,分别是一级粗养、二级净养和三级精养。”余春桃表示,基地通过村委会发动周边农户粗养鱼苗,由基地垫资提供鱼苗,并提供相应技术培训。农户养殖3-6个月,待鱼苗长到三指宽的尺寸后,基地再收购回来,经过净养池塘和精养池养殖一年“脱胎换骨”,才正式上市销售。该项目从2021年7月开始建设,经过两年多的耐心培育,今年正式面向市场售卖。
“传统的淡水鱼养殖方式及管理模式与现代渔业不相适应,以前有部分养殖户盲目追求高产,影响了淡水鱼养殖业的健康发展。”余春桃表示,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水产研究所会定期选派农技特派员到基地进行技术指导,从鱼苗选择、鱼塘设计到生长状况监测、养殖技术改良等环节,保障项目在追求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与生态效益并举的基础上实现可持续发展。
“该项目在2021年入选广东省‘一村一品、一镇一业’专业村建设项目,改变了沙河村当地原本单一的农业产业结构。”新墟镇农业农村办相关负责人表示,此前该村的农业产业以种植业为主。在山泉生态鱼项目带动下,目前全村水产养殖面积已有330亩,年产量40吨,年产值约100万元,占全村农业年总产值的66%。
此外,该基地距东水山仅约10分钟车程,能有效与新墟镇原有产业联动,推动农文旅融合发展。目前该基地设有生态鱼体验餐馆,下一步计划打造旅游民宿,开发研学旅游项目。“让来自五湖四海的游客可以品东水山茶,吃山泉生态鱼,深度领略新墟镇山清水秀的美丽风光。”余春桃说。
广东阳江发布编辑部出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