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乡村振兴经验材料汇总5篇【篇一】近日,记者从xx县相关部门获悉,该县着力加强家风民风乡风建设,凝聚脱贫攻坚的强大精神力量,做好移风易俗“五篇文章”助力乡村振兴。引导群众观念转变,做好移风易俗文章。在疫情防控期间,倡导婚事不办,采取夫妻共植纪念树等方式,举办节俭适度、富有纪念意义的婚礼;向广大居民发放倡议书,倡议发扬勤俭节约、厚养薄葬的优良传统,提倡丧事延办简办。截至目前,丧事简办延办201起,禁止操办婚宴218起。制止操办升学、生日、乔迁等滥办酒席事宜45起。积极倡导科学、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彻底改变不合适的旧习俗,全力植入民淳俗厚的新风尚。抓好产业结构调整,做好产业兴旺文章。摒弃传统农业模

2、式,大规模调减玉米种植,改种发展茶叶、蔬菜、柿子、核桃、枇杷、苹果桃、蜂糖李、食用菌等产业。完成了低效作物调减替代种植面积6.4795万亩。高质量推动农业产业发展,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优化农村人居环境,做好美丽乡村文章。实施绿化、硬化、美化、亮化以和改水、改厕、改电、改气、改灶、改炕、改暖等工程,着力创建示村和文明村寨。掀起农村“厕所革命”,全面完成改厕任务,大力推行“路段长”责任制,建好管好运营好农村道路,持续抓好16个乡镇的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同时,抓好河道清淤、垃圾集中收集处理等工作,为群众创造天蓝、水清、树绿的生活环境。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做好治理提升文章。促进村务公开制度化规范化,不

3、断提高农村基层组织的治理能力和水平。实施农民培训工程,培育一支爱农业、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的职业农民队伍。花梨镇、冯三、龙水等乡村把村规民约融入乡风文明建设中,持续开展文明村镇、文明家庭等系列创建活动,推进移风易俗,弘扬新风正气。深化平安建设,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破解信访难题、化解邻里矛盾,确保农村社会和谐稳定。选树农村先进典型,做好示范引领文章。持续开展道德模范、身边好人、最美家庭、十星级文明户等典型评选活动,挖掘培育等各类模范人物,树立移风易俗家庭,设立善行义举,为培育文明新风提供鲜活教材,让广大市民学有榜样、赶有目标。坚持以典型引领为示范,崇尚文明之风逐步形成。【篇二】xx市xx县xx

4、乡党委全面落实新时代党的建设总体要求,坚持党建引领,以推进党基层组织、集体经济组织和基层社会组织建设为抓手,切实把党建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把党建资源转化为发展资源,把党建成果转化为发展成果。构建党的基层组织“一张网”,推动“组织一声吼,群众跟着走”。推行“党员网格”管理,破解农村党员作用发挥难、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不方便等难题。建网格。因村制宜划分“17N”的网格体系,即1个乡级网格;7个村级网格,由村支部书记、村长、综合服务专干、综合治理专干、本土人才任网格长;二级网格N个,选任在家的优秀农村党员任网格长,包干全乡1977户农户。立头雁。推行能人治村、能人入党,全面推进党组织书记、主任一肩挑工

5、作,全面开展村党组织书记整体优化提升行动,调整补充其他村干部12人,发展农村党员14名,开办“xx讲堂”“九重夜校”,切实提高村党员干部理论水平,村干部能力不适、年纪偏大、青黄不接等问题得到有效缓解。明职责。明确各级网格长职责,常态化传递政策声音、引导发展产业、解决群众问题、村容环境整治等工作。建立网格长述职、履职登记公示、群众事项全程代办等系列制度,有效发挥党员作用。壮大集体经济组织“一本账”,推动“组织领着办,群众一起干”。探索“党组织集体经济组织”的发展模式,解决群众发展产业“缺思路、缺能力、缺资源、缺市场、缺技术”等问题。育产业。以村党支部提议、村委会合议的方式有序推进农村“三变”改革

6、。探索实施“1350”即户均1人务工、3亩以上经济作物、50头(只)以上畜禽的到户产业发展模式,建成有机水稻、山地鸡、中药材等为主的6个产业基地、7个专业合作社,带动1200余户农户种植经济作物13000余亩,养殖黄牛、生猪、山地鸡、中蜂等畜禽30000余头(只羽箱),逐步形成特色农业产业集群。引市场。充分发挥党组织的动员能力,引进xx旗力、渝川农业、巴人记忆、渝美农电商等市县级农业龙头企业6家,培育电商站点4个、家庭农场20个、农村经纪人26名,确保每个产业有企业带动、有稳定销路、有技术支持。在市场主体推动下,“xx有机大米”“凉风竹笋”知名度和美誉度不断增强。建链接。探索“村级党组织村集体

7、经济组织农业龙头企业产业大院农户”发展格局,全乡7个村集体经济组织与农户建立稳定紧密的利益联结机制。2020年,累计收益165万元,全乡收益人数6450人,其中建卡贫困户1513人,实现了村村有分红,有效带动全乡村民增收。下好基层社会治理“一盘棋”,推动“组织活起来,群众动起来”。深入推进“党建三治”融合,下大力气解决部分群众等、靠、要、懒、装突出问题。“三互活动”蓄力。按照同院同组、相邻为组、强弱搭配的原则,将57户农户编为一组,广泛开展以“技术互学、生产互帮、家庭互管”为主要内容的“三互活动”,群众精神面貌大为改观,邻里关系更加融洽。“四亮四比”鼓劲。引导群众亮积分比德行、亮道德比新风、亮

8、家训比传承、亮规约比正气,充分发挥新时代文明实践积分激励作用,形成“比、学、赶、帮、超”的生动局面,提升全乡群众的精神风貌。先锋模范带头。坚持党员带头、群众紧跟,组建党员志愿服务队7支,激发党员志愿者在脱贫攻坚战、疫情防控阻击战、清洁家园、站岗巡逻、满意度宣传、矛盾纠纷调解、护林防火、水环境保护等方面的先锋模范作用。干群集中发力。推行“村党组织村民委员会社会组织”治理模式,制定完善村规民约,完善村民议事会、道德评议会、红白理事会、禁赌禁毒会等村级治理架构,社会治理更加有效,全乡整体风气明显提升,打牌赌博、不敬不孝、懒惰伸手、缠访闹访、装穷哭穷等行为彻底扭转。近年来,全乡获得脱贫攻坚市级先进集体

9、1个、市级五一劳动奖章、脱贫攻坚市级先进个人3人次、全国最美家庭1户。【篇三】xx省xx紧抓农村基层党建这个“牛鼻子”,以增强组织力和政治功能为重点,在组织、队伍、阵地、产业等方面持续用劲用力,推动农村基层党建工作全面提质增效、提档升级,以党建为引领,擘画乡村振兴新画卷。建强“桥头堡”,锻铸红色引擎。坚持以“四抓两整治”、党支部建设标准化为抓手,高标准实施农村基层党建“整乡推进、整县提升”行动,制定出台乡村干部抓党建促脱贫攻坚促乡村振兴问责办法和“月提示、季扣分”等一系列制度办法,建立“五级包抓”责任体系和联乡抓村和蹲点带片机制等务实管用措施,督促指导村党组织规范落实组织生活制度,严格党员教育

10、管理,从严落实村党组织议事决策制度。近两年,整顿提升软弱涣散村党组织39个,教育转化信教参教党员11名,函询基层党组织26个,责令每季度党建工作排名靠后的9名责任人在说得清、干得实党建电视专栏进行了公开承诺,指导7个乡镇74个村完成了“整乡推进”创建任务,着力解决了许多难点堵点问题,规范提升了村级组织权力运行水平,基层党建工作标准质量显著提升,以党组织为领导核心的乡村组织体系逐步形成。选好“领头雁”,激活源头活水。深化拓展村党组织书记专职化和“一选两聘”工作,2020年公开选聘专职化村党组织书记27名,面向社会公开选聘村干部68名,从致富能人、未就业大学毕业生等人员中培养储备村级后备干部669

11、人,并吸纳到村级重要工作和重点岗位中检验和历练,为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储备了优秀人才。积极推进村党组织带头人队伍整体优化提升行动,修订完善了“双管村官”实施办法,制定了xx村级干部报酬发放绩效考核办法(试行),持续强化对村干部的考勤考核和日常监管,调整村干部139名,通过选派参加省市培训班和依托县委党校培训等,对村党组织书记进行了全覆盖集中培训,进一步提升了能力和素质。顺利完成了村(社区)党组织换届选举工作,村(社区)党组织书记平均年龄下降到34.5岁,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占比达到78.6,年龄和学历实现了“一降一升”,班子结构得到进一步优化。提升“主阵地”,搭建服务平台。坚持把村级党群服务中心

12、作为党组织活动和便民服务的主阵地,加大改造提升力度,采取县财政列支、县管党费补助、乡村自筹、争取省市委组织部补助和驻村帮扶单位支持等渠道,整合资金480多万元新建和改扩建村级党群服务中心13个。按照“一室多用、多室共用”原则和“党建氛围浓厚、功能设施齐全、红色元素庄重、党员群众满意”标准,各村积极整合村级资源,逐步建成了村级组织活动、产业发展辐射、新型农民培训、先进文化传播、便民利民服务“五位一体”的综合服务平台。同时,严格落实坐班服务等制度,全面实行驻村干部、村干部工作日集中办公、节假日轮流值班制度,确保每个工作日至少有1名驻村干部、1名村干部在村级党群服务中心坐班服务,依托村级便民服务室,

13、开展“一站式”服务,方便群众办事。构建“新业态”,激发内生动力。立足推进产业振兴,进一步强化党组织在产业发展和乡村治理中的领导和引领作用,大力实施“支部”精准脱贫,深入推进“双育双富”计划,指导乡村结合实际系统谋划特色产业,用好政策资金、盘活资源资产,持续推广“党建产业”融合发展模式,培养党员致富能人160余名,支持村党支部和党员致富能人创办协会、农民专业合作社315个,建立农村产业型党组织3个。积极组织实施9个中央和省级财政扶持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项目,示范带动全县135个村集体经济收益实现全覆盖,集体经济年收入5万元以上的村达到71个、占52.6,稳步实施红色村组织振兴建设试点项目,持续激发

14、乡村振兴内生动力,引领和推动农业全面升级、农村全面进步、农民全面发展。【篇四】近年来,xx省xx在大力引进各类高层次人才的同时,因地制宜注重从生产一线挖掘、培育和使用一批技能型、实用型人才,为乡村振兴提供坚实人才支撑和智力保证。地里刨金,“土疙瘩”变“香饽饽”。坚持以实用为本,牢固树立“只要身上有本事、手里有绝活,就是人才”的选才观念,围绕中药材种植加工、中蜂养殖和农业产业化经营以及农机使用等农村实用技术,紧盯生产发展一线贫困党员、致富带头人、产业大户、电商从业人员、村干部、回乡创业大学生、回乡创业农民工等“重点人员”,采取“个人自荐、群众评荐、组织推荐”的方式,紧扣农业技术推广人才、种养殖能

15、手、能工巧匠、民间艺人、农村经济人才、独特技能型人才“六类人才”,建立农村实用人才信息储备库,实行动态管理。全县共选拔储备农村实用人才13000多名。就地取材,“门外汉”变“内行人”。坚持需求为导向,始终把搭建本土乡村人才培养平台作为加强乡土人才培育工作的重点,建设“政府建厨基地主勺人才点菜部门买单”的乡村人才教育培训体系,采取“线上线下、走出去请进来”的培育方式,依托县委党校、县农广校、县职业中专等资源,围绕中药材、猫尾草种植、中蜂养殖等农村主导产业,大力开展产业实用人才培训,举办特色产业人才培训班16期,培训专业技术人才、特色产业人才、农村实用人才2100多人。同时,利用xx电视台、微信公

16、众号等平台,精准配餐,定期推送适合本地产业发展的视频课件,拓宽乡土人才学习途径。各显其能,“满天星”变“一团火”。坚持人尽其才,聚焦产业发展领军人才、农业科技人才、乡村治理人才、乡村技能人才、高素质农民“五支队伍”,建立“双百四联助三农”长效机制,选派104名农业科技人才和260名科技特派员组成服务团队,采取每个服务团对接联系一批行政村、一批产业基地、一批重点项目、一批新型经营主体、每个人才联系1-2户贫困户的“15”模式,深入基层一线开展服务活动。大力实施“四育三带”工程,对表现优秀、实绩突出的农村实用人才加大政治吸纳力度,优先发展党员80人、选举担任村干部730多人、“两代表一委员”50多

17、人,为村级班子建设提供人才储备,进一步发挥乡土人才带领群众致富的“头雁”作用。【篇五】近年来,xx省xx为解决乡村振兴人才不足这一实际问题,牢固树立人才引领发展的理念,聚焦专业人才培育、本土人才回引、高端人才使用、乡贤人士引领等方面,实施人才“兴村、强村、助村、美村”四大计划,聚力为乡村振兴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保障。实施“珙州英才兴村计划”。大力开展“专业人才三年培养”工程,与西华大学、西南财经大学等一流高效合作,每年选送100名本土专业人才到高校进行系统培训,推动培养一批在产业规划、项目管理上的专业人才。目前,已完成编制“鱼竹人家洛浦村寨”农旅文化融合示范村等规划15个。挂牌成立xx市桑蚕产

18、业技术研究院专家工作站,以“专家组团”的方式,为500余名农业人才提供技术指导,在地里田间面对面、手把手帮助解决蚕桑种植技术难题,助力乡村产业振兴。实施“珙巢归雁强村计划”。开展“乡音乡土乡情”“81”暖春行动,利用“智慧珙州数字红云”平台,发布乡村创业清单,推出“农民工自主创业最高可申请15万元”等政策,回引578名优秀返乡农民工,创办实体经济76个。创新“三步递进”工作法,将优秀农民工逐步培养成党员、村干部、村党组织书记,进一步优化配强农村带头人班子队伍。目前,全县175个村(社区)优秀农民工党组织书记占比达73.9。实施“高知人才助村计划”。聚焦选调生等高学历群体,要求选调生到村任第一书

19、记、村副书记、主任助理等职务两年,并用1年时间形成村情要素报告,全面分析该村近年的发展状况,建议下一步发展规划,为乡村振兴实施提供先行参考意见。目前,共计32名选调生到村挂职工作。选派100余名优秀教师、医务工作者驻村开展支教支卫活动3次,为300余名留守儿童、老人提供教育、医疗等志愿服务,有效带动行业优质资源下沉乡村、服务振兴。实施“乡贤人士美村计划”。引导1421名公道正派、口碑良好、崇德尚善乡贤人士组建161个乡贤理事会,每季度协助村党组织开展次“邻里乡亲素质共提升”活动,提高村民法治意识、文明素养,推动打造和谐文明、村容美丽的新乡村。建立65个包含森林康养、生态农庄、花海文旅等特色产业项目库,配套担保贷款等政策,支持引导乡贤人士领办专合社、建立产业基地等,推动乡村产业兴旺、村强富美。目前已打造三合村龙茶花海、石板溪娃娃鱼、双油村黄金茶等产业基地15个。


本文由转载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