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武汉2月24日电题:武汉邾城:盘活“休耕地”,精耕“致富田”
新华社记者龚联康、熊翔鹤
短暂的春日暖阳后,湖北武汉又淅淅沥沥下起了小雨。在武汉市新洲区邾城街道新港村的一处农田里,58岁的种粮大户高新国正在耐心査看麦苗的生长情况,2022年秋天种下的550多亩小麦,当前到了分蘖的关键时期。
“小麦能否有效分蘖,对产量影响很大。”高新国站在垄沟里,弯下腰专注地拨弄着一丛麦苗。远远望去,村道旁连片的冬小麦犹如一张鲜绿的地毯,郁郁葱葱,长势格外喜人。
“2022年每亩卖粮收益约800元,除去成本,每亩净赚400多元。今春土壤墒情不错,希望未来3个月风调雨顺。”说起收成,高新国满怀期待。从2021年开始,他先后流转了1200多亩土地种植粮食作物,而这些土地大多是村民的休耕闲田。
“以前地里密密麻麻都是意杨树,一到春天就杨絮漫天,连片的树林还遮挡阳光,田里也种不了其他作物。”邾城街道农机站工作人员夏著斌介绍,2019年辖区为了保护耕地,开始控制意杨树的生长范围,农业生产环境得到改善,但由于青壮年劳动力大量外出务工,许多清整出的农田出现了季节性休耕现象。
“抛荒不种太可惜了。”种了几十年地的高新国说。在“村两委”的支持和推动下,他成立了联国种植专业合作社,将村里的闲田集中起来,种植小麦、油菜、水稻等,成了闻名十里八乡的粮食种植大户。
据介绍,截至2022年12月16日,邾城街道通过采取农业产业发展补贴等形式,推动各村流转休耕土地达到2.2万亩,共培育和引进集约化经营种植主体97户,当地积极鼓励农户们种植粮、棉、油、蔬菜、瓜果等作物实现增收。
站桥村村民姚生平的家庭农场就是其中一处。眼下,姚生平正忙着在自家的蔬菜大棚里采摘藜蒿,齐膝高的植株显得翠绿而密实。“这个品种虽然长得慢,但口感更好,一亩地能产3000斤,每斤能卖到7元钱。”
姚生平在流转而来的90亩闲田上,建起了150个蔬菜大棚,大棚里种的大多是“俏销”的反季节蔬菜。2022年,姚生平夫妇经营农场实现纯收入30多万元。
邾城街道站桥村党支部书记汪新烈表示,村里成立的站桥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专为种植蔬菜的农户服务,像姚生平这样的家庭农场共有3家,合作社帮助农户低成本采购农资,与武汉市农科院开展合作,及时选种优良品种,帮助联系销售渠道。
休耕地的集约化经营不仅为种植户带来了收益,还间接为留守村民创造了就业岗位。育苗、锄地、培土、施肥、浇水……在邾城街道章程村益源农丰种植专业合作社的蔬菜大棚里,10多名中年妇女正有说有笑地干着农活儿。
“早上7点开工,下午5点下班,中午可以回家午休。等浇完这批菜苗,就回家吃午饭。”53岁的村民钟秀告诉记者,之前她和丈夫都在广州打工,这两年儿女陆续成家,她决定回村养老,就近找活儿干。“合作社一天给开70元的工钱,活儿也不累,关键是离家近,生活更自由一些。”钟秀说。
“村民们都愿意把地流转出去参与分红,闲时就来基地打工。”益源农丰种植专业合作社负责人曾建东表示,合作社的蔬菜大棚多,生产受时令影响小,一年到头都有活儿干,旺季来基地做工的村民最多可达百人。(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