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料/商务合作:13025463313(限微信)
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产业是关键。烤烟作为安山乡重要的经济作物之一,一直是当地农民的重要收入来源,直接影响着农民的生产生活质量。近年来,安山乡以县委“南橙北烟”的精神为指引、以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发展为核心,积极落实发展烤烟产业助推脱贫攻坚的工作要求,形成了“贫困地区依托烤烟产业求发展、烤烟产业立足贫困地区求稳定”的良好格局。如今,烤烟产业已成规模,成为了群众脱贫致富的一条路子。
“今年我承包了100亩地种烤烟,已连续种了三年,按往年行情来讲,每亩地毛收入是4500元左右,总产值预算是40多万,种烟我认为比种水稻、玉米和其它经济作物经济合算一点,划得来一些。”正在忙着在自家烤烟地里采摘烟叶的安山乡赤矿村建档立卡贫困户李锡仇说道。
时下正是烤烟成熟采收的关键时期。在新宁县安山乡,1600余亩烤烟已陆续进入采摘烘烤阶段。一向寂静的山头,到处洋溢着丰收的喜悦。走进安山乡安山村、赤矿村、花桥村等烤烟种植示范基地,连片的烤烟织绿了大山,那一大片、一大片绿中泛黄、黄中有绿的烟叶迎风摇曳,烟农们有的在采摘已成熟的烟叶,有的在编烟叶、准备上棚烘烤,忙的不亦乐乎。一棵棵烟叶变成了烟农的摇钱树,鼓起了他们的钱袋子,让他们致富更有信心、生活更有奔头。
在建档贫困户彭武放家承包的烤房,一大堆刚刚从烤房里烘烤结束后拿出来的烟叶金黄金黄的,一股清香味儿扑鼻而来。烟农们正在忙着选烟、上架,把一排排烤制好的烟叶从烤房取出,进行扎把打捆……,看着眼前忙碌的场景,身材瘦弱的他,时不时上前搭把手,喜不自禁地说道:“这几年种烟经济效益很好,今年屋里正在修房子,感谢政府的关怀和领导的支持!”
现年65岁的彭武放是本地多年来种植烤烟的大户,在村里是响当当的种烟能手,而在2014年以前,他是村里典型的贫困户,全家6口人年总收入不足万元,2013年安山乡提出产业扶贫帮扶新模式,烤烟产业彻底改变了彭武放一家的命运,彭武放通过土地流转,承包了10余亩地种烟,卖烟和财政补贴一起当年就收入5万多元,尝到甜头后,彭武放把种烟作为全家的致富门路,通过种烟,存折上的收入一年比一年多。今年他还在乡、村两级协调、帮扶下,还和本村另外三名种烟户共同流转了120亩土地,用于种植烟叶,直接带动了本村40多人就业。
李新娇:“烤烟农忙时节,我和我丈夫两个人在烤房里做事,一个人100元一天,一个多月下来能赚到5000元的样子。”
在彭武放家帮工的贫困户李新娇谈到自己的工作满脸喜悦。像这种把贫困户培养成烤烟户,把烤烟户培养成种烟大户,然后通过种烟大户来反哺贫困户,发挥联动作用带动一整片脱贫的模式。让烤烟种植业成为安山乡14个种烟村,51户烟农脱贫致富的支柱产业。有效带动当地农户(贫困户)务工就业500余人。
为巩固来之不易的脱贫攻坚成果,全力以赴高质量打赢脱贫攻坚战,今年初以来,安山乡党委、政府就把烟叶生产工作作为政治任务来抓,与乡中心工作同研究、同部署、同安排、同考核,出台了专门的方案和措施,严明奖罚,压实了驻村干部和村干部的责任。同时,围绕烤烟生产“早、勤、实、统”四字要诀做文章,通过早开土地流转院落会,积极衔接懂技术、肯吃苦的老烟农承包烟田,通过老烟农传帮带新烟农,在全乡范围内已形成了一批51人稳定的职业烟农,一跃从2019年的实际种烟面积700亩涨到1650亩,落实烟稻轮作1200亩,预计可交烟40万斤,销售额达600余万元。让农民群众变成不离乡不离土的企业“股东”和产业工人,乡间沃野变成农民群众上班的“车间”。而靠出租土地和在自家门口务工,一个农民家庭的年收入比以往常规性农业生产增加数千元甚至上万元,有效推动了贫困群众脱贫致富步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