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新密市,原名密县,金银花种植历史悠久。
明代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提到“金银花出密县五指山”。清嘉庆二十二年修订《密县志》记载:“鲜者香味甚佳,山中种植者多,颇获利”。
金银花,别名二花、双花、二宝花、鸳鸯花等。因为它初开花时,颜色银白,两三天后变为黄色,新旧相参,黄白相映,故美称“金银花”。
自古以来,金银花就以药用价值广泛而闻名,它的根、茎、叶、花、实均可入药,主要功效是清热解毒、抑菌抗炎、补虚疗风等等。
新密市金银花,具有花条长、骨茬硬、色泽佳、质地纯、味浓清香的特点。
1980年全国医药总局在北京召开的评比会上,新密市金银花被评为全国同类之冠,誉为特级二花,因而有“密县二花甲天下,特级银花第一家”的赞誉。
密银花的主产地,位于平均海拔750米的尖山风景区。
《山海经》中记载尖山为汜水之源,浮戏山之中心。郦道元的《水经注》中记载尖山“川流妩媚,山谷形胜”。
这里山清水秀,空谷幽岚,土壤富含矿物质,昼夜温差大。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很适合金银花的生长,是我国人工栽培金银花的发祥地。
尖山金银花有“五指岭金针”的美名,以花泡茶,垂而不倒、茶水金黄、味香浓郁。作为饮料,泡茶常饮,能滋补肺脾。
另外,尖山金银花中氨基酸、铁、锌、钙含量较高,所含有的天冬氨酸可以改善心肌收缩功能,对心肌有保护作用;亮氨酸是骨骼肌与心肌中唯一可调节蛋白质周转的氨基酸,能促进骨骼肌蛋白质的合成。
金银花的花蕾、叶、藤含有环己六醇草黄素,皂甙[dài]、鞣[róu]质等,是抗菌良药。
其叶外敷能治刀伤,藤治疗痈[yōng]肿疮毒效果也甚佳。2012年,“尖山金银花”获得农业部农产品地理标志保护登记。
据考证,在明代,尖山地区就已开始栽培金银花,距今有五百余年历史。到清末民国初年,尖山金银花的栽培到达鼎盛时期。
据上海图书馆藏《密县志》记载:“民国四年(1915)密银花就在巴拿马万国博览会上展出,换回白银八万两。”
解放以来,密银花在历年广交会上以“正品金银花”展销。信誉甚高,畅销日本、东南亚和港澳地区,成为市场上的抢手货。
历史上的金银花多处于野生状态,栽培仅限于田头、堰边、荒山坡。放任生长,采摘不便、自然晒干、产量低。
新中国成立后,在各级政府的重视下,尖山金银花发展得很快。
1981年,尖山金银花被列入省级科研项目,建立了以尖山为基地,有林业、医药工作者参加的尖山金银花研究所,开展了对金银花生物学、栽培技术等项试验研究。
通过小面积大田栽培,逐渐摸索出一整套栽培、烘干经验,大幅提高了金银花的产量。
金银花性寒、味甘、无毒,很早就成为我国民间传统的清凉解毒良药。
1984年,密银花被国家医药总局确定为35种名贵中药材之一,是中医处方中常用的主药。
现如今,金银花的药用和保健功能不断被开发,产量进一步提高,为地区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金银花相关产业也成为了新密致富振兴的关键产业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