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材有效性及安全性是制约中药产业可持续发展及产业升级的关键环节,然而当前中药材盲目引种、农药化肥不合理使用、优良新品种匮乏、质量标准缺失等生产实际问题,严重制约了中药现代化和国际化。中药材的安全和质量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焦点和中药材生产急需解决的问题。以生产无公害中药材为目标,建立标准化、规范化的无公害生产技术体系,已成为中药材生产和促进中药产业健康发展的必然选择。陈士林教授长期开展无公害中药材生产的理论与实践研究,制定了《中药材无公害栽培生产技术规范》,由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直属机构——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正式发布,该技术规范为实现无公害中药材栽培生产提供有力理论基础和技术体系保障。中药材无公害栽培生产技术规范是基于《中药材生产质量管理规范》(GAP)、国家农业及相关中药材无公害质量标准,以生产无公害中药材为目标的生产技术规范。
《中药材无公害栽培生产技术规范》出版发行仪式
该技术规范全面系统介绍了中药材无公害栽培的关键技术及技术应用案例,涵盖了产地环境、生产过程、产品质量等控制中药材质量的关键环节。基于GIS技术创建了空间可视化和栅格空间聚类分析结合的系统区划,避免无序生产造成中药材病害频发、质量下降等问题,对260个中药基原物种进行了产地生态适宜性数值分析,在贵州道真、威宁等贫困县开展了无公害中药材种植规划,成为精准扶贫的典范。基于本草基因组学辅助抗逆新品种选育,培育了三七、人参、花椒、紫苏等几十个新品种,其中与文山市苗乡三七实业有限公司选育的首个三七抗病新品种“苗乡抗七1号”——根腐病发病率下降62%。依据中药材需肥规律,在以有机肥为基础的条件下实现各种养分平衡供应,减少肥料用量进而减少土壤污染,保障中药材无公害种植。通过优先选用农业措施、生物防治和物理防治的方法建立病虫害综合防治体系,最大限度地减少化学农药的用量以减少污染和残留,保障人类健康及环境安全。基于中药材产地、市场、进出口检验等数据结合国内外中药材的相关标准,建立的无公害中药材的质量标准,其中陈士林研究团队联合文山市苗乡三七实业有限公司等企业历尽10余年分析了近4万项三七药材及饮片农残及重金属数据,制定了中药材领域的首个无公害标准——T/CATCM003-2017《无公害三七药材及饮片农药与重金属及有害元素的最大残留限量》,为中药材高品质树立了典范。同时对一批中药材品种的科学选址、田间管理、采收及加工等无公害生产栽培技术进行了翔实的阐述。
该技术规范是基于长达十余年的试验数据、推广基地田间地头的生产数据及药材主产区的调研情况基础之上进行总结与提炼,形成的中药材无公害生产的一线成果。该技术规范融入了新的空间技术、生物技术和信息技术等多学科领域,具有鲜明的时代性与广泛的实用性,指导中药材种植企业优质优价药材的生产,助力中药产业升级。
中药材无公害生产是一项系统的工程,涉及中药学、农学、生物学、生态学、化学、环境科学等学科。研究团队包含科研单位,中医药、农、林高等院校,种植基地等,通过产-学-研-用一体化的有机结合,对中药材无公害生产技术进行科学性及系统性的研究和推广。中药材无公害生产操作规程保障了无公害药材安全、有效、稳定和可控,推动我国中药材生产进入“无公害时代”。实施无公害中药材生产技术的企业,已有几百个基地通过GAP、GACP或有机认证。中药材无公害生产技术的实施减少了农药及化肥使用,有助于生态环境和谐,该技术规范在推广过程保障了“青山绿水”,实现了药材的“优质优价”,大力推动了中药材扶贫行动的开展。仅无公害三七栽培每年解决20万人次的农民就业,带动3500户农民脱贫致富,形成产业扶贫工程的典型示范。中药材无公害栽培生产技术应用经济、社会及生态效益显著。
(李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