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日的乡间山清水秀、风景如画。
8月7日,是四川日报采访组赴广安开展“百县千村行——点亮四川脱贫地图”采访报道活动的最后一天。当天,两队采访组记者分别深入武胜县、华蓥市,围绕我市在脱贫攻坚工作中采取的系列扶贫措施,用他们的镜头和文字多角度记录我市乡村产业发展、乡风文明和干群同心、共奔小康的良好精神风貌。
因地制宜谋发展
立足特色促增收
一株株晚熟柑桔迎风摇曳,尽管天气很热,基地里的务工村民仍在忙碌。当天上午,刚走进武胜县万隆镇飞来石村,连片发展的晚熟柑桔就吸引了采访组成员的目光。
“飞来石村地处川渝结合部,整村为一狭长山沟,三面被重庆市合川区燕窝镇包围,条件差、行路难,无产业、收入低,是村子以前的真实写照。”该村第一书记陈旭介绍道。
自脱贫攻坚开展以来,飞来石村在当地党委、政府的坚强领导和省教育厅大力支持下,对照“两不愁、三保障”脱贫目标和“四个好”奋斗目标,深入实施“五到村五到户”,重点加强道路交通、农田水利、美丽新村、公共服务和乡风文明建设,因地制宜发展起650余亩晚熟柑桔以及冬枣、农凤鸡、樱桃、春雪桃、黄桃等产业。
在该村晚熟柑桔基地里,采访组见到了正在务工的村民赵承云。
“以前,村子以传统种植业为主,只能勉强解决温饱。”赵承云说,如今土地流转出去,他在基地里务工,每天有60元的务工费,还可以照顾家里。不仅如此,村干部还结合他的实际情况,给他提供了公益性岗位,每月有300多元的固定收入,日子越过越好。
“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是推动贫困群众增收致富的‘法宝’。”在四川日报全媒文体新闻部记者李婷看来,飞来石村因地制宜,大力实施产业扶贫,引导贫困村群众发展特色种植养殖业,不断增强贫困群众自我“造血”功能,促进贫困群众持续增收,这种经验做法值得借鉴、推广。
垂钓+旅游
让村民吃上“旅游饭”
来到武胜县烈面镇高峰村,沿着东西关钓鱼城的骑游步道漫步,阳光洒在波光粼粼的江面上,仿佛披上了一件金色的外衣,采访组成员纷纷拿出相机拍下美景。
据高峰村第一书记刘柏林介绍,2017年以来,该村充分发挥濒临嘉陵江的资源优势,建成沿江骑游步道、钓鱼台等特色旅游项目,同时在景区内连片规模种植晚熟柑桔、莲藕,培育稻虾、土鸡养殖基地,一个集垂钓、休闲、旅游、康养等多功能于一体的国家级风景区已经形成。
旅游业发展起来后,村里很多村民依靠垂钓+旅游,吃上了“旅游饭”,彭从建便是其中一位。
今年47岁的彭从建因父母生病,被评为建档立卡贫困户。2018年,东西关钓鱼城建成后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垂钓,这些游客往往一坐就是一整天,午饭如何解决成了最大问题。彭从建瞅准商机,利用自家临江近的优势,向垂钓者售卖盒饭。“一天最多可以卖40多盒,去年赚了1万多元钱。”彭从建说,他准备开个农家乐,吃上“旅游饭”。
“以‘垂钓为媒’,唱响乡村旅游,让村民吃上了‘旅游饭’。”四川日报广安记者站站长李天锐深有感触地说,高峰村结合地域特色,挖掘旅游资源,融入文化元素,给当地贫困群众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实惠。
体育扶贫聚人心
村民焕发新面貌
如何改变过去乡村体育设施欠缺,村民业余生活相对单一的状况?武胜县飞龙镇梅托村给出了答案。
当天下午,采访组成员来到梅托村,羽毛球场、乒乓球台、健身器械一应俱全。“过去一吃完晚饭,全村人就闭门在家,村子死气沉沉。”梅托村村民李淑红告诉采访组,自从党群服务活动中心建成后,村民就经常聚集在一起跳广场舞、下棋、聊天,别提多热闹。
体育扶贫,如何扶出村民新面貌?梅托村第一书记张雪飞无疑最具发言权。多年来,该村严格按照活动阵地建设标准,新建党群服务活动中心357平方米,规范设置“一阵地七中心”,配套建立文体广场,配齐娱乐健身设施,引导群众开展健康有益的体育活动,不仅丰富了村民的业余生活,还增进了乡亲友谊。
“脱贫攻坚,不仅要在物质层面上摘掉‘穷帽’,还要在精神面貌上脱贫,这也是脱贫攻坚工作中的关键和重点所在。”四川日报全媒文体新闻部主任赵晓梦认为,梅托村推行“体育扶贫”,是增强基层活力、提振百姓精神面貌、强化脱贫质量的必要手段和重要推力,在增强“造血”内动力的功效上也不可小觑。
扶贫新路径
为脱贫攻坚添动力
干净整洁的通村公路上,绿油油的田野一路延伸,与蓝天白云交相辉映,赴华蓥市的采访组第一站来到了华龙街道东方村。
“我们村在2017年底成功‘摘帽’,脱贫之后如何巩固成果?方法很明确——壮大花椒主导产业,同步发展庭院经济……”围坐在东方村党群服务活动中心活动室内,采访组成员仔细听取了该村第一书记冯沫力驻村以来的扶贫经历等。
随后,采访组还走进华龙街道办事处附近的名为“坝上人家”的中餐馆。这是由非贫困村上坝桥村利用产业扶持金出资修建并管理,带动了东方村、沙坝村等多个贫困村销售农副产品的“扶贫餐厅”,这种做法让四川日报广安记者站记者何浩源提起了兴趣。
“当初为什么会想到开办‘扶贫餐厅’?”“这期间经历了怎样的过程?”“与其他村有什么利益联结机制?”在疑惑得到逐一解答后,何浩源表示,这样的扶贫路径很新鲜,不仅让乡村滞销的土特产无障碍地卖到了城市,更让城里人吃到了绿色的农副产品。
强基础布产业
脱贫路上有盼头
来到华蓥市永兴镇大佛山村,采访组与该村第一书记刘松直和驻村干部们一同聊经验、话发展,为采访挖掘素材。
大佛山村在2014年被评定为省级贫困村,村民用“烂路一条、穷人一窝”来概括当时的处境,全村基础设施落后,最好的路就是一条连通到乡镇的2公里泥结石路。6年间,大佛山村建成了村党群服务活动中心、文化广场,安装路灯、完善电网、改造农户住房、修建硬化路,行路难、住房难等问题一个个得到解决。
变化多不多、大不大,关键还要老百姓来说。“扶贫工作开展后,村子一天一个样!”在入户采访中,第一批率先脱贫的村民王显成欣喜地告诉记者,如今通村路修到了家门口,群众生产生活条件大大改善,房前屋后更洁净,邻里之间也越来越和谐。
基础设施建立起来,大佛山村还逐步发展起了血橙采摘、特色水产、畜禽养殖等农业产业。“这些优势产业,不但为业主带来了效益,更带动了当地群众增收致富。”长期奔走在乡村一线的记者何浩源最关心当地百姓如何脱贫,采访中他发现,扶贫干部始终把产业作为发展的重中之重,真正实现了村有当家产业、户有致富门路、人有一技之长。
特色农业+生态旅游
村民端上了“金饭碗”
站在明月镇竹河村桃花岛水果种植基地的观景平台,映入眼帘的是满山桃树、李树和蜿蜒的产业路。采访组成员认真询问果树种植及收益情况,饶有兴致地听村干部们说起每年在此举办的桃花节盛况。
几年前,三面环江的竹河村“十年九淹”,加之村里缺乏特色产业,农民增收难。自脱贫攻坚开展以来,竹河村在定点帮扶单位的支持下,大刀阔斧完善基础设施,因地制宜谋划产业,连片种植桃李300亩、蔬菜500余亩,建成长达11公里的滨江公路,以发展现代农业和乡村旅游让老百姓端上了“金饭碗”。
该村驻村工作队队员夏祥龙告诉记者们,2016年,竹河村专门成立种植合作社,改造滩涂地和荒山,统一种植蜜桃和脆李,加入合作社的230户村民中,其中44户是贫困户。获得收益后,合作社按照“复三七模式”进行分配,土地承包者占3成,村集体占7成,村集体再按贫困户与集体经济3:7的比例进行二次分配,为全村百姓带来了稳定的收益。
“竹河村百姓通过易地搬迁项目住上了亮堂的小别墅,同时在当地党委政府的带动下发展起果蔬种植等产业,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我们对打赢脱贫攻坚战充满信心。”四川日报广安记者站记者吴迪深有感触地说。
在为期四天的采访活动中,尽管天气十分炎热,但四川日报的记者们坚持迈开腿、俯下身,察实情、动真情,深入广安脱贫攻坚一线,和干部群众拉家常,把基层当成最好的课堂,全景式展示了广安脱贫攻坚工作的经验和成就,为决战决胜脱贫攻坚提供了强有力的思想保证和舆论支持。
来源:广安日报 文图:张施施 夏俊林 张爱 龙俊帆 尹姮
文编:侯懿航
美编:张兴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