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日报客户端记者 董学彦 河南报业全媒体记者 王烜

两年前,禹州市磨街乡常门村推广香菇大棚种植时,贫困户翟现伟虽感兴趣,却也有后顾之忧:咱没资金、缺技术,种蘑菇能成功吗?万一卖不出去咋办?

到村部一打听,翟现伟的担心变成了放心。不仅“大棚免费提供、技术全程指导、产品全部回收”,村里的党员干部还“带头种植作示范”,动心的翟现伟很快成了常门村首批香菇种植者之一。

“小小香菇,领俺走上了致富路!”1月7日,已摘下“贫困帽”的翟现伟喜滋滋地告诉记者:“一个大棚能种1万根菌棒,一棒能挣4元钱,一年下来差不多能挣4万元,比过去种地收入翻了几番。”

在常门村联排搭建的香菇大棚里,一朵朵香菇竞相生长,成为群众眼中的“致富伞”,孕育着百姓发展致富的希望。

常门村地处许昌西北角,地理位置偏僻,“四山三岭夹两沟”,人均耕地不足半亩,2014年被确定为省定贫困村。过去,常门村有食用菌种植的传统,却因技术不过关、市场脉搏把握不准等原因难以形成规模效应。

2017年,随着脱贫攻坚工作的深入推进,在驻村帮扶工作队的引导和支持下,村“两委”在集思广益的基础上,决定充分利用荒山、荒地等资源优势,将食用菌种植作为重要产业来打造。

坚持质量第一,他们邀请省食用菌工程技术中心专家对村民进行食用菌种植技术培训,目前已培训10期320人;激发内生动力,他们采用榜样示范、“蘑菇王”评选等形式,调动群众参与的热情;顺应市场需求,在国家扶贫资金的支持下,他们注册成立了许昌常门蘑菇公司,建起了占地7000平方米的加工厂,开展食用菌的销售、深加工等。

在“互联网+”思维的影响下,常门人还积极打造电商平台,让“常门蘑菇”走出禹州、许昌,走向全省、全国的大市场。

“下一步,我们将按照‘集体运营、群众入股、招商合作、成果共享’的原则,在深加工等环节做好文章,拉长产业链条,让小蘑菇带动更多的农户增收。”常门村党支部书记王俭说。


本文由转载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