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云港党建云
“牢记初心使命,决胜后发先至”
2018年9月9日,霍尔果斯市隆重举行“江苏支边青年进疆六十周年”座谈会, 43位满头白发的“老支边”齐聚一堂,畅谈感想。老战友们重逢相聚,相拥相抱,嘘寒问暖,一双双布满老茧的手紧紧相握,久久不愿松开;一张张写满沧桑的脸上洋溢着喜悦的光彩,定格岁月流转的印迹;一双双安详的眼睛饱含着幸福的泪光,流露出淡定和自信。座谈会上,大家叙友情、忆往事、展望未来。
岁月如梭,让我们跟随他们来时的路再次回到那难以忘怀的1959年。9月15日,108位江苏儿女响应党的号召,不远万里,志愿奔赴祖国的西部边陲火箭公社(现霍尔果斯市伊车嘎善乡),投身屯垦戍边的伟大事业。60年过去了,他们有的已经故去,有的迁至外地,更多的人依然发挥着余热,并带领着子女像自己一样在边疆扎根,传承着“献了青春献终身,献了终身献子孙”的屯垦精神……
战天斗地
开荒拓土建家园
1959年,为了建设边疆的需要,党中央、毛主席号召有志青年到边疆去,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江苏武进安家舍公社的青年纷纷报名支边,最终挑选男女各54人共108位优秀青年参加边疆建设。公社为他们戴了大红花,开了欢送会,给每个人发了棉被、衣服和饼干。他们告别了父母,踏上西去的列车,奔赴边疆。
“初到新疆,环顾四周,茫茫的荒滩上,满眼的老榆树和一人多高的蒿草芦苇,荒芜的戈壁,东西两边各一排地窝子,其他什么也没有了,跟想象的完全不一样。”沈裕方老人告诉笔者。
陈阿南老人回忆道:“边疆的饮食真让我们不习惯。在老家,我们吃的是大米饭,到这里,只能吃粗粮,菜少油,肉难见,劳动到下午就饿得发慌,阴雨天不出工一天只吃两顿饭。”
李红珍老人回忆过去时抑制不住激动的心情,老泪纵横。她说:“我们刚来时村里人少,我被分配到五组。那时候什么也没有,一个搪瓷盆,我们要用它洗脸、洗脚,还要用它做饭,至今我还留着,这一留就是六十年。”
刚到新疆的时候,大戈壁的荒凉贫瘠和物资奇缺让这些来自“鱼米之乡”的青年们深感震惊,但是他们很快调整情绪,在公社的安排下,开始积极投入到边疆建设中去。
第一件事是挖干渠。38公里长的切得克苏干渠,完全是人工作业,十字镐、钢锹和坎土曼挖土,抬把子、挑担运土。冬天,由于地表冻得坚硬,一镐下去震得虎口生疼、双臂发麻,地面仅现出一个白点。表层挖开后钢锹和砍土镘才能派上用场,挖出的沙石全都依靠肩挑人抬运到渠堆上。一天下来双肩红肿,再放上扁担就像针扎一样痛。三九天穿着单衣单裤,挖土、运土,头顶冒着热气,干活时都不敢停下来,停下来就会冻僵,常常有人冻伤。经过一冬一春紧张辛苦的劳作,干渠终于建成完工。
接下来是漫长的开荒种田。他们刚到的时候,赤哲嘎善村只有零星的小块土地,最大的地块也不超过二亩,而且全都零星分布在榆树林、芦苇荡和蒿草丛中。开荒种田的日子里,白天干了一天的活,晚上还要加班干到深夜。每天劳动十几小时,基本上没有休息日。肩压肿了,手磨破了,一天下来累的腰酸背痛。年小体弱的都有些扛不住了,但是大家还是咬紧牙关坚持了下来。通过日积月累,艰苦奋斗了20多年,他们开垦出了5800亩的肥沃耕地。
就这样,他们度过了最初的适应期,个个都变成了劳动能手。挖水渠、修田埂、挖树根、种庄稼……每天早晨天不亮就开工,晚上天黑透了才收工。他们满怀劳动热情,你追我赶,还经常开展各种劳动竞赛。
“掰玉米比赛至今让我难忘。玉米地热气蒸腾密不透风,大家背着篓一字排开,每人占四五行,钻进去一身臭汗,褂子渍得泛白。但没人敢穿短袖,干硬泛黄的叶边锋利如刀。要是穿了短袖衣服,用不了几分钟就会拉得遍体鳞伤,更别说还要背着几十斤重的玉米了。有时累得一屁股坐在地上,一动也不想动。”张亚虎老人说道。
每年8月底至10月底,是新疆的农忙时节。开工哨子一吹响,睡眼惺忪的他们,就立即出发前往棉田。从早到晚,他们弓着腰,双手不停拾掇,累时只能伸伸腰。捡完一篓踩实后,背起来快步去过秤。“从广播里听到自己排名靠前,就非常高兴,靠后便会自觉加快步伐。”邹留秀老人若有所思地说道。
为提高速度,包仁娣还自创了“三只手”拾花:长絮棉是新疆重要的经济支柱,摘拾要求十分严格,棉花上不能带叶子,棉桃里不能留棉花。他们两只手不停摘拾,看到带叶子的就直接用嘴巴衔起叶片吐掉,以免双手细挑浪费时间。用此法,包仁娣、汤小月、张美娣等几名“拾花能手”每天都能拾花100公斤。
地窝子阴暗潮湿,长时间住在里面肯定不行,李保育和几个男支青商议盖几间房子住。10月份就开始打土块、打砖坯、打土墙、打芦苇。这“四打”,算是最苦最累的活。打土墙时不分昼夜连轴干,热了,大家干脆脱掉外衣。湖里的芦苇又粗又高,是盖房的好材料。大家冒着寒风踏入刺骨的冰水里,用镰刀割芦苇,许多人不是手被芦叶划伤,就是脚被芦根刺破,鲜血直冒都不叫痛。经过一个月的奋战,终于盖好了,支青们搬进平房里睡到土炕上,这就算安家了,这种家的感觉让他们兴奋激动了好多天。
民族团结
相亲相爱一家人
六十年来,他们与当地广大干部群众风雨同舟,患难与共,结下了深厚的情谊;六十年来,他们在改变边疆的同时,也带动了村风民风的转变,促进不同民族语言的沟通、生活观念的认同;六十年来,他们把东部地区先进的生产技术、思想理念、持家观念带过来,对当地、周边地区产生积极地影响,对民族的团结和深度融合做出了特殊历史贡献。
支青们刚到新疆的时候,当地少数民族群众还是逐水草而居,主要以放牧为生,很少种地,没有积攒储蓄的习惯,一旦遇到雪灾年,第二年的生活就非常困难。支青们带来了江苏人民精打细算、勤俭持家的生活理念。在经年累月的接触和相处中,村里的少数民族群众认可了支青们的生活观念和持家理念,并且开始学习耕田种地,实现了从畜牧到农牧的转变,过日子也学会了精打细算,生活也慢慢稳定殷实起来。
已经去世的刘金虎年轻时是个能人,精通铁匠手艺。村里的少数民族群众要打造钢锹或坎土曼等工具,只要是找到他,他二话不说,就是正吃饭的时候,也马上放下碗筷,升起炉火、拉起风箱,一鼓作气地把工具打好才停下来,让他们高兴而来,满意而归。
为改变蔬菜品种单一的状况,周腊梅和郑荷英利用探亲的机会从江苏带来了家乡的雪里荭、扁豆、豆角、芹菜、冬瓜、小青菜等蔬菜种子,从而改变了只吃胡萝卜加咸菜的老口味。他们还把蔬菜种子送给少数民族村民种植,传授种菜技术。许多少数民族村民学会了种植,不但丰富了自己的菜篮子,而且还将多余的蔬菜卖掉来提高收入,有的人还成了当地的蔬菜种植大户和种植能手。
上世纪80年代,支青们从内地引进苹果苗,开启了霍尔果斯种植苹果的先河。周鸿森当时带头种植苹果,试种后经济效益明显。“家里的生活有了好转,但是村里有些少数民族家庭生活仍比较困难。我真想为他们增加一份收入,帮助他们脱离困境。于是,我组织少数民族群众及家庭成员进行座谈,动员说服他们一起种植苹果,并为他们提供种苗、技术与销路。结果种的人多了,上了规模,苹果丰收了,销路更通畅了。”
作为老一辈的苹果技术员,王兆宝也从来不吝啬传授技艺。只要村民需要,他都会倾囊相授,甚至主动上门传经送宝。“2014年起,我们村搞‘结亲’活动,我也有两个哈萨克族‘亲戚’,我教他们苹果技术,帮他们挣钱。他们的家庭收入在原有基础上增加八九千元,生活条件得到很大改善”。
周鸿森老人说,在村子里,大家都是一家人,不分彼此。“我们不仅以前会互相帮助,现在有困难也经常帮忙。”
徐裕芳老人告诉我们,“第一个孩子出生以后,由于缺少营养,孩子吸不出奶来,饿的不住声地哭,邻居哈萨克族老阿帕(哈语:大妈)知道后,将家中仅有的一点白面做了一碗热气腾腾的面条端到我面前,他们自己的孩子却在家啃玉米面窝窝头。第二天,老阿塔(哈语:大爷)又将家里的羊杀了一只给我吃,真的像自家人一样。”
“我们和当地少数民族村民相处得像一家人一样,平时走在路上,不用招手,路过的哈萨克族群众就会主动停下马车,将我们捎上一程”。刘梅老人回忆道。
如今在村子里各族群众形成了相互了解、相互尊重、相互包容、相互欣赏、相互学习、相互帮助的默契,各族村民手拉手、心连心、一家亲的故事,每天都在赤哲嘎善村上演着……
舍家报国
献了青春献子孙
他们学会了生产,也收获了爱情。108名支边青年一个个都在新疆成了家,而江苏,渐渐成了他们心中的故乡、牵挂和乡愁。
同为支青的周林福、周全珍,经常一起上下工、一起谈心。周全珍常帮周林福洗晒衣物,周林福则将不多的细粮留给周全珍。最终两人走到了一起。 “两人的床铺从多人间搬至双人间,婚房很简陋,一张桌子、两个凳子,几乎就是全部的家当。婚礼当天,村里送来两把水壶、两个瓷盆,自己买了四个碗、四个盘子,一斤水果糖,就这样办了婚事。 结婚时虽然条件差了点,但是青年们在一起说说笑笑、唱唱跳跳,我们还是感到很幸福。”周全珍老人笑着说道。
今年80岁的王纪林老人说起自己的爱情故事,依然一脸甜蜜:“当年,大家同吃同劳动。同村的锡伯族姑娘文开香长相俊秀、心地善良、工作泼辣,事事不落人后。我暗暗喜欢上了她,就鼓起勇气追求她,但一直没有成功。我那时候年轻气盛,什么事都抢在前头。有一次,我拼命劳动,因为流汗太多后吹了冷风,得了感冒后又高烧带起肺炎,病的厉害,不能下床。没想到文开香却主动来照料我,就这样日久生情,最终走到了一起。结婚50多年,我们没有红过脸,没有吵过架。”如今他们子孙满堂,全都留在了霍尔果斯。
六十年来,他们把青春的汗水播撒在荒漠戈壁;六十年来,他们与这片荒芜的土地紧紧相拥,再也没有分开;六十年来,他们不仅把自己的芳华留在边疆,也把子子孙孙的根扎在了边疆。
包全坤、邹金风夫妇一共生育7个子女,现在全都扎根在新疆。他们接过父母手中的接力棒,为边疆的建设贡献着自己的力量。六女婿蒋国华,是村里的党建副书记、两委委员,他除了承担村里的工作外,自己还买了一台大型农耕机,成为维护村庄稳定的中坚力量和远近闻名的致富能手。
邹金凤老人告诉笔者,孙女今年考上大学,离家上学时告诉爷爷奶奶,等她大学毕业了还要回新疆工作。大家报以热烈的掌声。这掌声既是对孙女考上大学的祝贺,也包含着对老人们一辈子扎根边疆艰苦付出的由衷敬佩;包含着对他们辛勤培育的疆二代正挑起建设边疆重担的肯定;包含着对疆三代正准备投身建设边疆的感动。
朱小英老人一共有五个儿子,他们在不同的岗位上为建设新疆贡献着疆二代的力量。1959年支边当年出生的大儿子刘志坚是中共党员,曾经入过伍当过兵,现在是村子里种庄稼的行家里手;二儿子刘志强现在霍城县农机局工作;三儿子刘志春买了大型拖拉机,每到农忙时节他就开着拖拉机到四邻八乡帮人耕田勤劳致富;四儿子刘志明是中共党员,现在伊宁市开办了一个经济效益非常可观的大型沙场,是一个远近闻名的小老板;五儿子刘学春是中共党员,也是一位退伍军人,现在乌鲁木齐一基层派出所当副所长,为维护一方的繁荣稳定贡献自己的智慧和力量。
如今,支边青年们已经老去,但他们的后代,疆二代、疆三代已接过他们手中的接力棒奋战在建设边疆的各条战线上,坚守着屯垦戍边、建设新疆的伟大使命。
透过老人们的讲述,不禁让人想象起那些平凡质朴的过往,或许,彼情彼景,早已镌刻在这一代支边人心中,成为他们一生中最难忘的记忆。沙漠变良田,戈壁建新城,瀚海通大道,这惊人的奇迹,今天仍在延续。
六十年斗转星移,蓦然回首,往昔岁月承载了老支边们太多的欢笑与泪水、希望与梦想。难忘那战天斗地的艰辛奋斗;难忘那收获成果的欢乐时光;难忘那血浓于水的民族情谊;难忘那守边维稳的新时代华章。
继往开来
续写支边新篇章
六十年风雨沧桑,六十年春华秋实,而今迈步从头越,六十年后的今天春意融融,在这片充满了机遇和活力的热土上,老支边们用智慧和汗水创造了边疆的辉煌成就,用双手和热情建设了边疆的美好家园。为了铭记历史,继往开来,将支边精神一代代传承下去。连云港第九批援疆工作组经过多次实地考察调研,被老一辈支边青年的精神深深打动,决定建设一个“江苏支边教育基地”。通过近一年的打造,现已建成开放。当走进基地时,我们看到这里记载着江苏支边青年的奋斗史;记载着边疆贫瘠荒芜的嬗变史,记载着民族团结融合的变迁史……
新一代连云港援疆人,踏着当年支边青年的步伐,弘扬他们的精神,不远万里,跨越东西,从东部沿海来到西北边陲霍尔果斯,为实现新疆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再出发。他们继续江苏支边青年在屯垦戍边时期的职责使命,为霍尔果斯经济发展和民族团结彰显责任担当。
从第六批开始援疆,连云港市先后派出四批干部人才支援霍尔果斯,其中援疆干部23名、各类专业技术人才短期援疆200余人次。共计建设民生基础项目56个,投入援疆资金近3亿元。一批批连云港援疆干部人才肩负组织重托,带着港城人民的深情厚谊,抛家舍业,西出阳关,踏上新疆广袤土地,描绘波澜壮阔的援疆画卷。
连云港第九批援疆工作组立足霍尔果斯、都拉塔口岸实际,以建设连云港高级中学;开办连云港高中班;建设连云港物流园;建设连云港大厦;建设连云港伊犁农产品展销中心等“五个连云港”建设为重点,着眼长远、科学规划、创新思路、勇于担当,高质量推进对口援建各项工作,续写江苏真情援疆、科学援疆、持续援疆的新篇章。
“六十年风雨坎坷支边路乡音未改,一甲子艰苦创业边疆情四海为家”,支边青年身上所散发的人性的道德光辉更值得我们去探索考量,这种与革命建设血肉相连的精神气质也将推动着中国未来社会的发展。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需要我们将这种新时期的支边精神一代一代地传承下去。
援疆春潮涌,边疆换新颜。在全国人民的倾情援助下,新疆如一艘巨轮正扬帆起航,新时期边塞之歌将更加高亢嘹亮;新时代新疆画卷将精彩绚丽绽放!
目前150000+人已关注加入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