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杂交鳢的生物学习性

•二、杂交鳢的人工繁殖技术

•三、人工苗种培育

•四、成鱼养殖

•五、病害防治

乌鳢,又称黑鱼、生鱼、财鱼、蛇头鱼、孝鱼等

,在分类学上属鲈形目、鳢科、鳢属。广泛分布

于我国长江南北各类水域。它骨刺少,肉质细嫩

,味道鲜美,营养十分丰富。鳢属鱼类在我国共

有8种,在鳢属鱼类中,我国现进行人工养殖的有

三种,即乌鳢、斑鳢和月鳢,它们常被人们习惯

统称为黑鱼。

•乌鳢头部斑块为七星状,且头形比较尖长,更类

似蛇头;体较乌黑,背鳍前方隆起,体侧有明显

八字形排列的黑色条纹,尾基无弧形横斑。乌鳢

分布范围广、个体大、生长速度快,经周年养殖

个体平均可达750~1000g,但由于没有经过驯化

选育,其以饲喂冰鲜下杂鱼为主,虽可驯食人工

配合饲料,但难度较大。

•斑鳢的体形与乌鳢很相似,主要区别是,斑鳢头部

有近似“二八八”字样的斑纹;体色较灰白,背鳍

前方不隆起,身体有斑状条纹,斑纹近圆形,沿体

侧作两行排列,由眼到胸鳍基部有一条明显的黑纹

,尾基有2~3条弧形横斑。斑鳢个体小于乌鳢,经

周年养殖个体平均为400~500g,斑鳢的人工养殖

开展较早,经长期驯化选育,易于驯食饲料,但斑

鳢生长速度较慢且不耐低温,养殖区域受到限制。

•月鳢俗称七星鱼、山斑鱼,月

鳢的基本形态与斑鳢有些相似

,呈圆筒形,后部侧扁,头大

,眼睛小,吻圆钝,口宽大,

全身被鳞,头部两侧在眼睛后

各有2条黑色的纵向带状纹伸

至腮盖,在背鳍和臀鳍上各分

布有多行珠色亮点;与斑鳢和

乌鳢的最大区别是月鳢没有腹

鳍,而斑鳢和乌鳢有腹鳍。

•为了克服目前主要养殖的两个品种的弊端,促进

乌鳢养殖产业的发展,科研人员运用鱼类杂交育

种技术以乌鳢为父本、以斑鳢为母本,获得具有

肉质好、生长速度快、抗病力强、个体大、病害

少、能摄食人工配合饲料、产量高、耐长途运输

等杂交优势的杂交新品种——杂交鳢。

•黑鱼营养丰富,椐测定,每100g乌鱼肉中含有蛋

白质19.8g,脂肪1.49g,并富含人体所需的钙、磷

、铁、锌等营养元素。黑鱼作为药用具有去瘀生

新,滋补调养等功效,外科手术后,食用黑鱼具

有生肌补血,促进伤口愈合的作用,具有非常丰

富的营养价值。

•体细长,前部圆筒状,后部侧扁。

头尖而扁平,颅顶、颊部及鳃盖上

均覆盖着鳞片。口大,端位,下颌

稍突出。上下颌、犁骨、口盖骨均

具尖锐的细齿。咽头上方有一宽大

的鳃上腔,能呼吸空气。背鳍和臀

鳍基部都很大,尾鳍圆形。体色暗

黑,体侧有许多不规则的黑色花斑

,头侧有2条纵横的黑色条纹,背

鳍、臀鳍及尾鳍上都有黑色相间的

条纹;胸鳍和腹鳍浅黄色,胸鳍基

部有一黑斑点。

•杂交鳢是底栖性鱼类,通常栖息于江河、湖泊、

水库、沟港及低洼沼泽的水草丛生、底泥细软的

静水或微流水水域内。对水质、水温和其它外界

环境变化的适应性特别强,对缺氧、高温和不良

水质有很强的适应能力,即使在少水和无水的潮

湿淤泥地带也能生活相当长时间,一般夏天3~5d

不致死亡,冬季可生存2个星期之久。

•杂交鳢还有很出色的跳跃能力,当天气闷热、下雨

涨水时,它往往会跃出水面,沿塘堤岸逃逸;在有

强流水冲击时也会跃起而逃跑。成鱼可跳跃至1m

以上。若其生活的池塘饵料缺乏时,会向其它池转

移,转移时其身体似蛇形,缓缓向前移动。

•杂交鳢的生存水温为1~38℃,适宜水温为15~

30℃,最适生长水温25~28℃。当水温低于7℃或

高于31℃时,它们会潜入底泥中,不吃不动,进

入半休眠状态。

•杂交鳢为肉食性凶猛鱼类,体长3厘米以下时,主

要摄食桡足类、枝角类、摇蚊幼虫等。体长3-8厘

米时,主要摄食水生昆虫、小虾、小型鱼类。成

鱼阶段可以摄食各种小型野杂鱼类、青蛙、虾类

。在人工养殖条件下,经过驯化,杂交鳢可以摄

食人工配合饲料。但在饲料不足的情况下,容易

发生自相残食。

•生长速度生长较快,特别是在水温20℃以上时

,生长速度最快。在人工饲养条件下,当年鱼体

重可达250g,二年可达500~1000g。在天然水体

中,常见体重500g左右的居多,最大个体可达5kg

以上。

•乌鳢性成熟年龄一般为2龄,长江以南地区为1龄

,山东地区为2~3龄。生殖季节为5~8月,繁殖

水温为18~30℃,最适水温为20~25℃。亲鱼有

筑巢、护幼等生殖行为,筑巢筑在水深1~2米的

位臵上,即雌鱼产卵前在水草茂盛的地方用口将

水草围成团状的草堆,产卵一般在筑巢后2天左右

,产卵时雌鱼先在鱼巢之下腹部向上仰卧,身体

抽动放卵,雄鱼也同时靠近而射精。产卵后亲鱼

都潜伏在巢的底下,保护鱼卵,直到孵出的仔鱼

离开鱼巢为止。卵球形,直径约2mm左右,鲜黄

色,为浮性卵。500g以上的雌亲鱼产卵量可达1~

1.8万粒。

•1、亲鱼的选留与培育

•杂交鳢的亲鱼以乌鳢为父本、以斑鳢为母本;其

亲本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结合江河、湖泊冬捕

选留;二是池塘培育选留。选留亲鱼的主要标准

是:体质健壮,无病无伤,体重750g以上,2冬龄

达性成熟,雌、雄比为1∶1。

•杂交鳢亲鱼的培育:亲鱼培育池面积为300~400

平方米,不宜过大,水深1.2~1.5m,土质池底,

池堤设0.8~1m高的尼龙网,以防杂交鳢外逃,放

养前每亩池塘用生石灰50~60kg清塘消毒。

•亲鱼放养:亲鱼数量多,可单养,每100平方米放

8~10组,并适量搭养鲢、鳙鱼种,以调解水质。

•饵料投喂:喂养亲鱼的主要饵料为小鱼、小虾,

当水温达18℃以上,即可投食,当水温在23~

27℃时食量大增,投喂量为亲鱼体重的10%~

15%(投喂的小鱼、虾要求新鲜,大小适口)。

•饲养管理:注意亲鱼产前、产后培育,经常加注

微流水,保持水质清新。另外,亲鱼池中央或四

周种植水葫芦或水花生等水生植物,以利于杂交

鳢隐蔽、吃食和调节水质等。

•杂交鳢雌雄个体无明显的第二性征差异,在外形

上有时难于鉴别。在生殖季节:雌鱼腹部膨大、

松软,生殖孔微红稍突出,腹部为灰白色;雄鱼腹

部较小,不如雌鱼松软,生殖孔略凹。

• 产卵池和鱼巢的准备杂交鳢的产卵池以土池为好

,不伤亲鱼,面积20~30平方米,水深1.2~1.5m

,催产前用生石灰彻底清塘消毒,消除野杂鱼、

蛙卵等,并用网围好,防止其他动物进入。杂交

鳢有筑巢习性,为此,产卵池可用质地柔软、新

鲜无毒的水葫芦、水花生或眼子菜效果最好的壮

阳药等做成鱼窝,待给亲鱼注射催产药物后放入

产卵池内。

• 人工催产要选择性腺到Ⅳ期末发育程度,水温在25-28℃

,大体时间在5月下旬-6月中旬。人工催产物,以绒毛膜

促性腺激素和鲤鱼脑垂体效果较好。脑垂体4-6个/公斤,

绒毛膜性腺激素1600-2400国际单位,♂减半。成熟差的

可注射两次,时间间隔24小时。注射部位为体腔注射。

• 亲鱼的配对与产卵给亲鱼注射催产药物后,按个体大小、

雌雄1∶1配对放入产卵池,每个产卵池放1~2对,不宜多

放,以防“求偶争斗”,影响催产率。水温20~25℃时25~

30小时即可自动产卵。亲鱼发情产卵时,要保持安静。

• 亲鱼产卵后捞出,及时进行受精卵的孵化。杂交

鳢受精卵人工孵化的方式多种多样,各地可根据

实际情况,灵活掌握。

• (1)产卵池孵化 即亲鱼产卵后,只将亲鱼捞出

,受精卵继续留在产卵池孵化,注意孵化池必需

保持微流水状态,不断更换新水,另外要注意防

止其它鱼、蛙等入池。这种方法省时、省力、成

本低,受精卵不受损伤,孵化率高,适合生产。

• (2)网箱孵化

• 将鱼巢和受精卵一起移入网箱,设臵网箱的地方要求水质清

新,无污染,并有一定的微流水,每立方米水体放卵1万粒

至1.2万粒。网箱孵化简便易行,管理方便,既适合少量孵化

,也适合大型孵化场大批孵化。

• (3)孵化环道孵化

• 将鱼巢连同受精卵一起移入孵化环道集中孵化,每立方米水

体放受精卵2万粒至3万粒,以微流水冲动,注意经常洗刷纱

窗,防止漫水。这种孵化方法的好处是:受精卵集中,便于

管理,适合于大型孵化场采用。

• 也可以用其它容器中孵化,一般面盆放500粒,塑料大盆

5000-8000粒。

• 一般2-3天后即可孵化出鱼苗,形似小蝌蚪,身体

灰白色,以本身卵黄为营养。4-5天后卵黄吸收完

毕,要立即投喂活水蚤。水蚤的投放量依鱼苗吃

食量为准,以少量多次为宜。喂养5-6天鱼体变黄

,全长1.5厘米左右。即可移到小池塘中培育。

• (1)、随时拣出死卵,控制水霉感染。10小时后发现呈白

色卵即未受精卵,拣出。

• (2)、孵化器放卵前用0.1ppm孔雀石绿池水消毒。待24小

时后使用。

• (3)、保持水质清洁,注意换水。每天一次,防止缺氧。

• (4)、刚孵出后不宜过多换水,以防止温度变化过大。卵

出的当天,换水量占总水量的60-70%,第二到第五天换水量

占80%,水温变化温度不宜超过2℃。孵化水温最好控制在

24-30℃,25-28的静水中孵化约33-38个小时出膜,23-25℃约

36小时。

• 杂交鳢的食性驯化和苗种培育是技术难题。苗种

发花成活率为20%~30%,甚至更低,最高不过

50%~60%。故提高杂交鳢苗种培育成活率、降

低生产成本,是当务之急。

驯养方法

• ①适时投喂食

• 当卵黄囊消失、鱼苗开口从外界摄食时,用浮游生物网捞

取浮游生物,并经30~40目筛绢过滤,2~3天后,不必再

过滤,滤液均匀泼洒在孵化池内。也可以熟蛋黄代替。

• ②水质保清新

• 鱼苗脱膜后,大量的卵膜和油状物漂浮在水体中或沉入水

底,应经常保持一定的微流水,以增加水体溶氧,排除卵

膜及油状物。

• ③注意防病害

• 杂交鳢鱼苗期最易患水霉病,每立米水体用0.1~0.2g的甲

基蓝水消毒。

• 杂交鳢孵化较易,但苗种培育则难些,乌鱼的孵

化率高的可达到90%以上,平均在80%以上,而

鱼苗的成活率高的约达30-40%,鱼种成活率30-

50%。乌鱼苗在卵黄囊消失后,从孵化池移入苗

种池及时投喂适口的饲料,是人工培育苗种提高

成活率的关键。

• 苗种培育池面积以0.2-0.4亩、水深0.5-1.0米为宜

。苗种培育池在鱼苗放养之前,要清塘消毒。然

后每亩池塘投放200-250公斤绿肥(大草),或施

1000公斤有机肥作基肥培育7天左右或施用生物肥

水素,根据生物肥水素说明用量施用,水中浮游

生物大量繁殖生长,鱼苗可下塘。

• 鱼苗放养密度在每亩5-10万尾左右,一般放6-7万

尾为宜。鱼苗体长达0.8厘米左右,卵黄囊消失后

时以摄食轮虫、小型水蚤等浮游动物为主。若池

中培育的饵料生物不足时应及时补充饵料

• 放养当日每万尾鱼苗投喂1公斤配合饲料,随着食

量的增加逐渐增加投喂量。此外,也可从专门培

育枝角类的池内捞取水蚤进行投喂。鱼苗孵出约

10天,全长为10毫米可食桡足类成体、小型甲壳

类、切碎的丝蚯蚓和蝇蛆等。3周左右,鱼苗体色

转为黑色,可直接投喂丝蚯蚓、蝇蛆等活饵料。

• 3周内的鱼苗具高度集群的习性,投饵时游戈于群

体中心外的体弱鱼苗,获食机会相对较少,造成

健康鱼苗全长可达3.5-3.8厘米,体弱的仅为2.3-

2.7厘米,甚至会造成特别体弱的鱼苗因无法获得

必要的营养饵料而死亡,因此投喂饵料,要改进

投饵方法,使鱼苗能均匀摄食。可采取一天多次

投喂,或适当扩大投饵面。

• 当鱼体达4厘米以上时,随着鱼苗个体的长大,池

塘内载鱼量的提高,且由于鱼苗个体差异的存在

,会出现相互残食,这将大大降低成活率。为此

应及时、经常地捕捞过筛,按不同规格,分池培

育,每亩放养密度以1万尾左右为宜。或直接放入

家鱼、罗非鱼等成鱼池中搭养、再经过20天培育

,全长可达6厘米,可以进行成鱼饲养。

四、成鱼养殖

• 杂交鳢的成鱼养殖主要有三种方式:池塘养殖、网

箱养殖、稻田养殖、套养、小水体集约化养殖。

• (一)、池塘养殖

• 1、池塘要求:

• 池塘面积不要过大,以1-10亩为宜,水深1.5-2米,

塘埂高出水面40-50厘米,池塘四周用竹篱笆、尼龙

网等材料围高50厘米以上,以防鱼跳出池外。池塘

水源水量要充足,水质要清新,池水溶氧量5毫克/

升以上,透明度30厘米以上。

• (1)前期准备:放养前7天至10天,按每亩用75-

100公斤生石灰干法清塘消毒,清塘7天后注水。

同时在塘四周种一些水草或水浮莲等,水草面积

不能超过池塘面积的1/4,种植水草有助于调节水

质和杂交鳢隐蔽、捕食。池内搭建一个用芦苇、

竹帘等材料制成的食台,规格:3×4米,固定于

离岸边2米左右,水面下50-60厘米之处。面积在5

亩以上的池塘要建3-4个食台。

• (2)鱼种选择:最好选用当地生产的鱼种、鱼种

要求规格一致、体表光洁、肌肉丰满、无伤无病

、游动活跃、争食凶猛。

• (3)放养养时间与规格:池塘专养杂交鳢的鱼种

有两种规格,一种是每尾50克以上的大规格鱼种

,宜在初冬放养入池。一种是每千克60-200尾的

小规格鱼种,是由当年早春繁殖苗经2个月左右的

培育而成,宜在6月至7月放养入池。放养前先将

鱼种用3%-5%的食盐水浸泡10-15分钟。

• (4)放养密度:尾重50克以上的大规格鱼种,

每亩放养鱼种4000尾至5000尾。每千克60-200尾

的小规格鱼种,每亩放养6000-8000尾。

3.

• (1)杂交鳢的饲料 分为两种,一是小型野杂鱼

为主的新鲜动物饵料,二是人工配合饲料,杂交

鳢是肉食性鱼类,饲料中粗蛋白的含量不能低于

40%,现在使用的人工饲料配方是:鱼粉48%,

植物性饲料(豆粕、玉米粉)51%,添加剂1%。

• (2)投饵方法:每天上、下午各投喂一次,投喂

市场上购买的未变质的冰鲜小杂鱼,在投喂前必

须用药液浸泡消毒。把饵料切成块,待温度与池

水水温大致相近时,投喂于食台,日投饵量为鱼

体总重量的3-10%,应根据情况灵活掌握,一般

以鱼种不上食台吃食为度。

4.

• (1)巡塘:每天早晚巡塘至少各一次,主要内容是“看天

、看水、看鱼”,根据天气、水质、鱼类活动情况制定并实

施各项饲养管理措施。

• (2)换水:早期每10-15天换新水一次,每次换去全池水

量的1/3,在7月至9月的高温季节,一般是3天一小换,换

水1/3,7-10天一大换,换水2/3,以改善水质。

• (3)泼洒生石灰:每15-20天一次,10-15公斤/亩、米。

• (4)做好池水清洁工作

• (5)筛选分档

• 一般在3个月内,每月进行1次,将不同规格分养于不同池

塘内,并随着鱼体长大而降低养殖密度,最后的放养密度

为每平方米3-4尾。

• (6)防止逃鱼

• 1

• 稻田工程上,要把田埂加高到0.8-1米,或用网片

圈栏,进出水口拦鱼设施要牢固,防治防止杂交鳢

跳跃或钻洞逃跑。鱼沟内要移植水生植物,面积所

占比例为15%左右,为杂交鳢提供隐蔽场所。

• 2、鱼种投放

• 鱼种规格为50-150克,规格要整齐,放养密度为

300-350尾/亩。

• 3、投饲管理

• 饵料品种可采用野杂鱼或人工配合饲料,日投饵


本文由转载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