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缢蛏在养殖的过程中从蛏苗播种后养到可以达到上市标准的商品蛏,这一生产过程称为养成。缢蛏的养成在我国的养殖方法主要有滩涂养殖和蓄水养殖两种方法,下面锋哥就根据自已所掌握本地区的缢蛏养成技术,从滩涂养殖、蓄水养殖到增值养成三方面着手跟大家一起聊聊关于缢蛏的养成知识,供有此需要的朋友们参考。

淡水青蟹养殖技术_水产养殖青蟹技术_淡水青蟹养殖技术视频

一、滩涂养殖

(一)、养殖海区的选择标准

(1).地形 缢蛏养成场所应选择在风平浪静、有淡水注入、滩面平坦的内海湾及江河口附近的海域。

(2).底质 因为蛏苗喜欢钻土穴居,所以养殖区的底质表层最好有3cm左右的软泥,中层有20~30cm厚的泥沙混合层,最底层则为沙质。

(3).潮区 为便于生产管理及观察,亦便于播种和收成,缢蛏养殖区应选择在中潮区的中、下部和低潮区上部,这是因为这一区域露空时间相对较短,摄食时间较长,栖息环境也较为稳定,有利于缢蛏的生长。

(4).潮流 海区的潮流应畅通、饵料丰富,促使缢蛏快速生长。所以,只要潮流不影响滩面稳定的情况下,养殖区内的流速大些较好,一般要求最小也需40cm/s以上。

(5).盐度 缢蛏在海水相对密度为1.010~1.020的环境下生长较为良好,一般要求在1.005~1.022之间。

(6).水质 养殖海区不能选在有工农业污染源的海区。

水产养殖青蟹技术_淡水青蟹养殖技术_淡水青蟹养殖技术视频

(二)、养成场地的整理

养成生产区的整理普遍采用整埕法,而整埕的工作则包括翻锄、耙埕和平埕3个步骤,具体的整埕工作需要在播苗前的2天内完成。

在江河口附近的养成场所为了防止洪水或风浪的冲击,应在埕地四周筑堤用于防护。筑堤时锋哥所在海区的做法为先建芒堤,按挖土深0.3m左右,宽0.5m,随即把芒草(蕨类植物芝藤草)成束直立插下(直芒),接着用一束芒草横置土中(横芒),横芒与直芒构成45°交角,然后推上沙土,芒草上端露出埕面0.3m左右。芒堤的建设要求笔直、高低一致、厚薄均匀,以尽量降低洪水和风浪对提的冲击阻力及承受压力不等而被冲出缺口。同时,为了防止山洪自养殖区上方灌入必须要在上端筑堤,同时挖水沟引淡水入海,以此来保护埕面不受破坏。

淡水青蟹养殖技术视频_水产养殖青蟹技术_淡水青蟹养殖技术

(三)、蛏苗的选择与播苗

1、蛏苗的选择标准

商品蛏苗壳长一般应选1.0cm以上(1000~2000个/kg)的个体。锄洗的蛏苗因当天收成,苗体壮实健康;而经过筛洗、荡洗的蛏苗因通过数次叠土,体质较差。蛏苗质量的好坏对运输后的成活率和养殖产量有明显的影响。所以,蛭苗质量的挑选可按如下的几个方面来进行鉴别优劣:

⑴.优质苗的外观状况:两壳合抱自然,壳缘完整光洁,个体大小整齐;而劣质苗的外观两壳松驰,壳缘有破损,个体参差不齐,流浊液。

⑵.优质苗的探声情况:振动苗筐,蛏苗的反应敏捷且发出整齐的“嗦嗦”声响,再振动时已无声响反应;而劣质苗则:振动苗筐时蛏苗发出不齐的“嗦嗦”声响,再振时仍有声响反应。

⑶.优质苗的活力情况:将苗置于埕面,能很快伸足并钻入埕面;而劣质苗的活力状况则为钻入埕面的所耗的时间需超过20分钟。

⑷.优质蛏苗的杂质为:苗体清洁,泥沙等杂质少,死苗、壳苗低于5%;而劣质苗则为泥沙等杂质多,死苗、碎壳苗超过5%以上。

淡水青蟹养殖技术视频_水产养殖青蟹技术_淡水青蟹养殖技术

2、蛏苗运输

蛏苗多用箩筐或塑料筐装运,视筐的大小每筐可装25公斤左右,需注意的是,装苗量不要超出筐面,以运输时上下筐重叠时不会压苗为宜。筐与筐之间应紧凑不能留有间隙,以免在运输过程中因颠簸振动而倾倒或互相碰撞。蛏苗在运输过程中需注意几个方面问题:

(1)、保湿 运输时间较长的,途中每隔2~3小时应用干净海水淋苗1次,以保持苗体湿润。

(2)、加盖 不论车运或船运都要加蓬加盖,以免日晒雨淋,导致蛏苗因过湿缺盐或干体。

(3)、通风 车厢或船舱都不能密闭,防止蛏苗室息死亡,但也不能直接吹风。

(4)、降温 贝类苗种或成体在运输时,还应注意保持低温,尤其是夏季气温高时更要采用降温措施。可在车厢或船舱内设置一些冰桶或冰袋,使车厢或船舱内的气温保持在10~15℃左右。但因蛏苗的运输、播种季节一般都是在春节前后,此时气温较低,可不考虑此项因素。

淡水青蟹养殖技术视频_水产养殖青蟹技术_淡水青蟹养殖技术

3、播苗

(1).播苗时间 福建、广东沿海区1~2月就可出苗播种,而浙江的沿海区则应适当延长到3~4月后水温较高时播种。若播苗太迟,因蛏苗个体大,养殖成本变高。播苗时间与潮汐有关,大潮期间因干露时间长,无论采苗还是播种都较有利,可以当天采苗、当天播种;小潮则大多要隔日才能播苗。

(2).播苗方法 蛏苗的播种方法分为“撒播”和“抛播”两种。在埕面狭窄的软泥质一般采用“撒播”,撒播时把盛蛏苗的竹筐放在泥面上,推到埕间沟中,然后左右两手同时轻轻地抓起蛭苗,掌心向上用力向埕上撤去。而抛播则适用于埕面较宽的蛏埕,抛播时左手持苗筐,右手轻抓蛏苗,掌心向前,五个手指紧密相靠,用力向上往前呈弧形向埕面抛去。播种要求均匀,除在播种过程中认真操作外,还应留下15%左右的蛏苗补在播得较稀的地方。

(3).播苗密度 播苗密度应依据蛏埕底质的硬软、潮区高低和蛏苗个体的大小而定。底质硬的比软的要多播30%左右,潮区低的播种量要适当增加播量,苗种大的单位播苗的苗重要增加,而个体数量可适当减少。一般沙泥埕每亩播种1.0cm大小的苗100万个,泥沙埕70万~80万个,软泥埕地则为50万~60万个。

(4)、播苗注意事项

⑴.苗运到后应放在阴凉处静待1小时左右,然后再把苗挑到海边用海水中洗涤,最后用筛把苗分成两个不同的规格分池放养。

⑵.潮水涨到养殖埕地的前0.5小时应停止播种,否则尚未潜穴的蛏苗会被潮水冲走而造成损失。

⑶.因雨季海水密度下降,蛭苗钻穴慢,应在埕地上撒些盐提高盐度,一般用量为7~13公斤/亩。

⑷.播苗时如果适逢降雨,要用耙将埕面耙一遍再播苗,然后用荡板把埕土推平,将蛏苗覆盖在土中,有利于蛭苗潜穴。

淡水青蟹养殖技术_淡水青蟹养殖技术视频_水产养殖青蟹技术

4、养成期间的管理

“三分苗,七分管”,这一俗谚确切地道出了养蛏管理工作的重要性。播种后管理者要经常下埕巡视,进行补种苗、清沟盖埕、修补堤坝、防止人为损害等预防工作。

(1).补苗 蛭苗播种1~2天后就要下埕检查是否有空埕或漏播,发现后应及时补播,以免影响养殖产量。

(2).防积水 水沟被堵塞会使埕面积水,埕面积水处经烈日暴晒,水温上升会导致缢蛏死亡,大量雨水积蓄在埕地也会导致死亡。所以管理者要及时修补堤坝、疏通水沟、平整埕面。

(3).清沟盖埕 清沟盖埕一般每月两次,在小潮期间进行,即挖起水沟中的泥盖到埕面上。清沟盖埕有利于底栖硅藻的繁殖生长,从而促进缢蛏生长,提高成活率。

(4).勤巡埕 管理者在养殖期间,要经常下到埕地巡查,并驱除敌害生物。

(5).防治敌害 缢蛏的敌害生物主要有蛇鳗、裸赢蜚、玉螺和章鱼等,应加以防范。

淡水青蟹养殖技术视频_水产养殖青蟹技术_淡水青蟹养殖技术

二、蓄水养殖

蓄水养殖(包括蓄水养殖泥蚶、蛤仔等埋栖型贝类)是福建、浙江、广东等沿海地区目前常见的一种缢蛏养殖生产方法。蓄水养蛏选择的养殖海区与滩涂养殖的相同,养殖蛏塘建设在选定的养殖区的中、高潮区交界处。

(一)、蛏塘构造

1、蛏塘面积 蛏塘的面积以1~3小时/平方可巡完为宜,面积太小滩涂利用率低、太大则不便管理。

2、塘堤 蛏塘四周筑高筑厚土堤。堤的宽度、高度应根据地形、底质而定,在风浪较大、底质较软处,塘堤应宽些。一般堤高为1米,堤底宽为3米,坡度呈1:1为好。塘堤要分潮建造,待新建的塘堤泥土干硬后再行加高。

3、环沟 在塘堤与埕面之间挖一条宽2米、深0.50米左右绕埕地的环沟。环沟对海水进入埕塘有缓冲作用,可保护埕面稳定,在盛夏和严冬还能起到调节水温的作用,有利于缢蛏的生长。

4、进、排出水口 进水口宽2米,比堤面低0.30~0.50米,并在上面铺上石板。退潮时多余的海水可从此口溢出,使塘内保持适当的水位。水口一般开在蛏塘风浪较小的侧堤上段,水口处若底质较软、水流急的应用石砌,以免泥土流失导致决堤。

5、埕面 环沟的内侧就是用来养蛏的埕面。

淡水青蟹养殖技术_淡水青蟹养殖技术视频_水产养殖青蟹技术

(二)、整埕播种与管理

1、整埕 将埕面锄翻整成3~5米宽的蛏埕,长度依蛏塘大小及地形而定,一般在10~20米之间。蛏埕间隔以宽0.30~0.40米水沟,连成一片。蛏埕走向一般与岸线垂直,由高到低,以利排水。整埕方法与滩涂养殖的基本相同,涂面整成畦后,再经过耙细抹光便可播种。

2、播种 蓄水养殖的蛏埕较窄,插种方法一般采用撤播。由于溢蛏生长快、养殖敌害生物少,所以每亩仅播蛏苗10万~15万个。

3、防护管理 蓄水养殖埕地潮区较高,敌害生物少,所以管理较为方便,一般的日常管理工作主要如下:

(1).修补塘堤 土堤在风浪冲击、雨水冲刷下可能会软化,甚至被冲出缺口,塘堤倒塌。为此,在养殖过程中要经常巡视、及时修补塘堤,以免破损扩大,造成决堤、溃堤。

(2).清除敌害 鱼虾、青蟹等随潮水进入塘内,潜居于环沟中,可侵入蛏埕为害。为此,可在大潮前几天下午排干塘水(半个月一次),清除除害,排水除害的同时其实也是一项很好的副业收入。

4、蓄水养蛏的优点:

⑴.蓄水养蛏可以利用大片高潮区荒废的滩涂,扩大了滩涂养殖面积。

⑵.蓄水养蛏的敌害少(因有筛网过滤),苗种存活率高,可大大节约苗种。

⑶.蓄水养蛏由于缢蛏摄食时间长,而且土塘因可施肥而饵料丰富,所以大大提高了缢蛏的生长速度,缩短了养殖周期,可实现稳产高产,一般比滩涂养殖增产30%~40%左右。

⑷.蓄水养殖的缢蛏钻穴较浅,起捕方便。

5、蓄水养蛏的缺点 蓄水养殖蛏需要筑堤,花费功夫大,成本较高。

水产养殖青蟹技术_淡水青蟹养殖技术_淡水青蟹养殖技术视频

三、缢蛏无公害立生态混养增殖模式

(一)、鱼、藻、蛏间养

鱼、藻、蛏间养的生态混养技术是采用生物自然防治法,利用养殖海水鱼的代谢产物、残饵等培育藻类,可有效地降低氨氮、净化水质。另外,占据生长优势的有益藻可抑制病原菌的繁衍,养殖中的鱼、蛏基本不发生病害,以达到不用施药的目的,从而提高了养殖鱼类的品质安全。根据各混品种的生长速度有序地安排养殖时间及比例,达到最佳养殖比,一般鱼、藻、蛏的混养比例以1:1:2为宜。

(二)、养殖鱼类的选择

混养的鱼类可选养生长速度快、耐高温、耗氧量低及病害少的品种,如漠斑牙鲆、鲈鱼或黑鯛等品种,并可适量混养大黄鱼。饵料可使用冰鲜鱼或配合饲料均可,而且配合饲料对藻类的培育更有优势。可以选用浮性配合饲料,每亩可养成鱼1000公斤。

淡水青蟹养殖技术_水产养殖青蟹技术_淡水青蟹养殖技术视频

(三)、藻类的培养

缢蛭养殖的关键技术在于培育藻水(也称水色),日常应加强观察水质状况,平时最佳的水色应为黄褐色,而黄绿色则次之。当水色过清或发现有丝状杂藻生长时应立即排干水,待晒池后重新培养。根据藻水的浓度可用碳酸氢铵与过酸钙追肥用于改良水质,一般每亩施用碳酸氢铵3公斤,过磷酸钙1公斤,以清晨施用最佳。冬、春季节水温低、气候差时可施微生态制剂等有机肥,如每亩可施培藻营养素5~10公斤、营养液50~100克,配合发酵后使用;也可将大豆磨浆或贝类配合饲料投放以培育水质。

(四)、缢蛏间养

当缢蛏放养前的准备工作就绪后,可投放规格整齐的同批优质野生苗种,将高浓度饵料引入缢蛏培养池,饵料的浓度应根据缢蛏的摄食量情况引入鱼池水调节。正常情况下,缢蛏在养殖的过程中不需再另行施肥、投饵。由于本养殖缢蛏的方法饵料充足,所以缢蛏的生长速度快、产量高、而且成本也低,并可循环养殖边产边收,有效地避免了直接施肥对缢蛏的质量影响,以确保产品的绿色环保、无公害化。

(五)、蛏、虾、蟹混养

每月大部分的时间均可长流水养殖,同时水位保持在0.80米以上的池塘可适当混养对虾、梭子蟹、海水鱼等,以提高池塘的综合效益。一般对虾、梭子蟹于5月中旬投苗,每亩按4000~6000尾投放虾苗,同时不必投饵,而且成活率可达50%以上,至白露时节即收获。若套养蟹类,每亩投蟹苗1000~2000尾,在苗期的饵料可投喂“乌年”,后期需在畦面盖网以避免蟹类影响到蛏的生长发育,饵料以投喂鲜杂鱼为主,至春节前后即可收获。

淡水青蟹养殖技术_水产养殖青蟹技术_淡水青蟹养殖技术视频


本文由转载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