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林蛙概况
林蛙是集食、药、补三用为一体的珍贵蛙类,与猴头、熊掌、飞龙并称“四大山珍”,属国家二级保护动物。雌蛙输卵管制成的田鸡油(林蛙油)素有软黄金之称,是世界公认的滋补品之王,《本草纲目》、《中药志》、《中药大辞典》和《本草图经》及日本的《本草》中均有记载。林蛙油有“补肾益精”、“养阴润肺”、“ 补脑益智”、“补气血”、“抗衰老”、“抗癌”、“消炎”、“美容”等特殊功效,常应用于身体虚弱、病后失调、精神不足、心悸失眠、盗汗不止、痨嗽咳血等症,用其给手术后病人口服可促进手术伤口愈合,效果极佳,抗疲劳效果明显,人服用后可提高记忆力等。林蛙油主要成分为:蛋白质占总量的56.3%,纯蛋白质含量为40.7%,另外,还含有蛙醇、多糖类、磷脂、维生素、脂肪酸、氨基酸、微量元素及多种激素等.林蛙油还含有17-雌二醇、17-羟甾醇脱氢酶、胆固醇、维生素A及少量胡萝卜素等,其所含有的微量元素有铁、钾、钠、镁、锌、锰、硒等。
从林蛙皮肤中提取保湿因子,将其添加到化妆品中,保湿效果极佳。从林蛙卵中提取低分子活性物质,用其生产美容产品,可抑制人体皮肤老化作用。蛙头、蛙肝、蛙皮等部位是制造美容、保健食品的上好原料。
提取林蛙油后的副产品,如肌肉、内脏、骨骼等又可作为珍贵毛皮动物的精饲料,也可浸后入药。
林蛙除药用,保健、美容,饲料价值外,在东南亚及中国东三省地区又被人们充分认可,具有纯天然绿色食品的食用价值和广阔的消费市场。
由于林蛙营养价值高,俗称“大补品”;因其专摄取昆虫类食物又称“纯绿色食品”和“农林卫士”,近几年市场显现出巨大的需求商机。因其具有较高的药用及保键价值和特有的纯绿色野味食用价值日益被人们认识和开发利用,致使林蛙产区的人们无限制对这一野生资源采取各种灭绝式的捕杀,使这一珍惜野生资源逐年减少,日趋枯竭,产需失衡,成为濒危物种。
2、中国林蛙
中国林蛙(Rana temporaria chensinensis)属于两栖纲、无尾目、蛙科、蛙属。1940年波进和宫林将我国东北、华北和华西等地的林蛙合并为一个亚种—欧洲林蛙,中国亚种。它广泛分布于我国北方各省,如黑龙江、吉林、辽宁、河北、山东、河南。在安徽、江苏、四川、湖北、山西、陕西、宁夏、内蒙古、甘肃、青海、新疆、西藏等省区也有分布,以东北三省为主要产区。
中国林蛙是我国名贵的集药用、食用、保健于一身的蛙类,与猴头、熊掌、飞龙并称“四大山珍”,被誉为深山老林珍品,属于国家二级保护动物,被国家环保局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濒危物种科学委员会列入《中国濒危动物红皮书》。我国从50年代开始进行林蛙人工养殖管理和围栏养殖试验,到80年代末期,已建立了一套成熟的半人工养殖体系,90年代以来,对全人工养殖进行了试验性研究,从而使林蛙生产进入了集约化、产业化、高密度、短周期的新阶段。中国林蛙人工养殖的广泛开展,不仅满足了市场对蛤蟆油的需求,同时对生物多样性的保护也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3、中国林蛙的价值
● 药用价值
林蛙油即雌性林蛙的输卵管,是名贵的中药材,尤其是中国林蛙,其体大,含油量高。林蛙油的主要有效成分为蛙醇,具有“补肾益精、润肺养阴”的功效。专治肾虚、气弱、精力耗损、记忆力减退、妇产出血、产后缺乳及神经衰弱等症。我国中医认为,可治疗“小儿疝气、止痛、去劳劣、解湿毒、利水消肿、虚劳咳嗽 ”,具有养肺滋肾之特效。目前,人们还从卵巢中提取出了可制备抗昏迷药的物质,其已运用到临床实验当中。另外,一种具有医疗广谱抗菌作用的分子肽也从林蛙皮中成功提取,其正处于实验室实验阶段。
● 营养价值
林蛙油的蛋白质含量为76%,其中含有20余种氨基酸,其次为脂肪和糖类。另外还有多种矿物质:钙5.75%、磷0.0525%、铁14.65%、钾 16.52%、钠3.56%;富含维生素A、B、C和多种激素,含热能347大卡/100g。林蛙称得上是美味佳肴,实为经济很高的食兼用动物资源。蛙肉、蛙籽为餐桌上的佳肴;蛙皮富含质酸,其是良好的保湿因子,在养生、美容保健方面具有极高的价值;内脏及骨骼可做饲料。
● 经济价值
雄性成蛙的价格为1元/ 只;雌性成蛙的价格为7—15元/只。目前,在黑龙江铁力市,林蛙油价格为2800~4200元/kg,在南方市场,其价格更高;林蛙油在国际市场一直供不应求,其价格一直居高不下,其价格已达1500美元/kg。
● 社会价值
我国东北地区是林蛙的天然分布区,而且森林资源丰富,因此东北的林蛙是哈士蟆中最优质的品种,尤其是林蛙油,更是纯天然的名贵药材。东北森林资源丰富,适宜林蛙养殖的林分50%以上,在林蛙资源日益锐减,林蛙产品供不应求的情况下,我们大力开发林区林蛙资源,培养、扶持林蛙养殖业,对于繁荣林区经济,培养新的经济增长点,拓宽人员分流渠道,解决下岗职工再就业等有着重大的战略意义和现实意义。
● 生态效益
据统计,1只林蛙1年能捕食各种害虫3万多只。它专食活动的昆虫活蠕虫,通过胃检发现,林蛙胃中出现的食物种类达6纲13目近60种,其中以昆虫纲为主。主要为翘翅目、直翅目、同翅目、双翅目、半翅目,其次为蛛形纲蜘蛛目,软体类的田螺和蜗牛。林蛙主要生活在针阔混交林下,林区害虫可满足其生长所需的大量食物。林蛙几乎不加选择地捕获力所能及的所有昆虫,因此林蛙又有著名的“森林卫士”之称,尤其对于林区森林虫害的防治来说,有着重要的生态学意义。
4、中国林蛙养殖前景
● 技术方面
我国林蛙养殖起始于20世纪50年代,在近半个世纪的时间里,随着人们对林蛙需求量的日益增加,以及野生林蛙数量的急剧减少,林蛙在国内国际市场一直供不应求,于是人工养殖在各地逐渐兴起,并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及20世纪90年代末,先后兴起了两次养殖高潮。在林蛙养殖的整个发展过程中,由于养蛙户技术经验缺乏,以及一些人的盲目炒种等原因,养殖失败例子不断出现。于是,许多人纷纷怀疑林蛙人工养殖,甚至有些人一谈林蛙养殖,就称人工养殖全是骗子。但是,从我们铁力的实际养殖情况来看,以上看法都是片面的,甚至有些偏激。
最近几年,铁力市在东北林业大学专家的指导下,经过不断的摸索试验,已基本解决了林蛙养殖过程中的主要难题。截止至2004年底,铁力市有全人工林蛙养殖场103户,2004年铁力市各养殖户一共投放卵团48000余团,孵化出的蝌蚪2900万尾,平均孵化率60%,变态幼蛙约为2000万只,平均变态率约为70%,一龄幼蛙总数约为2160万只,到2005年秋季,二龄成蛙存活1000万只,存活率为46%。与半人工养殖3%的回捕率相比,全人工养殖回收率提高了近15倍。在实际养殖过程中,也出现了林蛙死亡,有的甚至全部死亡的情况,但是,根据我们的调查研究发现,这些主要都是由于养蛙户经验不足,或人工管理措施不周全,以及疾病预防不及时造成的。因此,从铁力的实际情况来看,林蛙全人工养殖在技术环节是完全可行。
● 质量方面
目前,许多人对全人工养殖林蛙的蛙油质量提出疑义,他们指出,由于人工养殖林蛙的饵料单一,其营养成分不如野生林蛙。有的人甚至提出,人工养殖的林蛙仅仅适合于食用。但是,根据野生林蛙与人工养殖林蛙的蛙油营养成分对比分析,我们发现,它们在营养成分上并无明显差异。另外,我们还发现,部分地区野生林蛙蛙油含铅量超标。因此,与野生林蛙油相比,人工养殖林蛙的蛙油不但在质量上不差,而且,是无污染的,更安全。
● 市场方面
目前,中国林蛙的深加工还处于起步阶段,现研制出的产品,仅有“哈士蟆口服液”、“冰糖哈士蟆饮料”、“虫草哈士蟆胶囊”等。于是,有人担心,如果林蛙人工养殖进入工厂化阶段,人工养殖林蛙数量急剧增加,林蛙的市场需求是否会达到饱和。其实,这种担心,完全是没必要的。
随着林蛙产品深加工研究的不断深入,中国林蛙将被运用到越来越多的领域,对其的需求量也将不断增加,其将成为营养保健品、药品、化妆品等各个领域不可或缺的原料。近年来,东北林业大学铁力中国林蛙研究所采用生物提取技术相继开发出养生养颜中国林蛙酒,中国林蛙儿童营养液,中国林蛙速溶口嚼片等。这表明,林蛙在以上各个行业的开发是完全可行的。因此,从市场角度来看,林蛙具有很广的市场前景。
● 效益方面
林蛙养殖的投资少,效益高。以每年生产5万只林蛙的小型全人工养殖场为例,生产周期为2~3年,需种蛙80对,建5个100平方米的蛙圈,以黄粉虫、蝇蛆为主要饵料,以天然昆虫为辅料,总投入只需4万元,可出售商品蛙2~3万只,可获利6~9万元。
● 政策方面
目前,国家已经公布了允许放开经营的54种野生动,这其中就包括中国林蛙,这为中国林蛙的养殖提供了政策上的保证。此外,针对我国目前的野生动物养殖、贸易现状,国家林业总局又出台了《关于促进野生动植物可持续发展的指导意见》,提出了加强野外资源保护、促进野生动植物资源培育和合理开发经营,及建立有效的市场准入等指导措施,给林蛙等野生动植物的合理开发经营指明了方向。
因此,中国林蛙的发展潜力巨大,养殖前景可观。
5、林蛙的形态特征
中国林蛙(RanachensinensisDabid)地方名哈士蟆、田鸡、黄蛤蟆、油蛤蟆等。在动物分类学上中国林蛙属脊索动物门、脊椎动物亚门、两栖纲、无尾目、蛙科、蛙属。
中国林蛙体较宽短,头扁平,头宽略大于头长,吻端略突出于下唇。鼻孔一对,为于吻部背面,距吻端较近。鼓膜圆形,显著。前肢短而细:指端略尖,指较细长,指长顺序为3、1、4、2:关节下瘤明显:第3、4指基部有指基下瘤:内掌突圆而大,外掌突小而狭长。后肢较发达,拉直前伸,胫跗关节超过眼部;内跖突明显; 趾间蹼呈薄膜状,蹼缘凹;趾长顺序为4、3、5、2、1;第3和第5 趾几乎等长。
中国林蛙皮肤略粗糙,背部及体侧有小疣粒,排列不规则;口角后部有一明显的长形颌腺向后延伸至前肢基部;背侧褶不平直,在鼓膜上方斜向外侧,随即又略折向中线,然后再向后延伸达胯部,在颞部形成曲折状。腹面皮肤光滑。
中国林蛙体色变异较大,在不同季节和不同产区其体色有所区别。典型体色,在冬眠和产卵期间体背及体侧为黑褐色,有些个体为土黄色或灰色,夹杂褐斑。鼓膜处有三角黑斑;两眼之间常有一黑横纹,或在头后方有“八”形黑斑;背侧褶有的呈棕红色;背部及体侧的疣粒上有的围以黑色;四肢背面有显著的黑横纹,有些个体不明显;前臂基部腹面,通常有一块长形黑斑。腹面乳白色,腹后部及大腿腹面为浅黄绿色。雄性腹面的典型颜色为白色带褐斑,有的褐斑多些,有的褐少些。雄性个体还有一对咽侧下内声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