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育种致富瓜农.doc科学育种致富瓜农“吃西瓜的甜在嘴里,种西瓜的甜在心里!”7月初的一天,在湖南省邵阳市的一块瓜田里,笔者慕名采访了党的十七大代表、湖南省瓜菜研究所所长――“西瓜大王”孙小武,一见面,他便笑呵呵地说出了上面的话。现年47岁的孙小武,黝黑的皮肤,憨厚的神态,简朴的穿着,就像一位大山里的农民,但实际上他可是鼎鼎有名的西瓜育种专家。西至新疆,南到海南,北至北京,他培育出来的西瓜良种在全国各地都有种植,被瓜农誉为“瓜之骄子”。2006年,国家发改委农经司司长杜鹰、省发改委副主任易鹏飞到邵阳视察工作时也给予了他“我国水稻育种有袁隆平,西瓜育种有孙小武”的高度评价。与瓜结缘上世纪八十年代初,大学毕业的孙小武被分配到邵阳市农科所经作研究室,从事西瓜育种研究,师从国内著名的多倍体研究专家陈为霖。然而不到3年,陈为霖先生不幸病逝,孙小武在万分悲痛的同时,用稚嫩的双肩挑起了研究课题、观察记载、数据整理、论文撰写等重担。后来,他被调到邵阳市农业局下属的湖南省瓜类研究所,从此与西瓜结下了不解之缘。 1994年,孙小武开始培育蜜红无籽瓜。对于这个新品种,他倾注了大量心血。然而在1996年的一次洪灾中,他精心培育的新品种遭遇重大损失,但乐观的性格让他很快振作起来。

在研究创新过程中,首次通过二倍体西瓜诱变四倍体,利用四倍体的“放大”作用,经选择后逆转成二倍体西瓜,从而大大提高了常规育种的准确性。他首次将多倍体水平上的杂种优势和三倍体的不孕性原理,运用到小果型三倍体无籽西瓜新品种的选育上。通过定向收集,提纯和诱变小果型四倍体材料,并经定向选择和培育,孙小武成功选育出小果型无籽西瓜“雪峰红小玉”新品种。后又相继研发出一种深受人们喜爱的小果型西瓜“小玉红”、“黄小玉”无籽西瓜新品种。“红小玉”、“黄小玉”、“小玉红”这三个品种因个小、味美、皮薄可口,不仅填补了国内小果型无籽西瓜领域的空白,而且得到国家农业部和科委的高度评价,还获得了湖南省国际农博会金奖。拼命三郎孙小武为了缩短西瓜育种时间,进行了栽培技术的研究与开发。为解决无籽西瓜三低问题,他针对制种“三低”形成的原因,采取异地制种,加大亩密度,种子不先发酵而直接冲洗等综合配套技术措施,亩采种量达到6公斤,提高一倍产量,发芽率、成苗率分别达90%、80%以上。通过小西瓜立架栽培、有机生态型无土栽培、嫁接栽培等配套技术的研究开发,实现了西瓜常年供应。试验中,孙小武每年在邵阳做完试验后,便于9月份飞赴海南、云南等热带基地继续进行育种试验。

基地一般选在人烟稀少的地方,科研人员都住在草棚、牛舍或工棚里,生活条件极其艰苦。孙小武有9年都在试验田边和临时宿舍里度过春节,同事们都叫他“拼命三郎”。“雪峰花皮”经久不衰,“黑马王子”异军突起,小果型瓜种倍受欢迎……2007年9月,孙小武到北京开会,也来到了北京的西瓜基地。他想知道他研制的西瓜品种在首都的生产和销售情况。上世纪90年代,孙小武就开始在北京推广他的小西瓜品种,还给当地瓜农上过种植技术课。他研制的“红小玉”、“黄小玉”等小西瓜品种就是先在北京试种推广,再走向全国的。这次,他也不忘给瓜农朋友介绍种植技术,答疑解惑。当得知小果型西瓜容易裂果时,他说,“下次我把最新研制的品质好又不裂果的小西瓜品种带过来!北京是我们的首都,我得先让首都人民吃上这样的好西瓜,再逐步推广给全国人民。”这话赢得北京瓜农的阵阵掌


本文由转载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