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蛙类养殖的迅速发展,养殖面积和养殖密度大幅度增加,蛙类养殖集约化程度不断提高,但这也带来了一系列病害问题,成为影响整个行业可持续发展的“瓶颈”。

自1959年引进牛蛙开始,随着牛蛙等蛙类人工繁育技术的逐步建立,蛙类养殖逐渐在全国推广开来。目前,蛙类养殖基地已经覆盖了我国大部分地区,并给养殖户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

然而,随着养殖面积和养殖密度的大幅度增加,蛙类的生存环境也面临恶化,容易引发疾病并导致大规模死亡。蛙病的形成原因包括非感染性和感染性因素,但更多的研究表明,感染性因素如寄生虫、真菌、病毒以及细菌是导致蛙类发病的主要原因,所以危害范围往往更广泛。为了解决蛙类养殖面临的问题,应加强对蛙类疾病的防治研究,提高牛蛙养殖的科学性和可持续性。

1、蛙类常见病害

1.1 真菌类

蛙壶菌病是一种新发的真菌性传染病,这种病被认为会导致两栖类种群的衰退,成为近年来研究的热点。越来越多的研究者发现这种壶菌具有很强的致病能力。

被感染的蛙类呈现出一些症状,如部分皮肤溃疡、眼睛充血、行动迟缓、内脏充血等。研究者Voyles等发现,蛙壶菌通过阻碍皮肤内钠和其他电解质的流动,对蛙类产生损害,最终导致心脏衰竭。皮肤对于两栖动物的物质转运和电解质平衡起着重要的作用。由于蛙壶菌在两栖动物的皮肤上寄生,干扰了皮肤的物质传输和平衡功能,因此,它是导致两栖动物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

牛蛙养殖防病技术_牛蛙养殖病害防治_牛蛙养殖疾病防治

1.2 细菌类

在人工养殖过程中,细菌性疾病是最为广泛和严重的危害因素。例如,脑膜脓毒性黄杆菌是导致牛蛙歪脖子病的主要病原菌,而爱德华氏菌则引起牛蛙胀肚病。研究还发现,气单胞菌是蛙类常见的病菌,已经从患有“肝肿大病”、“腹水病”和“红腿病”的牛蛙中分离并筛选出来。此外,研究表明造成蛙类患同种病的病原菌可能是多种多样的,而且这些病原菌感染部位也可能存在差异。

1.3 寄生虫类

我国蛙类寄生虫种类较多,主要包括原虫、棘头虫、线虫、吸虫和绦虫等。夏伟丽等总结记录了我国蛙类原虫和棘头虫的种类和地理分布,我国31种蛙体内检出了61种原虫和8种棘头虫。除了原虫和棘头虫外,湖南部分地区的黑斑蛙体内还发现了2种线虫,分别是狮弓蛔虫和双盲小口线虫。根据门启斐的研究,国内已报道的蛙类吸虫有13科29属,其中包括了3个新属。另外,杨光大等发现曼氏迭宫绦虫的幼虫阶段的曼氏裂头蚴能够感染蛇蛙,将其作为第二中间宿主并进而感染人类。

1.4 病毒类

近年来,虹彩病毒已成为造成多种水生生物严重传染性疾病的主要病原体。其中蛙病毒属、淋巴囊肿病毒属和肿大细胞病毒属这三个属,它们能够感染两栖类、爬行类和鱼类。

我国1996年,首次在患有传染性溃疡致死综合症的沼泽绿牛蛙中发现了一株虹彩病毒。在之后的研究中,我国成功地从虎纹蛙中分离出了虎纹蛙病毒,并对其进行了理化特性和生物学特性的详细研究。这些研究主要包括对脂溶性敏感性、pH稳定性和热稳定性等理化特性的测定,以及对细胞宿主范围和生长温度等生物学特性的测定。此外,还成功地克隆并分析了几个关键的蛙病毒基因。由于蛙病毒的存在,两栖类的数量明显下降。为了提醒人们对这一问题的关注,世界卫生组织已将蛙病毒感染列入了法定报告的名单。

2、病害的防治现状及措施

在实际生产中,要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原则,以将蛙类患病的几率降到最低。目前,在我国养殖户对蛙类疾病进行防治时,往往存在一些问题,例如对病蛙进行乱用药、用药过量甚至使用违禁药物,这不仅对生态环境造成了巨大压力,还引发了药物残留超标的食品安全问题。虽然常规的抗生素药物对蛙类病害有一定的治疗效果,但是养殖户在使用药物时往往没有注意药物的浓度。

大量使用抗生素类药物会提高病原菌的耐药性,对环境和人类健康造成威胁。要意识到,蛙病的形成不是一个孤立的现象,而是蛙体、病原菌和环境三者相互作用的结果。因此,为了降低蛙类感染几率,我们应该通过提高蛙自身免疫力,控制感染源和改善养殖环境来防治蛙病。其次,在养殖过程中,我们应该随时注意蛙的身体状况,例如进食和活动等。一旦出现异常情况,就应该及时将异常蛙进行预防隔离,控制病源,减少感染的可能性。最后,养殖户应该改善蛙类的养殖环境,做好日常管理工作,加强饲料管理,定期清除过多的淤泥,翻晒池底,保证水源充足。同时,也要考虑建设蓄水池并对水体进行初步处理,以提供更好的养殖环境。

整理自:李巧玲,吴新仪,姜维等.蛙类病害与防治研究进展[J].丽水学院学报,2018,40(05):7-11.

图片来源于网络,侵删致歉。


本文由转载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