蘑菇种植技术的配料方法_蘑菇配料种植方法技术要点_蘑菇配料种植方法技术视频

栽培环境要求

蘑菇种植技术的配料方法_蘑菇配料种植方法技术视频_蘑菇配料种植方法技术要点

大球盖菇栽培场地可选择温室、塑料大棚,土壤肥沃的果园、林地、菜园地、冬闲田、房前屋后等场所。周围无污染企业、畜禽养殖场等污染源,通风良好,水源、交通便利,土壤肥沃、偏酸性,排水方便不积水。易积水的低洼地、黏质土不宜种植。

1.大田(冬闲田、菜园地等)

土壤渗透性良好,灌水、排水方便,培养料配制用水和出菇管理用水可用清洁的自来水、泉水、井水、湖水等。喷水中不应加入药剂、肥料或成分不明的物质。要求日照充足,遮光率要求三阳七阴的环境。

2.菇棚(冬、春暖大棚、空房地等)

菇棚选择在地势高,通风向阳,并具备田间电源的地块建造,菇棚长度以50~60米为宜,宽度9~12米。冬闲塑料棚可在大棚顶部加上一层遮阴网适当遮光。

3.林地(丰产林、果园、桑园、大苗苗圃等)

选择株行距(2~4)米×(3~4)米以上平坦开阔的阔叶林地,郁闭度0.7以上。以温暖、避风、遮阴的场所较为适宜,切忌选择低洼和过于阴湿的林地。

发菌场所

蘑菇配料种植方法技术要点_蘑菇配料种植方法技术视频_蘑菇种植技术的配料方法

环境卫生、清洁、通风良好,暗光或黑暗,环境温度20℃~25℃,空气相对湿度60%~70%。

栽培原料

主料为稻壳(秸)、玉米芯(秸)、麦秸、阔叶树木屑等,辅料为石灰、田园土、水等。主料应新鲜、干燥,颗粒松散,色泽正常,无霉、无虫、无污染、无异味、无结块。玉米芯粉碎成0.5厘米大小的颗粒,秸秆截段3~5厘米,木屑碎片状,0.5~1厘米。覆土材料应在阳光下暴晒3天,筛去石块及杂物。

栽培技术

1.栽培季节

山东各地可依据本地温度合理安排栽培季节。室外大田或林地一般在9~11月份播种,来年3~6月份出菇;室外拱棚或温室内栽培一般在9~11月份播种,12月份至来年4月份出菇。

2.培养基质

a.母种培养基

马铃薯200克,蔗糖20克,磷酸二氢钾3克,硫酸镁1.5克,琼脂20克,水1升。

b.原种培养基

麦粒84%,麦麸10%,木屑5%,石膏粉1%,含水量70%。

c.栽培种培养基

木屑40%,棉籽壳40%,麦麸17%,蔗糖2%,石灰粉1%。含水量70%。

d.常见栽培料配方

配方1:稻壳48%,玉米芯(秸)28%,木屑18%,田园土5%,生石灰1%,含水量75%。

配方2:木屑47%,玉米芯(秸)47%,田园土5%,生石灰1%,含水量75%。

配方3:稻壳67%,木屑27%,田园土5%,生石灰1%,含水量75%。

3.菌种制备

a.母种、原种、栽培种制备

按照食用菌菌种生产技术规程规范进行。

b.菌种袋

选用(17~22)厘米×(33~39)厘米×0.004厘米聚丙烯塑料袋。

4.栽培料处理

a.场地处理

发酵前2~3天,首先将发酵场地用辛硫磷1000倍液进行全面杀虫处理。

b.预湿

将秸秆、玉米芯、木屑等栽培主料在太阳下暴晒2~3天。拌料前1天加1%石灰水预湿24小时,备用。

c.拌料

边预湿边将各种配料拌匀,可以人工也可以机械拌料,并调湿,要求培养料含水量为75%左右。

d.建堆

配方将各种原料拌均匀后,建成底宽1~2米、顶宽0.8~1.2米、高1~1.5米、长度适宜的发酵堆,温度较高时建小堆,温度较低时建大堆。起堆要松,每隔30厘米自上而下到底打一个透气孔。

e.翻堆

当料堆内温度达到60℃~65℃时(堆顶以下20厘米处),保持24~48小时,开始第一次翻堆,此时发现含水量降低要补充水分,使堆料含水量达到75%左右,重新建堆后仍打透气孔。第二次建堆后,当料温再上升到60℃~65℃时,保持24~48小时,再翻堆一次。要求翻堆三次。经过2~3次翻堆后,检查培养料发酵程度,当料呈茶褐色,料中有大量白色高温放线菌,无酸臭味,质地松软即发酵结束。

f.散堆

发酵好的料要及时散堆,降溫,料温降到25℃以下时方可铺料播种。

5.做畦

a.做畦准备

室内一般以地面畦栽为主,栽培前浇水并翻地,并用5%石灰水对房间彻底消毒一次。林下或大田栽培播种前先浇水并深翻一次,捡去石块、树根等杂物,再用5%石灰水浇泼杀虫灭菌,然后做畦。

b.整地作畦

温室或大棚栽培整地作畦:先把表层的壤土取一部分堆放在旁边,供以后覆土用,做成畦高10~15厘米,宽90~110厘米的龟背形畦床,畦与畦之间留40厘米的人行道,畦上铺一层4~5厘米厚腐殖土。

室外栽培整地作畦:先在栽培场四周开好排水沟。林地栽培,一般在两行树的中间建畦床。首先在地面挖3~4厘米取土,将土放在畦床间隔的作业道上,以供覆土用;畦床宽1~1.3米,南北走向,床间留40厘米的作业道,床面修整呈中间略高的龟背型,防止床底积水;辅料前在畦床面上撒一层石灰粉,四周也要撒一层石灰粉驱虫灭蚁。

6.辅料播种

采用双层播种,铺一层料播一层菌种,共三层栽培料两层菌种。每平方米用干料15~25千克,菌种0.4~0.6千克。底层铺料厚度为8~10厘米,料层要平整,厚度均匀,宽窄一致。播种时将菌种掰成3厘米大小的块状,采用梅花形点播,播种穴距10~12厘米,深4~6厘米,第一层播种量为总菌种量的50%;中层铺料10~12厘米,将其余50%菌种播到料面,用手或耙子将穴内菌块用料盖严;上层铺料厚度为5厘米左右。畦侧面呈斜面坡形,用木板轻轻拍平。播种后用直径4厘米以上的木棒,每隔30~40厘米处打一通气孔。

7.覆土覆盖

a.覆土

室外播种后可以立即覆土,室内及棚栽覆土是在播后30~35天后,菌丝生长达到三分之二栽培料面时开始覆土。覆土材料应用腐殖含量较高,肥沃、疏松,保水强,pH值5.5~6.0的沙壤土为宜,切忌用沙质土和黏土,也可以用原地土掺入50%草炭土作覆土材料。覆土厚度3~5厘米,土壤含水量20%~30%。覆土材料最好在使用前一周用1000倍美帕曲星溶液喷施一次,防止杂菌、害虫的危害。覆土后在菌床上间隔30厘米左右打品字形的透气孔。

b.覆盖保湿

播种完毕后,无论当时覆土还是后期覆土,都必须在料畦面上加覆盖物保湿,覆盖物可选用散稻草、麦秸、草帘等。如先覆土,则将覆盖物覆盖在土上,如后覆土,则将覆盖物去除,覆土后再加上覆盖物。用作覆盖的草帘,既不宜太稀疏,也不宜太厚,厚度2~3厘米,以喷水于覆盖物上时多余的水不会渗入料内为度。冬季温度较低时,应在覆盖物上再覆一层塑料薄膜保温。

8.栽培管理

a.发菌期的管理

发菌期间料内温度控制在20℃~28℃,培养料含水量保持在65%~70%,播种后20天内不宜向畦床菌料直接喷水,保持料面覆盖物湿润即可。此阶段要备好薄膜,防止菌床雨淋而发生霉变。若空气干燥,可向覆盖物上轻微喷水。20天后菌丝占据料层约二分之一以上时,可局部适量喷水增温,发菌期后期发现覆土层白时可喷透水。菌丝全部布满土面后停止向土面喷水控制菌丝徒长,使畦面菌丝倒伏,迫使土层内菌丝形成菌索,扭结大量白色子实体原基。

b.出菇期管理

应保持覆土表面湿润,空气相对湿度控制在85%~95%。温度应在10℃~25℃。气温低于10℃时,可采取增设拱棚、减少料面喷水等措施提高料温。温度超过25℃时,要采取通风、喷水等降温措施。子实体生长期间保持充足的散射光,避免直射光照射。

9.采收

a.采收标准

现蕾后5~7天,当子实体的菌盖呈钟形尚未平展,菌幕未破裂时,及时采收。

b.采收方法

用手指抓住菇脚轻轻扭转一下,松动后再用另一只手压住基物向上拔起,切勿带动周围小菇。采收后在菇根处要用土填满。采收后的成品菇应用清洁卫生容器存放,避免二次污染。

10.转潮管理

第一潮菇采收结束后,清理床面,补平覆土,停水养菌4~6天,再进行喷水,且喷透增湿后,促使下一潮原基形成现蕾。


本文由转载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