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守扶贫一线9个春秋,先后带领4个村、700多名贫困群众实现稳定脱贫,写下80多万字工作日志——
刘昌法:甘做“蚯蚓”犁沃土
□淄博日报/淄博新闻网/掌中淄博
记者 孙春晓
身患严重过敏性湿疹等疾病,奇痒难忍、昼夜难眠,他坚守在扶贫一线;父母、妻子重病需人照料,他坚守在扶贫一线;提拔为副县级干部,他还坚守在扶贫一线;5次放弃驻村到期返城机会,他坚守在扶贫一线;9年时间与乡亲们不离不弃,他坚守在扶贫一线……
9年来,他先后带领4个村、700多名贫困群众实现稳定脱贫,实施扶贫项目30多个,写下80多万字工作日志,不仅让贫困户个个收入有保障、生活有尊严、脸上有笑容,还为全省乃至全国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留下了一笔可贵的精神财富。
他,就是全国脱贫攻坚先进个人、全国“人民满意的公务员”,被百姓称为“蚯蚓”书记的淄博市扶贫办副主任、市派驻村第一书记——刘昌法。
他说:“我是从农村走出来的,农民的困境、愁苦和期盼,我感同身受。虽然我有更多机会可以选择,但父老乡亲的真情挽留和脱贫渴望,让我无法离开这一片片山水,一方方热土。”
坐标:博山区池上镇上小峰村,2012年4月—2015年6月
从“飞蝗”到“蚯蚓”
“刘书记刚到我们村时,看到他年近半百、头发花白、面容清瘦,村民们私下嘀咕:这是上面给村里派来个‘飞蝗’,落落脚、镀镀金,就飞走了。没想到,这回大家看走眼了,刘书记在这里一呆就是3年,像农家一宝‘蚯蚓’一样,把这穷乡僻壤变成了一方沃土。”博山区池上镇上小峰村党支部书记牛占月回忆道。
原来,2012年4月,49岁、时任市委政策研究室农村科科长的刘昌法,主动请缨担任驻村“第一书记”,当时的政策是一年一轮换。驻村地点便是村集体收入为零、村民艰难度日的省定贫困村——上小峰村。
刚到村里那会儿,正赶上村里建设两座拦河塘坝。由于资金问题,水泥告罄,若不尽快解决,工期就会延缓,增加工程开支。刘昌法立马向“娘家人”求援,两天内便解决了35吨水泥,塘坝工程顺利完工。此时,村干部和村民的质疑有所减弱:“这个干部,像是来真干事的。”
刘昌法用半个多月的时间,通过挨家挨户上门走访,与村民推心置腹地谈心交心,详细了解了村情民意,逐渐明晰了帮扶思路。
“大娘,眼药买回来了,我帮您滴上吧。”刘昌法入户走访时,发现贫困独守老人任学美患上眼疾,利用周末回城时,自掏腰包寻医买药,带回两种眼药水和一种消炎药,并亲自为老人上药。
“刘书记,你比俺自己的儿女还贴心,真是享你的福啦!”任学美说着,眼泪禁不住和着药水流出来。打那之后,任大娘把刘昌法当成自家人,儿女孝敬的东西都给他留一份,有啥心里话都跟他说。
村民牛占军因高位截瘫10多年未出过屋门,当他坐上刘昌法送来的轮椅时,高兴地说:“俺有‘新腿’了,方便出门遛弯晒太阳了!”
“农村工作有农村的特点,对待群众,只有坦诚相见,替他们着想、为他们办事,拉近与他们的距离,他们才把你当作自己人。一个人身上没有一点土,脚上没有一点泥,不是合格的驻村干部。”刘昌法在工作日志中写道。
2014年春,刘昌法因对当地气候潮湿不适应,患上严重过敏性湿疹,全身上下瘙痒难忍。镇上一位中医为他开出药方说,其中的四味药附近山上就有。年近七旬的村民赵心山得知后,不顾年事已高、山高路险,二话没说就去采药,跑了一天、翻越五六个山头才将草药采集齐全。2014年4月份,当得知刘昌法将结束任期要离开上小峰村时,乡亲们都依依不舍,村里的党员和村民代表联名给派出单位和组织部门写信,并在空白处按下43个红手印,强烈要求留下“蚯蚓”书记。刘昌法顺应民意,在上小峰村连续驻村3年,干群关系可见一斑。
横下一条心,战胜万般难。驻上小峰村3年,刘昌法通过派出单位的全力支持,盘活当地绿水青山生态资源,建设了一处山泉水加工厂,兴办起了50多家“农家乐”,接待能力达200多人,为实现农民增收、村庄富裕拓宽了路子。同时,帮助村里成立了山东上峰旅游股份有限公司,将财政扶贫资金量化到每户贫困户名下,作为股金全部投入公司,使贫困户通过分红有了稳定可靠的收入来源,开创了“以股份制嫁接改造乡村旅游产业,让贫困农民当股东”的“绿色”扶贫模式。如今,上小峰村由昔日远近闻名的贫困村,变成了村集体年收入突破10万元的全省生态文明村、省级旅游特色村,成为全国扶贫改革试点的典型。
从驻村开始,刘昌法就有意识给自己列下几条“硬杠杠”:晚上尽量不出门,不插手村里的经济往来,不经手公款现金,不在村里公款请吃吃请,不接受村组织任何形式的补贴奖励,以变通方式还老百姓人情,不与民争利。他始终坚守这些“规矩”,确保了自己干净做人、干净做事,也为“两委”班子和党员群众作出了表率。
2015年6月份,根据组织安排,刘昌法坦然卸任,给村民留下了一个发展思路清晰、富有干劲的村“两委”班子,一个“带不走的工作队”。
坐标:博山区西沙井村,2015年7月—2017年6月
“半碗面”和“三字经”
2015年7月,怀着对农村这片土地的深深热爱,圆满完成上小峰村扶贫任务的刘昌法又主动请缨继续坚守扶贫一线。于是,被派驻博山区石马镇西沙井村。
刘昌法刚到西沙井村不久,走访时了解到特困户张敬贵高度近视,脚部残疾;妻子魏红梅,下肢先天性二级重度残疾,不能出门干活;一个27岁的儿子,在外打工,至今未婚。为了给这个不幸的家庭增加一些光亮,刘昌法当即决定自掏腰包给老张配副眼镜,他带老张去博山城里的专业眼镜店,各种镜片全部试了一遍,却对老张的视力没有丝毫改善。刘昌法顿感无能为力,禁不住眼眶发酸。最后,只好为老张配了副平光镜,减少紫外线刺激,保护现有视力。
进入冬季,刘昌法挂念村里老人的取暖问题,挨户嘘寒问暖。当推门走进栾尚云大娘家时,看到老人冻得抄着手在屋里来回踱步。接着又来到同院的张可炎大爷家,屋内也未生火,老两口冻得蜷缩在被窝中。刘昌法马上冒着严寒,到几里外的卖煤点,安排好送煤后才离开。当天傍晚,他又赶到老人家,看都生上了炉火,这才放了心。
一桩桩、一件件,点点滴滴见真情。
2015年11月19日,时任市委书记王浩到西沙井村调研扶贫工作,仔细听取刘昌法对扶贫工作及村庄发展规划、项目实施情况汇报后,临时提议去他的住处看一下。
王浩一行走进刘昌法的住处,只见进门的堂桌上,放着一双筷子和半碗面条,一问才知是他早晨急着协调村民纠纷,没来得及吃完。在他的卧室兼工作间,书桌旁放着几个笔记本,打开一看是工作日志,内容字字事关村情民意。王浩当场“点赞”刘昌法持久扎根基层、服务百姓,带领群众发展特色产业、增收致富的典型做法,并希望广大选派干部学习他这种百姓情怀和执着精神。
据悉,在9年驻村期间,刘昌法数年如一日,坚持记工作日志,至今已达80多万字,成为他扶贫实践和心血付出的真实写照。
2016年1月,刘昌法被提拔为市扶贫办副主任,但他并没有就此返程,而是继续留在扶贫一线,为全市脱贫攻坚工作提供第一手决策依据和经验做法。
长期的一线坚守,刘昌法摸索出了和父老乡亲打交道的“三字经”,并写在了自己的《工作日志》中:“真挚朴素的百姓情怀,是做好农村工作的感情基础和动力之源。我体会在日常工作中,应努力做好三个字:走、看、说。‘走’,就是多往群众家里走一走;‘看’,就是遇到村民生病住院或者每逢家里有婚丧嫁娶事情的时候,多去看一看;‘说’,就是要替老百姓说公道话、办公正事,不能回避矛盾,更不能敷衍百姓。这样,群众自然会信赖你、认可你、支持你。”
坐标:沂源县石柱村,2017年7月—2019年7月
“扶贫路”结出“致富果”
刘昌法转驻沂源县石柱村期间,想方设法筹集五六笔资金,新修了通往村外的第一条水泥路,实现了村民几十年将优质果品卖个好价的期盼。
“原来,村民种的桃子、苹果,一斤才卖一两元甚至五毛钱,而且卖一半烂一半。自从刘书记帮村里修了水泥路,拉果品的大车一辆接一辆进村采购,鲜油桃七八块钱一斤还不愁卖。”石柱村村民孙杰深有感触地说。
石柱村位于石柱山脚下,地处淄博、莱芜、临沂交界处。作为经济薄弱村,石柱村集体收入微薄,耕地少,山林面积大,百姓多以种植果树和外出打工为生计。经过走访调研后,刘昌法认为修路是当务之急。
“石柱村有苹果树270亩,桃树350亩。每年果树成熟后,需要运下山,坑坑洼洼的土路,把桃子都颠坏了,村民卖不上好价钱,我看着心疼。”刘昌法说。
他暗下决心;一定要让村民们走上水泥路。说干就干,确定修路方案、协调部门、申报项目、筹措资金……2017年11月初,第一条4米宽、1.2公里长的道路硬化项目终于竣工,村民的心情激动地难以言表。“没想到俺老婆子八十多了,还能走上水泥路。”村里的朱明兰老人走在平坦的水泥路上,脸上笑开了花。
两年间,刘昌法在派出单位和有关部门的支持下,先后为石柱村硬化道路5条,总长4.4公里。石柱村的果品口感纯正、甜度高、品相好,便利的交通条件吸引外地客商纷纷进村采购,果品价格普遍比以前涨了三四倍,且供不应求。以前这个交通闭塞、村集体收入为零的小山村,如今村集体年收入达到五万元以上,村民的年人均收入从2千多元增长到现在的1万多元。
通过修路,刘昌法帮村民种出了“致富果”。同时,他还是村民眼中的“温暖大使”。
“考虑到村里的老人生活困难,我从工作经费中列支了4800元,购买了9600斤的取暖用煤,为村里80岁以上的老人解决了冬季供暖问题。”刘昌法说。第二年初冬,刘昌法又将自己的3000元奖金作为取暖补贴,分给了老人们。
“脚下有泥土,心中有百姓,扶贫有办法。只有这样才是一名合格的‘第一书记’,才能对得起百姓群众的深情厚意。”这句话是刘昌法给自己提出的要求,也成了他工作上的真实写照。在扶贫的道路上,刘昌法不忘初心,砥砺前行。
坐标:淄川区东东峪村,2019年7月至今
“双千万”催动“振兴梦”
2019年7月,57岁的刘昌法再次选择坚守脱贫攻坚一线,进驻淄川区太河镇东东峪村担任“第一书记”。
进村的第一天下午,刘昌法就不顾奔波劳累,开始走访村民。从村南到村北,从村东到村西,凡是在家的农户他都一家一户拜访,仔仔细细地把情况记在纸片上、铭刻在脑海里,夜深人静的时候再结合自己的认识整理到工作日志上。在路上,碰到坐在路边乘凉拉呱的村民,他就主动上前自我介绍,向他们嘘寒问暖。遇到群众反映的急需解决的问题,他就单独记下来,第2天反馈给村干部或与村干部直接到现场解决。半个月的时间,刘昌法就把全村300多户村民走访了一遍,把村情民意摸了个门清。
随后,他与村“两委”研究确立了“一点二线七项工作”的总体发展思路:以党的建设工作为重点,着力加强村“两委”班子和党员队伍建设,通过抓党建促脱贫攻坚、促乡村振兴;突出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帮扶工作主线,落实各项政策措施,确保贫困户实现稳定脱贫,确保乡村振兴各项工作落地落实。按照“一二七”的思路,刘昌法和村“两委”班子具体研究确定了“双千万投入”工程,即民营资本投入旅游开发1000万元以上,争取政府财政项目投入1000万元以上,确保七项工作扎实推进。在刘昌法与村“两委”的带领下,一朵朵“希望之花”在东东峪村徐徐绽放。
早春时节,记者走进东东峪村,看到“叮咚小院”高档品牌民宿已开门纳客,可同时容纳上百人住宿和就餐。房间里配备了纯棉床上用品,空调、电视、网络、厨房、浴室、卫生间等一应俱全,就连坐便器都是智能的。“村里的几个农户合资成立了泉乡老屋专业旅游合作社,统一经营、统一销售、统一分配。每月10号之前,70%的收入返给农户,25%给合作社,村集体占5%。”东东峪村党支部书记、主任朱全祥接受记者采访时说,为脱贫户胡立勇打造的民宿,去年10月份投入运营,当年收入达3000多元,今年,刘昌法书记还打算再给村里争取一笔扶贫资金,新增10—15户民宿。不仅如此,这两年,刘书记还对村里的公益设施建设乐此不疲,先后建成了村民浴室、村级文化大院、两眼深水井等,明显改善了村民的的生活条件。
记者采访时发现,东东峪村除了开发民宿,还在建设酒坊一条街,脱贫户杜元富家便纳入其中。这夫妻俩都常年长病,几乎失去劳动能力,刘昌法为杜元富争取了政府低保的同时,还通过争取扶贫开发、美丽乡村等专项资金400多万元,将杜元富等村民的沿街房统一规划建设。“为了让俺过上好日子。刘书记真是帮了大忙了!这不,免费给俺建起一个茶馆,两年内,收入全归俺;两年后,和村集体五五分成。做梦也想不到,俺这‘废人’还能当上茶馆‘老板’!”杜元富说着,喜悦的眼泪直流。
在9年来的驻村工作中,刘昌法坚持“输血”与“造血”结合,让贫困群众彻底告别物质和精神双重贫困,活出精气神。“脱贫攻坚工作圆满收官,乡村振兴方兴未艾。我愿把今后的在岗工作时间,全部奉献给基层百姓。”谈及今后的工作,刘昌法坚定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