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渔综合种养古已有之,它有狭义与广义之分,狭义稻渔综合种养主要是指稻田养鱼,即在稻田内进行水稻种植的同时套养鲤鱼、鲫鱼、塘鲺等鱼类,广义稻渔综合种养则指在种植水稻的同时开展相关淡水生生物物的养殖,养殖品种除了常见的鲤鲫鱼还可养殖鳝鳅等鱼类、虾蟹等甲壳类、龟鳖蛙等两栖爬行类甚至蚌螺蚬等贝类,通过这种混合种养的模式,营造起一个小规模的系统,淡水生物在稻田内的活动,可以达到松弛土壤的作用,而其排泄物又能提升土壤的养分含量,淡水生物还可以将水稻害虫、杂草草籽作为食物,这样就能达到除虫、除草的效果,可以降低水肥管理及病虫害防治,减少农药残留,是绿色农业,也是现代农业发展的全新模式,是国家积极推广的农业生产方式。

田螺养殖技术视频_视频养殖田螺技术大全_养殖田螺的视频

稻渔综合种养融种植业与水产养殖业为一体,具有叠加共振作用,是综合性农业,而农业尤其是原始的采集、渔猎和传统的种植、畜牧和水产养殖业是季节性、地域性极强的行业,在其周期性生产经营过程中极易遭到自然灾害袭击。首先是原生灾害,它至上而下分为三大类,一是气象灾害,像台风、高温、低温、冰雹、雷击等,二是水文灾害,主要是暴雨、洪涝、干旱等,三是地质灾害,主要是水土流失、土地沙化、盐碱化、荒漠化等,其次是次生灾害,主要是环境污染、生物灾害、生态灾难。围绕农业防灾减灾,国家构建起了两个防护线,一个是林业,虽然它是由生态林、经济林和景观林构成,其中以生态林为主,它的生态保护功能十分突出,另一个是水利,它具有蓄洪、灌溉、养殖和发电等作用。就稻渔综合种养而言,开展防灾减灾除了构建林业和水利防止气象、水文和地质灾害侵袭之外还要把功课和功夫放在防控次生灾害尤其是防止生物灾害向生态灾难发展上。

首先鸟害。过去,我们国家曾将麻雀列为四害之一,人们主要运用农药进行毒杀,运用枪射杀、运用网进行捕杀,而现在因为鸟类里有国家野生保护动物,传统的防治鸟害的方法都不允许,结果,鸟类大量繁殖、泛滥,它们除了大量吃稻谷外还捕食水产养殖动物,尤其是苗种,而且还随意丢弃残饲、排泄粪便传播疾病。目前,人们运用许多办法驱赶它,例如绑扎稻草人、制作电子声响、悬挂闪光带、超声波等,鸟很快就适应了,结果依然不甚理想,而搭建放鸟网是最理想的方法,在该网保护下,人们可以在稻田里育秧,禾苗可以在稻田里茁壮成长,水产养殖动物也可以安全生长。尤其是稻田养蛙,更要搭建防护网,蛙善于跳跃,而且没有防护网,蛙就会逃逸,且许多肉食性或者杂食性的鸟类是以蛙为食的。

其次螺害。过去,水稻里只有田螺,而田螺还是人们喜爱的食材,每年中秋时节是田螺长得肥壮的时候,人们就到稻田里捕捉它,因为它的密度得到控制就没有造成危害,而现在一种引进外来螺类在稻田里疯狂地生长、繁殖、泛滥,这就是福寿螺。该螺原产于中南美洲的热带和亚热带地区,如阿根廷、巴西等地,喜欢生活在水质清新、饵料充足的淡水中,多群栖息于池边浅水区,食性广,主要是以植物性饵料为主的杂食性螺类,主要取食浮萍、蔬菜、瓜果等,尤其喜欢吃带甜味的食物,也爱吃水中的动物腐肉。该螺被引进之后迅速显现出其竞争优势,已成为世界性的外来入侵生物,其中我国将其列为重大危险性农业外来入侵生物之一。而稻田就是福寿螺的天堂,在这里没有天敌而且还有极其优越的生存环境以及十分充足的食物,它们可以大肆舔舐水稻的根茎叶和病死的水产动物,造成粮食减产和水产病害爆发与流行,而防治螺尤其是福寿螺之害就成为人们开展稻渔综合种养之前必须做的一项工作。例如插秧之前施特效药物进行毒杀,或者运用人工捕捉成螺、清除螺卵等。福寿螺能作为龟鳖类的优质天然饲料,将其捕捉起来卖给龟鳖养殖场也是一份额外的经济收入。

再次是蛇鼠。稻渔综合种养里除了草与水稻争地抢肥以外,就是鸟、螺还有蛇、鼠等动物造成的灾害,例如蛇,它是爬行类动物,肉食性偏杂食、腐食性,人们主要是通过投喂蛙类养蛇的,而稻蛙综合种养是构成稻渔综合种养的一个分支。要控制蛇害,除了毒杀之外就是人为地积极运用地笼捕捉,稻田里生长的蛇是优质高档食材,可以加工制作美食、美味。与蛇害相比,鼠害危害性更大,鼠是杂食性动物,首先是鼠尤其是田鼠主要吃水稻的根茎尤其是稻谷,鼠害肆虐意味着稻米减产甚至绝收,其次是鼠也吃鱼虾蟹甚至蛙类,虽然蛇是它的天敌,但是当他们同时拥有更加容易获得的食物时,两者就会蛇鼠一窝,相安无事,将生物灾害推向了生态灾害。当然,防控蛇害鼠害主要靠毒杀,而现在国家不提倡,而运用地笼等进行捕捉是一个上佳的选择,因为蛇和田鼠是优质食材,蛇餐馆可以运用其加工制作成为美食、美味,而田鼠更可以作晒制田鼠干、制作成为腊鼠肉。

视频养殖田螺技术大全_田螺养殖技术视频_养殖田螺的视频

农业尤其是稻渔综合种养是生态农业模式, 构成生物多样性和复杂的生态系统,如果在防治生物灾害过程中, 人参与其中, 发挥其的主导地位和作用,积极开展防灾减灾就能制止其由生物灾害向生态灾难发展,就能化害为益,化腐朽为神奇, 将灾害转化为新的增长点和增收点。

文|滁州市农业科学研究院 刘孝明

文章摘自 2023年第3期《海洋与渔业》杂志

美编:周帆


本文由转载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