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乡村特色产业,食用菌产业兼具长短产业优势,生态及经济效益显著,对助推乡村振兴发挥着重要作用。近年来,潜山市立足本地特色资源,把握产业发展规律,完善利益联结机制,食用菌产业持续发展壮大,脱贫群众的日子更有奔头。

小菌菇带来稳脱贫

时已寒冬,潜山市袁桂村的食用菌标准化大棚里,乡亲们忙着搬菌棒、采菌菇,一片热火朝天。

袁桂村是潜山市的一个山区村,食用菌大棚有70多个,在村头一品鲜菇业有限公司的生态种植基地里依次排开。“菇子一年四季都能种,我们在这干活,有保障。”今年56岁的袁桂村村民涂来喜说,他左眼失明,曾经是一名贫困户。“打过零工,也自己琢磨着种过菇子,但都不长久。”后来,涂来喜经人介绍来到一品鲜食用菌基地,他手脚勤快,又懂得一些种菇子的门道,没多久,拌料、挖沟、修棚便样样上手,“一年能挣到四、五万块钱,日子是越过越好。”涂来喜满脸笑容。

像涂来喜一样因食用菌产业发展脱贫致富的农民还有很多。目前,潜山市食用菌经营主体共有21家,2020年发展食用菌270万棒,产值约2380万元,通过吸纳就业、入股分红、土地流转等方式带动贫困户76户,小菌菇撑起了脱贫群众的致富伞。

新种法种出循环经济

“过去种菇子,用阔叶林木屑作为栽培基质,消耗林木资源,对生态环境保护不利。”一品鲜公司负责人李品朝介绍。“现在,我们采用生态循环的方式种菇子,用秸秆代替木料做基质,‘变废为宝’。”

近年来,潜山市大力推广秸秆种菇模式,回收秸秆并与玉米芯、稻壳等混合,这样制作成菌棒,不仅提高了秸秆的综合利用率,而且因秸秆富含氮、磷、钾等营养元素,种出的菌菇品质也更高。

走进一间菇棚,一排排菌棒上,一簇簇侧撑菌盖的平菇争相“窜出”,长势十分喜人。“瞧,菇子又大又厚,而且用了秸秆以后,出菇的速度也快了。”李品朝竖起了大拇指。利用秸秆种菇,李品朝年销鲜菇410吨、干菇38.5吨,年均产值达到610万元。

利益联结农民更增收

食用菌种植环保又富民,潜山市不断完善利益联结机制,以“企业+基地+农户”模式,鼓励农民参与食用菊生产,更多分享产业增值收益。

杨基根是潜山中畈村山水青青农业有限公司的负责人,从事食用菌生产已有十多年,最近两年,他一直在向乡亲们推广木耳种植。“发了菌就下田,露天管理,大棚啥的投资小,但是市场需求量还很大,好卖,我们提供菌种、教技术,学会了保准挣钱。”

得知种植木耳的种种好处,村民杨培国动了心。杨培国做的是蚕桑养殖,养蚕周期短,农闲时间多,而且废弃桑枝正是木耳基质必不可少的原料之一,养蚕间种木耳成了不二选择。“菌种有了,大棚也建起来了,这两天正跟着学种植方法,等开春第一批蚕出货后,就开始做菌棒咯。”杨培国充满期待。这时,邻镇横冲村的村民余应奎已抢先一步种下,首批菌棒产出加工成的2000公斤干木耳已订购一空。“挣了十几万块钱了,木耳一批一批地出,好日子还在后头哩。”

“小农户发展得好,我们大户也有收效。”杨基根信心满满,“这叫利益联结,抱团发展,食用菌产业旺了,形成了规模,咱们的小康路准能越走越踏实。”

(全媒体记者 汪秀兵 通讯员 曹冬艺)


本文由转载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