耕作技术

历史上,基本为旱农耕作技术。民国二十一年(1932)泾惠渠通水后,水利条件虽有所改善,但全县三分之二的耕地仍沿袭传统旱农耕作技术。

新中国成立后,县人民政府在改善水利条件的同时,不断改进传统耕作技术。50年代,针对季节降水与需水矛盾,采取蓄保结合,秋雨春用的措施。一是深耕蓄墒。50年代初,总结农民秋、冬深耕和伏耕“两头浅,中间深”的经验,每年冬夏雨季开展深耕运动。并推广新式步犁、双轮双(单)铧犁等改良农具,使土壤耕层从原来的4寸增至7寸以上。夏闲地多在麦收后进行,冬闲地,多在秋收后进行。春季风多雨少,适当浅耕,以免跑墒,不利春播。二是耙、耱、碾压保墒。尤其是伏耕地的及时耙耱保墒,农村有“七月犁 地不耙耱,不如家里坐”的农谚。在播期干旱时,遵循“趁墒不等时”农谚,在特别干旱时,干播待雨,以防延误播期。另外,采取培肥地力,以肥调水。重施肥料,尤其是深施有机肥,推广氮、磷化肥和有机肥配合深施。其次,种植耐旱作物谷、糜、高梁、红薯、荞麦等。

农业合作化后,随水利化的实现,耕作技术进一步改进。一是采取机械化深耕,进行土壤改良,使耕作层保持在20厘米以上,增强蓄水、保墒、保肥、调水性能。1957年秋播时,部分高级社即开始用拖拉机深耕、重耙。1958年,开展深翻改土群众运动,在广泛推广农民传统锨翻地经验的同时,开始大面积机械化系列耕播试点,加快了耕作制度的改革。从此轮作套种形式转变,主要农作物从两年三熟制改为一年两熟制。70年代,推广“三肥垫底一炮轰”施肥技术。80年代,增施化肥,特别是与有机肥配合深施,改善土壤肥力结构,提高作物载体保水能力。二是秋雨春用、灌溉保墒结合,以保全苗。旱地变为水田后,通常除用传统蓄保结合保墒措施外,播前灌水后,及时采用人力、畜力或机械进行耙耱保墒,确保出全苗。为解决棉花播期低温、底墒不足矛盾,70年代,曾推行棉花冷床育苗移栽技术,80年代推行直播棉地膜覆盖技术,保证全苗。三是改变传统种植技术,解决收种争时矛盾。为使作物播种在高产期,60年代,棉茬复种小麦,推广棉田耪种小麦技术。70年代,夏播玉米推广麦垄点播。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后,除用抗病虫中早熟品种外,机收、机种等机械化程度不断提高,缓解了收种争时矛盾。

轮作套种

轮作 早期,本县农作物种植以单一作物种植为主。春秋时期,生产条件改善,作物种植品种增多。泾、渭河两岸出现豆谷轮作。汉唐以后,水利条件改善,复式轮作逐步发展。明清时期,传统农作物轮作方式基本定型。民国时期,泾惠渠通水后,灌区复种面积扩大,以粮棉为主轮作。

新中国成立后,随农田水利条件的不断改善,传统农作物轮作制和方法不断改进。农业合作化前,粮食作物基本上以夏粮为主,夏粮以小麦为主,小麦以正茬为主的粮食耕地复种指数仅为152%。主要为小麦茬复种谷、豆类、玉米、荞麦等,回种小麦仅30%左右,棉田三年轮作一次,主要轮作方式有三种:一是棉花→棉花→棉花→小麦→小麦→小麦—夏玉米;其次是小麦—玉米,豆类→小麦→小麦-谷子;三是苜蓿→苜蓿→苜蓿-小麦→小麦。

1957年实现水利化后,引种优良品种,推广新式农具和施用化学肥料等新技术,玉米种植面积不断扩大,回茬小麦面积也不断增大,棉花一般连作两年倒茬一次。1958年后,耕作改制和压缩夏杂粮种植面积,晚秋作物种植面积扩大,以回茬麦为主,改两年三熟制为一年两熟制。轮作方式变为:豌豆麦→小麦-玉米→小麦-玉米,或小麦-玉米/豆→小麦-玉米/豆→棉花。60年代,发展绿肥,在麦田套种草木樨,棉田套种毛苕子,出现小麦+草木樨→小麦-玉米→小麦-玉米,或小麦-玉米→小麦-玉米→棉花+毛苕子→棉花轮作方式。70年代,棉田占全县耕地三分之一左右,棉花基本上没有重茬现象。小麦全部为回茬麦,收获后几乎全部复种玉米,复种指数195.2%。苜蓿、绿肥、豆类等养地作物已很少种植。后在“主攻单产,提高总产”方针指导下,出现多种形式的间套轮作。以小麦、玉米加其它经济作物的复种轮作主要有:小麦-玉米→小麦/玉米(麦垄点播),或小麦/玉米→小麦-玉米→小麦/玉米→棉花→棉花等。1980年,全县小麦占夏粮作物总面积的99.2%,夏杂面积仅有1400亩。夏播玉米占秋粮总面积的98.8%。经济作物中,棉田面积占98.8%,蔬菜、瓜类、绿肥等作物占农作物种植总面积的2%左右。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作物由计划种植变为自由种植,种植结构发生重大变化,棉田面积锐减,小麦、玉米、蔬菜、油料和豆类作物种植面积增加,以小麦、玉米为主的轮作形式呈现多样化。1989年,全县播种小麦占夏粮面积的99%,复种玉米约占秋粮面积的94.5%。棉花种植0.43万亩,约占经济作物总面积的19.4%。蔬菜面积扩大到5.23万亩,约占其他作物总面积的88.3%。

套种 历史上,本县农业就有混作套种的传统。新中国成立初期,仍盛行小麦或大麦与豌豆、扁豆混套,称“豌豆麦”或“扁豆麦”。也有谷子地带绿豆,玉米地里带黄豆或红、白小豆,及荞麦、油菜混作套种方式。60年代,一些社队试验推广麦、棉间作套种,棉花、油菜间作套种,小麦、苜蓿间作套种等,收到较好效益。70年代,推广小麦、玉米间套示范,推广小麦宽窄行规格播种,在宽行点播玉米。70年代末,推广棉田秋播毛苕子,棉田间套种小麦、油菜、瓜、豆、菜、药材等,玉米间套豆、菜。1978年,全县10.18万亩棉田间套小麦占25536 亩、油菜3222亩、豆6766亩、菜383亩,合计35907亩,棉田总面积35.3%。1979年,棉田间套小麦、油菜、豆、芝麻、红薯、玉米、药材等计66273亩,占棉田总面积的65.1%。1980年,何村三队玉米间套白菜和史喻二队棉田套种洋葱,均取得明显经济效益。是年,全县引种推广间套的兖黄1号大豆,间套面积在第二年扩大到13350亩。其中,耿镇公社间套面积占秋田面积的15%。周家大队玉米间套大豆每亩增加收益10%以上。1981年春,通远公社火箭大队和药惠公社北樊大队示范农桐间作。1982年,全县农桐间作面积扩大到6800亩,开创了全县农业合理利用地面与空间的新形式,收到较好的经济效益。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复种面积扩大。在粮、粮间套中淘汰了宽带型,大面积推广窄带型,麦垄点播玉米成为本县夺取粮食单料高产和全年高产的主要套种方式之一。在粮食与经济作物间套中,改善提高麦瓜套种、粮菜套种、粮棉套种等形式。同时出现多类型、多层次的间套方式,作物由一年两收提高到三收、四收。

灌溉用水

自秦汉时郑、白渠引泾灌溉开始,农民多采用顺梁、宽行大水漫灌,往往形成高处浇不到,底处被水淹。后在平整土地时,采取畦中档横梁的方法,达到全部灌溉。民国二十一年(1932),泾惠渠建成后,管理有序,小麦多在农历八月播后灌压茬水,十月灌盘根分蘖水,来年三月灌拔节抽穗水。棉花推行适时灌水栽培新技术。

新中国成立后,1953年秋,全县开始整修泾惠渠系,保证了设计灌水面积。是年推行小麦、棉花合理灌溉新技术。农业合作化以后,农业实现水利化,加速了全县粮食作物一年两熟制的进程。小麦、玉米、棉花三大作物种植栽培,推行按自然气候情况和不同生育期科学用水技术。1958年,有的社队试行地下灌溉试验,在地下3~5尺用瓦砌修水道,因瓦筒水道易损,未能实施。60年代初,棉田推广冬深翻、冬施肥、冬灌溉技术。1964年,全县棉花灌溉用水实行“三改”,即苗期改大水灌为井水灌,改长畦灌为小畦灌,改漫灌为沟灌。1965年后,农用电网到田间地头,灌溉用水逐步改为以井水灌溉为主。70年代后,小麦推广压茬水、盘根分蘖水、返青水、拔节水、灌浆水(也称麦黄水)等生育期用水;玉米推广播种、拔节、抽穗、灌浆期用水;棉花推广棉田冬灌、播种、现蕾、花铃等不同生育期用水技术。1988年后,小麦、玉米推广规范化栽培,推行科学用水技术。

80年代末,县内川平地以机井灌为主,引泾灌为辅。塬平地机井灌和引泾灌并举。耿镇滩平地主要为机井灌溉。

肥料施用

历史上,施用的农家肥主要为人粪尿、牲畜粪、绿肥(苜蓿等)、渣粪(油渣等)、炕土、草木灰等,主作底肥。农村有“庄稼一枝花,全靠粪当家”和“收与不收在于水,收多收少在于肥”的农谚。民国末期,县泾惠灌区曾选点进行化学肥料(硝酸铵)试验示范。在长期生产活动中,麦田、棉田、玉米田一般重视施用底肥。在冬季,农民为保护麦苗越冬,增加土壤肥力,给麦田施追肥,习称“冬苫”。在来年初春,也有给地力薄的麦田追施炕土、草木灰等速效土粪,称为“春苫”。

新中国成立初期,本县农村广泛开发肥源,翻身农民增积增施农家肥,恢复发展生产。1952年,县农业部门先后在大屯村、药惠村、耿镇周家村、张市等村进行硫酸铵等化学肥料试验、示范、推广。初开始时,因施用方法不当,效果差,群众把化肥叫“白料”、“白撩”,不愿施用。后在农业技术干部的指导下施用,收到粮、棉增产显著成效。农业合作化后,施用化肥面积逐年扩大。1957年春,副县长李全成等出席了全国农业增施化肥施用技术经验交流会。1958年,粮食复种面积大幅度上升,肥料需求量急剧增加。化肥供应量虽有所增加,仍不能满足生产需要。是年,全县又掀起大积大造的积肥运动;县办化肥厂土法上马,生产土化肥;示范种植毛苕子、草木樨等绿肥;推行禾杆还田。1963年11月,中国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组织河北、河南、山东、山西、辽宁5省农业科技干部到本县参观毛苕子生产情况。“文化大革命”开始后,绿肥生产处于自流状态。60年代末,提倡底肥深施,追肥宜早,避免浮粪受风吹日晒肥效损失。70年代,农家肥严重不足,土地用养矛盾明显表露。县氮肥厂、磷肥厂应时相继建成后,麦田推广增施磷肥。各大队科研站技术人员在县农技站培训指导下,以油渣、花皮为原料试制“5406”菌肥,用作棉花追肥。后因原料紧缺,未能广泛推行。80年代初,全县推广农家肥与氮、磷等化肥配合施用高产施肥技术。小麦播前采用“三肥垫底一炮轰”施肥技术,每亩优质农家肥150~250公斤,碳铵50公斤,过磷酸钙50公斤。小麦灌浆期推广磷酸二氢钾、磷酸二铵等叶面肥。玉米播前采用“三肥深施”,每亩优质农家肥150~250公斤,尿素7.5公斤,过磷酸钙10公斤。播后随水早施拔节肥,每亩深埋碳铵30~50公斤,随水重施喇叭口肥(第13片叶展开时),每亩尿素25公斤~40公斤。棉花推广盛花期增施钾肥、硼肥等微量元素肥料。据本县土地土壤调查,因长期以化肥施用为主,土壤中有机氮含量下降,磷、钾等微量元素不足。80年代末,小麦、玉米栽培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新技术和秸秆还田。1988年,配方施肥麦田10万余亩,秸秆还田面积38600亩。实施测土配方施肥,使土壤养分结构逐步趋向合理。

合理密植

历史上,本县农作物传统种植受水肥条件制约,多为稀植。小麦每亩下种3~4市升(4~5.5公斤),条播行距7~8寸(23~26.5厘米)。棉花每亩2000棵左右。玉米每亩不足1500株。群众有“地里能卧牛,还嫌玉米、棉花稠”的形象比喻。

新中国成立后,1953年,县农技部门示范推广适当密植技术,将老式小麦三角耧腿距改为4.5~5.5寸。城关、花果、张市农技指导站分别在驻地开展试验示范活动,收到显著增产效果,使适当密植技术逐步推广。农业合作化后,灌区小麦条播每亩下种8公斤左右,玉米每亩株数2000多株,棉花每亩3000棵。1958年,县人大会提出合理密植措施。但在生产活动中,社队试验田块受瞎指挥影响,提出“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越密越能高产”等违背科学规律的错误口号。有的社队将小麦三角耧改为5角耧,行距改为2.5寸左右,采取经纬方块式播种。小麦、棉花、玉米“丰产”、“卫星”试验田块,超常规下种留苗3倍左右,形成高密植,造成严重减产。1960年后,超密植错误得到纠正。1966年选用的玉米杂交种,每亩2500株左右。70年代初,选用的双交玉米种,每亩3000株左右。1973年后,选用的单交玉米种,亩株数为3500~4000株。70年代末,推广密矮栽培,旺长棉采取喷施矮壮素控制株形,高水肥田块每亩5000棵,一般田块5500~6000棵。实行家庭联产承包经营责任制后,小麦推广半精量播种,机播每亩下种6~8公斤,行距20~25厘米。玉米、棉花种植密度由农民根据土壤肥力情况因地制宜合理密植。

病虫害防治

史载,历史上,虫害屡有发生。蝗虫发生最多,其次是粘虫、螟虫、油葫芦等。主靠人工捕杀或土地耕翻冻晒。民国以来,随着作物品种的引进和科学技术的发展,发现的病虫害日见增多。

小麦病虫防治 民国十九年至三十七年(1930~1948),小麦受病害严重。其中条锈病大面积发生4年,散黑穗病4年,吸浆虫大发生1年。

新中国成立后,防治工作不断加强,小麦病虫害主要有条锈病、散黑穗病、赤霉病、白粉病、黄萎病和吸浆虫、蝼蛄、麦蚜、金针虫、麦秆金刚钻蝇等。从1951年起,开始大面积推广抗锈品种碧码1号,使发病麦田面积逐年减少。1956年前,吸浆虫为害严重,受害田块一般减产一至二成。采用666粉剂等有机氯杀虫剂,取得良好防治效果,使吸浆虫虫害基本控制。1958~1959年,14万余亩碧码1号小麦受条锈病为害,虽动员全县农民和中小学生摘除病枝叶深埋,并配合化学药剂防治,仍造成严重减产。1959年,小麦播种采取多品种组合措施,淘汰碧码1号品种, 引种抗虫抗锈品种西农6028等良种,播前对种子进行石灰水冷浸日晒灭菌,基本控制了病虫害。60~70年代,不断更新抗病抗虫品种,收到防治增产效果。80年代,对局部田块出现的锈病,及时采用粉锈宁等化学农药防治,控制了锈病大范围流行。1984~1985年,赤霉病连年严重发生。1985年,全县种植的咸农151和西安9号等品种受赤霉病为害,6万余亩受害田块减产17~54%。是年,吸浆虫在桑家、安家、北孙、庙西、新建、火箭等十多个村麦田发生,及时用药物防治,使吸浆虫虫害得到控制。1989年,白粉病、赤霉病,麦蚜虫等时有发生。采用化学药剂、物理方法,生物措施进行综合防治,收效良好。

棉花病虫防治 棉花病虫害主要有炭疽病、红腐病、枯萎病、立枯病、黑斑病、茎枯病、黄萎病和棉蚜、红蜘蛛、红铃虫、棉铃虫、地老虎、金刚钻、卷叶虫、小造桥虫、象鼻虫、盲椿象、棉蓟马等。

民国二十三年(1934)至三十七年(1948),棉蚜——红蜘蛛——红铃虫大发生1年;棉蚜——红蜘蛛3年;棉蚜——红铃虫1年,红蜘蛛——地老虎1年。棉花受虫害产量锐减。三十六年(1947),地老虎、红蜘蛛大发生,采用人工捕杀、烟草水浸沾或喷射、采收黄花进行晒杀、扫杀等方法,防治面积40063亩,约占总面积三分之一。三十七年(1948),棉蚜、红蜘蛛为害严重,文康、崇文二乡使用滴滴涕硫磺粉、鱼藤精防治,防治面积6283亩。

新中国成立后,1950~1956年,棉花受虫害连续7年。棉蚜——红蜘蛛大发生4年;棉蚜——红蜘蛛——棉铃虫——红铃虫1年;盲椿象——红蜘蛛1年;盲椿象1年。期间,选用抗病虫棉花品种,在播前用药剂拌种,或在生育期人工捕杀,用烟草水、棉油皂、滴滴涕、六六六粉喷洒防治。1961~1981年,病虫害大发生6年。期间,小桥虫,红蜘蛛——棉蓟马——棉铃虫3年。枯萎病、黄萎病——棉铃虫,炭疽病——地老虎2年,炭疽病1年。在推广“三冬”(冬灌水、冬施肥、冬深翻)培肥灭虫的同时,由县农技站植保组及时发出病虫测报,主要用有机氯和有机磷、有机汞(赛力散、西力生)、硫酸铜等各类化学农药进行大面积防治。1971年6月9日至13日,红安公司飞机给全县棉田普遍喷洒DDT、666药粉,控制了棉蚜、红铃虫的蔓延。自1973年,各社队采用黑光灯诱杀棉花害虫。为有效贯彻“预防为主、综合防治”植保方针,推广抗病品种、实施深翻改土、轮作倒茬、保护饲养天敌,采用有机磷、有机氯和有机氮等化学农药,防治棉花病虫害。70~80年代,剧毒及高残留的有机汞杀菌剂、666、滴滴涕等有机氯农药被禁用。

玉米病虫防治玉米病虫害主要有丝黑穗病、黑粉病、大斑病、小斑病、青枯病和玉米螟、粘虫、玉米蚜、蝗虫等。

1955年、1964年受玉米螟(俗称钻心虫)危害严重。1979年,受大、小斑病为害。玉米病虫害防治,一般采用每年4月前清除玉米秆,消灭越冬幼虫;玉米生长前期喷洒农药消灭第一代幼虫,心叶期用药剂防治玉米螟1~2令幼虫;选用抗病品种,综合防治玉米大、小斑病、使玉米病虫害减少到最小限度。

作物栽培

小麦历史上,本县以冬小麦为主。明代,冬小麦栽培技术已基本定型。新中国成立后,小麦栽培技术不断发展。1956年试种回茬小麦,栽培技术逐步完善,成为小麦种植的基本技术。种子处理:传统习惯采用选种、晒种、浸种方法。新中国成立后50~ 60年代,推广1605、赛力散等药剂拌种。80年代,推广微肥拌种。播种期:传统播种期为“秋分”前后,故有“麦不离八月(农历)土”谚语。新中国成立后50年代,耕作改制,品种更换,水肥条件改善,播期推迟到9月下旬~10月中旬。70年代以后,根据全球气候变暖情况,播期为10月5日~10月20日。播种方式:传统用老式畜力三腿耧条播、溜种或撒播。50年代,推行适当密植技术,改装老式三腿耧,缩窄行距,改撒播和 留种为新式耧(窄行)条播。1958年,小麦“丰产田”、“卫星田”深翻5尺以上,播种量每亩百斤以上,出现麦苗锈根,造成严重减产。60年代后,粮食作物一年两熟,棉茬回种小麦时间紧,一度推广棉田撒播耪种。撒种量为10~13公斤。同时推广宽窄行小麦玉米间作套种。70年代后,机引播种半机械化条播逐渐普及,小麦播种多改撒播为机条播。80年代末,小麦推广半精量条播技术。麦田管理:在不断改进传统灌水、施肥、中耕除(锄)草方法外,随农业新科技的推广,70年代进行化学除草剂喷洒试验,收到节省工时和灭除杂草的效果。80年代初,在推广小麦叶龄指标促控高产栽培技术的同时,对米蒿、燕麦等杂草严重的小麦田块,普遍喷洒24-D酊酯、燕麦灵、野燕枯等化学除草剂。1982年,受米蒿草为害的小麦面积7万亩,占全县麦田面积的38.5%以上。1983年,大面积麦田受燕麦草为害,除人工拔外,对严重田块喷洒除草剂。1984年起,全县开始大面积示范推广小麦、玉米二熟高产栽培技术。1988年,全县推广小麦栽培规范化技术(配方施肥、科学用水、定期防治病虫),推广面积10万余亩,占麦田总面积的45.5%。

玉米 清代后期至民国时期,本县主要为春播玉米。新中国成立后,夏播玉米种植面积逐年扩大。农业合作化后,水利条件改善,耕作改制,粮食作物逐步变为一年两熟。50年代,改变为夏播玉米。春播玉米仅用来繁育杂交玉米良种。种植品种:种植初期,由农家自选硬粒黄、白品种。新中国成立后,从1951年起引种外地马齿型品种辽东白等。60年代,社队主要推广种植双交、单交等杂交种。1973年后,主要种植单交种。80年代,先后推广早熟品种户单1号、户单4号和掖单系列品种。实行家庭联产承包经营责任制后,以户单4号种植为多。播种期:春播玉米播种期在“清明”前后。夏播玉米多在“夏至”前后。60年代后,总结玉米高产经验,力争“夏至”苗,播种高产期为6月20日前。为缓解晚熟小麦与复种玉米收种争时矛盾,曾推广小麦玉米宽窄行套种和玉米育苗移栽技术(后因费工费时未能推开)。70年代后期,为解决收种争时矛盾,推广麦垄点种玉米技术。播种方式:民国至新中国成立初,春夏玉米多为畜犁溜种或点种。1958年,开始推行机械化系列机具条播,或用畜力条播机播种。随机械化程度的提高,机械耕播面积不断扩大。70年代,机耕机播面积减少,点播面积扩大。1984年后,农民普遍重视机耕机播,多采用机引旋耕后条播玉米。玉米管理:在不断改进灌溉施肥方法和中耕除草的同时,60年代,推行夏玉米隔行去雄技术。70年代后期,推广玉米间作套种栽培技术。从1984年开始,示范推广小麦玉米二熟高产栽培技术。80年代末,推广玉米测土配方施肥、科学用水、定期防治病虫等综合配套高产栽培技术。

棉花 早期棉花多为旱地栽培,粗放种植。民国二十一年(1932)后,棉业发展,灌区棉花栽培技术有较大改进和提高。种子处理:传统做法在种植前,先捡种子,取优去劣,晾晒,用草木灰拌种。1956年后,推广“三开兑一凉”温汤浸种和赛力散、3911、666等药剂拌种技术。播种期:传统播种时间为“谷雨”后。群众中流传有“谷雨前不种棉”“枣芽发种棉花”的农谚。70年代,总结本地区直播棉花高产经验,确定“谷雨”前3后4天下种。同时推广3月下旬冷床育苗和营养钵育苗,4月上旬移栽或麦垄套栽。80年代,在3月下旬直播,采用地膜覆盖方法保墒、保温。播种方式:传统方法为跟犁溜种或点种直播。从1958年开始,试行机械化耕播。60年代,社队在采用机械化耕播的同时,采用畜力单、双行条播机播种。70年代末,机械化条播面积不断扩大,推广宽窄行、高垄种植和育苗移栽。80年代,推行直播棉地膜覆盖技术,解决低温、干旱、表墒不足矛盾。1983年,全县首次推广地膜棉4万多亩。棉田管理:在不断改进用水、施肥、植保和中耕除草管理的同时,60年代总结推广棉花五步整枝技术,学习陕西省劳动模范张秋香“看天、看地、看庄稼”植棉经验。70年代初,育苗移栽棉花,推广早栽、早管、密植、增施微肥促控结合技术。1974年,育苗移栽棉田亩产收入比大田棉花增收66.9%。70年代末,密矮栽培棉花,采取早定苗、早打尖(7月10日左右),用植物生长激素控制株形大小。80年代,伏前桃早熟的地膜覆盖直播棉花,减少了后期阴雨影响,收到明显增产效果。

春季黄豆的种植技术_春季黄豆的种植方法_春季黄豆种植技术视频

蔬菜 历史上,由于蔬菜良种的引进,传统栽培技术不断改进。新中国成立后,70年代初,推广植物生长激素920、24-D的应用。70年代后期,推行温床育苗移栽、营养钵育苗移栽新技术。80年代初,为缓解冬季鲜菜紧缺矛盾,推广温棚育苗,用塑料中、小棚种植反季节蔬菜。运用药物防治病虫害,应用激素科学栽培蔬菜。1984年后,西安市农科所协助本县引种平菇、凤尾菇、猴头香菇等食用菌品种,以棉花皮、玉米芯、麦草为主要原料,用塑料袋装栽培食用菌。县建菌种站,聘用农民技术员黄福太专管技术推广、指导和培训。1985年,耿镇周家村、湾子岳华村发展成食用菌专业村,全县出现许多种植食用菌专业户。累计种植面积3万多平方米,年产值逾50万元。1986年后,因秋季连阴雨,加之棉花皮紧缺,利用玉米芯、麦草做原料种植技术不过关,食用菌生产锐减。1989年,食用菌种植面积仅2万多平方米。


本文由转载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