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8日的大清早,醴陵市浦口镇碧泉村山鸡养殖场的周伯平,就端着饲料往棚里走。一只只五彩斑斓的山鸡一哄而上,摇着尾羽争先恐后地在抢食。

“以原生态养殖为基调,构建乡村绿色产业链,带动了600余户乡亲脱贫奔小康,山鸡也能变成‘金凤凰’。”为人低调的周伯平说出此番话来,掷地有声。

▲周伯平热情地介绍起手中的“金凤凰”。(受访者 供图)

返乡创业,他放弃了城里经营得不错的贸易公司

“我做梦也没想到,这辈子竟然会与养鸡打上交道。”儿时,家庭条件不算殷实的周伯平,希望通过努力学习跳出农门,在城里成家立业并干出一番事业来。

凭借着顽强的毅力,周伯平坚持自学5年,拿到了企业管理自考本科学历。学有所成后,他和同学合伙开了一家销售进口电子测试仪器的贸易公司,赚得了人生第一桶金。

可每次回到老家,看到村里发展滞后,周伯平的心里就很不是滋味。他盘算着,一定要回乡带领乡亲们脱贫致富!

世上行当千千万万,做什么好呢?

一次外出考察项目的机会,周伯平看到有人靠养殖七彩山鸡,一年挣得数十万元。后经了解,七彩山鸡又称雉鸡,因其羽毛七彩斑斓得名,是集肉用、观赏和药用于一身的名贵野味珍禽,被誉为“野味之王”“动物人参”。他毅然放弃在城市经营不错的贸易公司,拿出4万元积蓄,向亲戚借了几万元,雄心勃勃地开始创业。

坚守梦想,他成了名副其实的“山鸡王”

创业伊始,一间砖砌的小屋,就是他的窝,每天,他一个人待在山上照看200只野鸡苗。为了省钱,一碗方便面已经算是“打牙祭”。

但一切并不如想象中顺利,销路成了摆在周伯平面前最大的“拦路虎”。

“辛辛苦苦养了8个月,等到200多只野鸡、绿壳蛋鸡出栏时,竟然无人问津。”2009年,周伯平只卖出了不到十只野鸡,6万元启动资金全部赔光。

“过去,我以为鸡仔运来后,稍加照顾就能养大,养大了就能卖钱。”周伯平瘫坐在鸡棚旁,多少次,想打开鸡棚将剩余的小鸡全放了。但听着小鸡“啾啾”的鸣叫声,想到创业之初的激情,他还是决定继续往前走。

屋漏偏逢连夜雨,困难还是一个接一个袭来。

2011年9月,一批山鸡苗运至鸡场时正值秋末冬初。此时,山上早晚温差大,加上他缺乏管护经验,鸡苗一批接一批地死掉了。

为了弄清楚真相,周伯平与合伙人决定通宵轮流留守鸡舍找原因。冬天的晚上非常寒冷,他们就地烧一堆柴火取暖,一边观察,一边不断地用药做试验,但还是制止不住鸡苗的死亡。

“下雨天,鸡饲料玉米容易发霉,鸡吃了以后容易中毒。”心急如焚之时,有专家向周伯平点破。

会不会是这个原因?周伯平急忙做试验:在老屋里留一批鸡,转移到新屋一批鸡,同样的喂养方法老屋仍有鸡死亡,而新屋的鸡全部安然无恙。问题的症结找到了,周伯平果断把所有老屋全部拆掉,重盖新鸡舍。

然而,命运又给他沉重一击。

2013年,禽流感在全国爆发,养殖业面临灾难性冲击。“上半年,1只野鸡也没卖出去,还欠下亲戚和银行80万元,确实有些撑不住了。”面对线下销售“滑铁卢”,周伯平再度想放弃。

“你这是好货藏在深山中啊,要把好东西‘喊出去’。”当周伯平向好友谈及自己的苦恼时,好友一句话点醒了他,何不尝试“触网”销售呢?

说干就干。同年10月,他找到专业团队在各大电子商务网站上做广告推广。让他想不到的是,几天后就有一位长沙老板打他电话,买了上千只野鸡,一次获利10多万元。

不改初心,他带动一方百姓脱贫增收

凭借着品质过硬和良好口碑,周伯平的基地名气越来越旺,慕名找他的订单纷至沓来。他把基地足足扩大到800亩。

“这套技术简单易学、易复制,不光适合大规模养殖,农户小规模养殖也行得通。”多年来,周伯平自主研发出一套“生物发酵生态”饲养技术,采取林下生态圈养模式,树林是天然的“健身房”,平时用玉米粉、糠壳等杂粮喂养,提高了鸡肉的品质和口感。

饲养跑山鸡,走上致富路,周伯平却没有忘记父老乡亲。近年来,他不但吸纳30多户家乡农民来合作社就业,而且免费向醴陵、茶陵、攸县等600多户农民和贫困户提供技术,因地制宜发展养殖业,让他们甩掉了穷帽子。

“我见到过太多盲目创业失败的例子,穷人输不起,很多人没有第二次机会。”周伯平忠告有志创业的年轻人,逆境不言放弃,顺境中保持清醒。如今,他正打算开一家农业创业培训学校,将自己多年来研究的核心技术和成功经验整理成册,造福更多创业者。

(株洲日报记者 马文章 通讯员/李建)


本文由转载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