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在线记者 王代强 彭瑀珩

2月下旬,正值羊肚菌、平菇、香菇等人工栽培食用菌集中采收上市的时节。日渐成熟的大田栽培和工厂化栽培技术,让这些原本只在野外生长的食用菌,变成了一年四季都能享用的美餐。

野生蘑菇是如何被“驯化”的?近日,记者来到四川省食用菌研究所求解。

野生蘑菇种植技术_蘑菇种植技术和栽培方法_蘑菇的种植技术

团队合影。

采蘑菇:常年穿越高山密林

“种质资源挖掘,是品种选育的基础。除了在实验室摆弄瓶瓶罐罐,在电脑中统计实验数据,每年3月至9月出菇高峰时段,我们经常在山里采蘑菇。”研究员彭卫红说。

四川地形丰富,气候多样,生态环境复杂多样,造就了良好的生物多样性,也是食用菌丰富产区,四川食用菌种质资源数量在全国都占据重要地位。四川的野生菌主要生长在甘孜、阿坝、凉山等地。

蘑菇种植技术和栽培方法_野生蘑菇种植技术_蘑菇的种植技术

彭卫红正在察看新蘑菇品种情况。

菌子要么在树上,要么在地上,虽然能在个别路边、田间零星采到一些,但若想采集到多样的食用菌种质资源,就必须往深山老林跑,用自己的眼睛去发现。他们攀登海拔3000多米的高山,穿越人迹罕至的原始森林。找向导、爬山、风餐露宿,当这些工作环节变得习以为常,曾经的小姑娘变成了“女汉子”。

蘑菇的种植技术_野生蘑菇种植技术_蘑菇种植技术和栽培方法

唐杰正在播种食用菌新种。

“女汉子”有细心的一面。学生时代就跟随老师上山采蘑菇的何晓兰博士,每一朵野生蘑菇都仔细辨别,“川渝地区常见毒蘑”手册烂熟于心。“网上流传‘红伞伞、白杠杆,吃了一起躺板板’,对毒蘑菇的描述是不准确的,不一定这样的特征都是毒蘑菇。”

年复一年跋山涉水,所里如今建起了四川食用菌种质资源库,收集食用菌菌种资源2万余份,涵盖60余属、100余种。

蘑菇种植技术和栽培方法_蘑菇的种植技术_野生蘑菇种植技术

彭卫红正在察看实验情况。

种蘑菇:“驯菌”并非一日之功,一朵香菇可能经历了七八年的筛选

近段时间,几乎每隔几天,彭卫红就要去实验大棚看看灵芝等菌丝培养进展。

“目前已经报道的,全世界约有2000多种食用菌,其中人工栽培的菌种不过100种,人工栽培并大量推向市场的也就二三十种,常见的如平菇、香菇、木耳等。”这里面,也有四川省食用菌研究所培育的一些品种。

野生蘑菇种植技术_蘑菇种植技术和栽培方法_蘑菇的种植技术

何晓兰正在采蘑菇。

“野生菌变人工菌,绝非搬一次家那么简单。”彭卫红说,食用菌品种选育的关键就是对野生菌进行科学驯化,但这并非一日之功。采集到野生菌后,然后分离得到菌种,再根据多种不同技术参数的“配方”对其进行驯化,期间会对相关参数进行调整,筛选出最优的“配方”。

市场上能买到一朵香菇,是经过原料购买、灭菌、母种培养、栽培种生产、接种、培养、出菇管理等系列环节。一个食用菌新品种,要经历从亲本选择、杂交组合到筛选后代再到实验栽培等过程。其中,杂交组合环节就要进行六七种甚至十几种不同方式的组合,每个组合会产生几百甚至上千个菌种。

蘑菇的种植技术_野生蘑菇种植技术_蘑菇种植技术和栽培方法

何晓兰正在采蘑菇。

“采用杂交方式育种,目的是聚合优良性状,如丰产性、抗病性,选育一个新品种,有的需要三五年、七八年,甚至十多年都达不到理想效果。”彭卫红说,食用菌育种有一定的偶然性,但这种偶然是建立在千百次实验基础上的。从这个角度讲,又是必然的。

蘑菇茶、蘑菇益生菌咀嚼片、蘑菇调味粉、蘑菇酒……研究所一楼的展厅里,摆放着研究所研发成型的多种食用菌“混搭”新产品。“加快科研成果转化,创造更多附加值,是我们努力的方向。”许瀛引说。

蘑菇的种植技术_野生蘑菇种植技术_蘑菇种植技术和栽培方法

彭卫红正在察看实验情况。

卖蘑菇:菌种保藏工作异常繁琐,生产企业强大了产品才能走更远

虽然亲手培育出众多优良食用菌菌种,但彭卫红仍有苦恼。

“还有很多野生菌的纯人工培育技术还未突破。”她说,比如鸡枞菌,它的生长必须依赖蚁巢,到底是什么原理一直没弄清楚,大规模繁殖白蚂蚁来栽培鸡枞菌,也不具有可操作性。

野生蘑菇种植技术_蘑菇的种植技术_蘑菇种植技术和栽培方法

彭卫红正在察看实验情况。

“从事种质资源采集的人较少。”何晓兰坦言,不仅是野外菌种采集,种质资源的管理维护也需要人员和经费投入。“菌种保藏工作异常繁琐,菌种在传代的过程中很有可能死掉,就必须重新收集。”

一个好的现象是,“一荤一素一菇”的健康膳食观念逐步被人们接受,为食用菌产业发展注入强大底气。不过,团队在产品开发和市场推广上有担忧。“现在不少人对农业的重视集中在种植端,应该加大菌类产品有益于人体健康的宣传力度。”许瀛引建议,政府部门出台更多相关支持政策,对菌类产品生产企业提供资质、人才、设备等相关支持。

野生蘑菇种植技术_蘑菇的种植技术_蘑菇种植技术和栽培方法

何晓兰采到了大蘑菇。

“与北上广等城市相比,四川的菌类精深加工企业发展不足,更缺乏龙头企业。”在她看来,仅靠科研人员把好的菌种选育出来,把好的食用菌栽培出来,把好的产品创意拿出来,还不够,要让千家万户享受到科技成果,还必须做大做强成果转化下游的加工企业。

四川省食用菌研究所供图


本文由转载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