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县、自治县、区(市)党委和人民政府,新蒲新区党工委和管委会:

500亩以上坝区是优质耕地资源,也是推进农村产业革命的突破口和主战场,为把我市500亩以上坝区打造成为全市农业现代化的“样板田、科技田、效益田”。各地要通过加大项目资金投入、科技推广应用、绿色综合防控、设施配套完善、经营主体培育、产业结构调整等多措并举,进一步优化各类农业优良组合模式,将土地亩产值逐步梯次提高到3万元、2万元、1万元,实现坝区农业“321工程”目标。现将各类农业优良组合模式印发各地,请结合市场需求和不同区域不同海拔的优势资源禀赋,因地制宜进行推广应用。

一、设施高效栽培模式

(一)大棚无土栽培

水肥(基质)一体节料节劳,保温避雨提早延秋,易控易防促生长,效益显著有保障,有效预防土传病,连作生产无障碍。

1.叶菜、茎菜类(白菜、生菜、莴笋)—果菜类(黄瓜、茄子、番茄)—叶菜、茎菜类(生菜、莴笋):叶菜、茎菜类2月上旬保温育苗,3月上旬保护栽培;果菜类2月下旬保温育苗,4月下旬移栽;叶菜、茎菜类10月上旬漂浮育苗,11月上旬移栽。

2.果菜类(套两茬速生菜)—果菜类:果菜类1月中旬保温育苗,3月中旬保护栽培(套作第一茬速生菜3月中旬育苗,4月中旬移栽;套作第二茬速生菜5月上旬育苗,5月下旬移栽);秋延后果菜类6月中旬漂浮育苗,7月上中旬移栽。

(二)大棚原土栽培

保温避雨提早延秋,喷灌滴灌配套,健康生长保质量,提高产量增效益。

1.早春白菜—白菜(莴笋、苦瓜)—芹菜:早春白菜1月下旬保温育苗,2月下旬保护栽培;第二茬白菜4月上旬漂浮育苗,4月下旬移栽;莴笋4月上旬漂浮育苗,4月下旬移栽;苦瓜3月上旬穴盘育苗,5月上旬移栽;芹菜8月中旬育苗,9月上旬移栽。

2.番茄—黄瓜(丝瓜)—羊肚菌:番茄1月上旬保温育苗,2月底至3月保护栽培,6月中下旬至7月采收结束;黄瓜(丝瓜)6月中下旬至7月中上旬移栽,10月至11月中旬采收结束;羊肚菌11月下旬播种,次年3月开始采收。

3.特色草莓:选用章姬、红颜等品种,5月底移栽种苗母株,8月上旬移栽健壮种苗于苗床,9月底至10初覆膜移栽,次年1月上市,5月中旬采收结束翻犁后复种草莓。

4.优质西瓜—蔬菜:选用麒麟8424、口口爽、早春红玉等品种,2月中旬保温嫁接育苗,3月中下旬移栽,5月底上市,10月采收结束,10月底种植儿菜(花菜)等蔬菜,次年2月至3月采收。

二、露地高效栽培模式

充分利用低纬度、高海拔冷凉气候特点,种植冷凉特色蔬菜优势,增加复种指数,提高资源利用率、土地产出率、劳动生产率,提升经济效益。

1.“稻—菌”水旱轮作(优质水稻—羊肚菌):5至10月种植优质水稻,水稻收获后,翻耕建大棚,在11月播种羊肚菌,次年3月至4月开始采收。充分利用冬春低温季节适应生长作物及高效益,采取菌渣还田,改良土壤及增加土壤有机质。

2.“稻—菜”水旱轮作(早春白菜—水稻—儿菜、大头菜、榨菜):早春白菜1月下旬保温育苗,2月下旬保护栽培;水稻4月上旬播种育苗,儿菜、大头菜、榨菜9月中旬漂浮育苗,10月中旬移栽。水稻—芹菜:水稻4月上旬播种育苗,5月大田移栽,9月收获;第一茬芹菜8月芹菜育苗,9月中旬—10月上旬移栽,1月中下旬收获;第二茬芹菜12月芹菜育苗,1月中旬—2月上旬移栽,5月收获。

3.香葱周年连作:1月下旬移栽,4月下旬采收;5月中旬移栽,8月上中旬采收;8月中旬移栽,11月下旬采收。

4.白菜(莴笋)—花菜(白菜)—芹菜:白菜(莴笋)2月下旬保温育苗,3月中旬保护栽培;花菜(早熟品种)5月底漂浮育苗,6月移栽;白菜5月上旬漂浮育苗,5月下旬移栽;芹菜8月中旬育苗,9月上旬移栽。

5.早春白菜—果菜类(黄瓜、茄子、番茄套豆类)—延秋叶菜类:早春白菜1月下旬保温育苗,2月下旬保护移栽;果菜类3月下旬漂浮育苗,5月上旬移栽;白菜9月上旬漂浮育苗,9月下旬移栽。

6.辣椒(烤烟)—蔬菜(儿菜、大头菜、大蒜、团葱):烤烟1月上中旬、辣椒2月上中旬漂浮育苗,4月中下旬移栽;儿菜、大头菜9月上旬播种,10月中旬移栽,大蒜、团葱9月种植。

7.粮经套作:采取宽厢宽带2米以上分带开厢,种一行或两行菜用糯玉米,在余下宽带里套作菜辣椒或蔬菜或花生或魔芋或饲草或中药材等。

三、绿色生态高效种养模式

选择宜香优2115、宜香优1108、川优6203、丰优香占、大粒香、玉针香等优质杂交稻品种。不使用化学肥料,施农家肥和商品有机肥,或循环种植绿肥,在水稻移栽前个1月将绿肥翻犁,让其充分腐熟。推进绿色综合防控,大力推广生物防治、物理防治、生态调控等非化学防治技术。实施稻田生态种养是水稻生产降耗保优、节本增效的一项技术措施,同时保障鱼、鸭、蟹、蛙、鳖等养殖安全和水稻品质。在有限时空范围内,将不同种群联接起来,形成产业循环链,最大限度地利用资源,减少浪费,降低成本。

(一)“稻+鸭”—菜模式

1.稻鸭种养。选择麻鸭、康贝尔鸭、江南一号、青年鸭、北京鸭、樱桃谷鸭、番鸭等放养品种,遵循宜稀不宜密的原则,每亩10—15只。一般在4月中旬至6月底放养,到水稻灌浆成熟期停止放养。放养的鸭子可起到控草除虫的作用,鸭粪可为稻田提供优质肥源。稻田放养需有棚舍,以备晚上补饲、饮水、产蛋时使用。可因地制宜建造鸭舍,以每平方米养6-7只建棚舍,棚前围圈出一定的活动场地,在场地内放置料槽和饮水器槽。

2.蔬菜种植。水稻和鸭收获后,整地起垄施肥,种植1茬儿菜、大头菜、榨菜或者1—2茬芹菜。

(二)“稻+鱼”—菜模式

1.稻鱼种养。对稻田进行标准化建设,规划好每一个养殖单元,对稻田四周田埂加宽加高。在稻田的一侧开挖养鱼沟,养鱼沟占养殖单元稻田面积的8-10%。稻田进排水口呈对角设置,进水一端和出水一端用聚乙烯网片作成50厘米长的圆桶状包裹在管口处,防止鱼逃跑。建设好防逃围栏,进行鱼苗放养。亩可放养体重50克以上的鲤鱼苗150尾、草鱼苗50尾;或放养寸片鱼苗600~800尾,放养比例为鲤鱼60%~80%,草鱼20%~40%。可适当投饵料,保持水源畅通。

2.蔬菜种植。水稻和鱼收获后,整地起垄施肥,种植1茬儿菜、大头菜、榨菜或者1—2茬芹菜。

(三)“稻+蟹”—菜模式

1.稻蟹种养。要求稻田排灌水方便,水源充足,保水性强,地势平坦。根据稻田条件确定养殖单元面积,设置围栏养殖单元,用彩钢瓦等材料对每一个养殖单元进行防逃围栏建设。水稻移栽插秧结束后2天内及时进行蟹种放养,做到随插随放,一次性放足蟹种,同时搭配鲢鳙鱼或泥鳅鱼种。若稻田中的水草长出水面后再放蟹种,河蟹剪不断水草,就达不到河蟹除草的目的。要求蟹种色泽光洁,体质健壮,爬行敏捷,附肢齐全,指节无损伤,无畸形,无寄生虫,无疾病。根据每一个围栏养殖单元面积,确定该单元的蟹种投放量。一般亩放规格为30~50只/斤的蟹种400只。放养时用10~20毫克/升的高锰酸钾或3~5%的盐水浸浴消毒5分钟。需加强后期喂食、水质、蜕壳期等环节的管理。

2.蔬菜种植。水稻和蟹收获后,整地起垄施肥,种植1茬儿菜、大头菜、榨菜或者1—2茬芹菜。

(四)“稻+蛙”—菜模式

1.稻蛙种养。先建好基础设施,包括供水排水系统、青蛙栖息用餐平台、围网与天罩。青蛙养殖可用地下水或江河水。3月中旬至5月,繁殖蝌蚪并放入稻田,长成幼蛙。青蛙生长期要投放专用饲料。6月上旬插秧,种植一季稻。插秧后,不需除草,只需管水晒田,因稻田肥沃,水稻生长快,挤压了杂草生长空间;也不用打农药、施化肥,可用青蛙捕杀病虫,用蛙粪肥稻。

2.蔬菜种植。10月水稻和蛙收获后,到次年3月,可种一季蔬菜。不需松土,不用农药化肥,种植的全是有机蔬菜。

(五)“稻+鳖”—菜模式

1.稻鳖种养。选择无污染、有机质较丰富的田块,水源要充足且符合绿色或有机标准,排灌要方便。首先实施稻田改造,挖好供鳖栖息的鱼沟鱼溜。由于鳖有四肢掘穴和攀登的特性,需要建好防逃、防漏设施,稻田四周按养中华鳖要求设置防逃设施。其次进行水稻种植,选择高产、优质、抗病的品种,特别要注意抗倒性、抗稻瘟病,以抗倒性好、分蘖力强、熟期适中的品种为佳。三是放养鳖。鳖品种选择生长速度适中、品质优良、抗逆性强能适应多种养法的品种为宜,如中华鳖。鳖实行“三段养殖法”,即前两年为孵化-育苗阶段、第三年为半成品水塘生态养殖阶段、第四年转入稻田进行稻鳖共生种养阶段。放养规格为体重500-800克的半成品,放养时最好选择连续晴好的天气,中华鳖种苗下田前用3%-5%的盐水浸泡消毒10-20分钟。幼鳖下田后有一个适应期,不能马上喂食,应在投放后5天左右开始喂食。

2.蔬菜种植。10月水稻和鳖收获后,到次年5月,可种植1茬儿菜、大头菜、榨菜或者1—2茬芹菜。

四、绿色生态循环农业模式

生产资源循环利用,能量多级发挥,生物相依促发展,变废为宝循环利用。

1.畜—沼—菜(粮、经、果):养殖场(户)实施沼气工程,积极推广干平向阳圈舍,采取粪污干湿分离法将畜禽粪污通过沼气池发酵处理,沼气用于生产生活,沼渣(液)用于菜(粮、经、果)底肥或追肥。

2.鱼—粪—菜(稻、果):采取池塘高位循环水养殖、陆基集装箱循环水养殖、山塘工程化循环水养殖模式,在坝区周边地势较高处选择适宜地块建设池塘高位循环水养殖和陆基集装箱循环水养殖,排出的尾水和鱼粪经处理后可用于蔬菜(水稻、经果)底肥或追肥、灌溉。

3.秸—畜—沼—菜(粮、经、果):用农作物秸秆制作青贮(粗)饲料,饲养牛、羊等动物,并将动物粪便通过沼气池发酵处理,沼气用于生产生活,沼渣(液)用于菜(粮、经、果)底肥或追肥。

4.种—养—加:从事传统农产品加工的农户,如煮酒、做豆腐、磨粉等,以加工的下脚料酒糟、豆渣、粉渣喂畜,畜粪入沼池,沼气用于生产生活,沼渣(液)用于菜(粮、经、果)底肥或追肥。

5.秸—菌—肥:用农作物桔杆制作基质,变废为宝,生产食用菌(平菇、磨菇、金针菇等),废弃菌包经堆置发酵后还田作有机肥。

五、绿色生态林下经济模式

依托坝区现已种植的经果林,利用林下资源,选择合理种养,高矮搭配、以短养长、长短结合模式。

1.林下养禽:利用坝区已经种植的经果林,用塑料网、铁丝网、竹篱笆等围栏,修建栖架棚,配置相应的饮水设备和料槽,饲养家禽。

2.林下中药材:在经果林下,根据适宜气候和市场需求,种植或套种黄精、半夏、头花蓼、前胡等中药材。

3.林下食用菌:采取仿野生种植和林下棚式种植栽培方式发展林下食用菌,可选择香菇(马桑菌),羊肚菌,大球盖菇,竹荪等食用菌品种。

4.精品提子—食用菌:选用南玉、温克、贵妃玫瑰、维多利亚等品种,9月至10月整地,11月至次年3月移栽,采用“上搭棚、中套袋、下覆膜、配滴灌”管理。栽后第三年开始挂果,第四年进入盛果期。利用避雨设施可在行间放置食用菌棒。

请各县加发至228个坝区所在乡镇。


本文由转载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