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先生,名马先。读书读到小学三年级,外出打工七八年。

5月13日,威宁自治县迤那镇阳光明媚,万物祥和。

见到马先生时,他正在接一个“大客户”的电话,手指放在嘴边示意记者稍等。

一年多不见,那个腼腆害羞、少言寡语的小伙子已能从容面对形形色色前来“拜访”的人。

当年的“马仙仙”已经改了名字,成了如今小有名气的马先,并且还成了“香菇师傅”。

2011年1月,省委书记栗战书夜宿马先家,鼓励他找新的发展路子,带动乡邻一起致富。

为了实现省委书记说的带动乡邻共同致富的目标,马先在省青年创业就业中心技术人员的指导下开始了食用菌的种植。

带我们走进食用菌种植大棚,马先如数家珍。

马先说:“食用菌的种植耐低温而怕高温,而迤那由于海拔高,温差大,夏季温度低,这里的食用菌在夏季的生长比一般地区要缓慢,菌盖长得饱满不易散,品质可与冬菇媲美。一般食用菌棒出菇期只有5 至6 个月,而在迤那,出菇期长达8 个月。在一般地区,夏季种植食用菌需要在地下进行,而在迤那,只需要将菌棒搁在大棚里就可以。迤那的食用菌生产同时具备了高海拔反季节气候优势和省地省空间优势。”

记者还在“消化”前面的内容,马先又说起另外的致富经,“食用菌种植的技术比较容易掌握,工作强度也不大,老幼妇孺都可以参与,农村的闲散劳动力可以被充分地调动起来,实现就地就业,增产增收。同时,由于食用菌的市场价格比较稳定,发展食用菌种植的风险也小。”

当被誉为“植物皇后”的香菇遇上马先这个“香菇师傅”,注定擦出火花。

从2011年9月开始生产到11月出菇销售,短短3个月,就收到了良好效益。几个月下来,单靠卖蘑菇,马先就赚了8万多元。

跃跃欲试的农户纷纷向“香菇师傅”请教种植方法。如今,每天前来参观学习的农户络绎不绝,马先也乐意教大家。“大家都种,我们的市场就会变大,可以组织一起外销,生意才会更红火”。(记者 龙华)


本文由转载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