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油菜育苗移栽高产栽培技术
油菜—水稻轮作具有前茬水稻收获时间晚,油菜种植茬口紧的特点,通过育苗移栽方式,可以有效缓解茬口矛盾,同时获得较高的油菜产量。本项技术模式结合龙里县区域油菜生长特点,以绿色、高产、高效为核心,在明确油菜养分需求规律的基础上,综合品种选择、秸秆还田、种子包衣、翻耕或免耕移栽方式、一次性缓控释肥应用、诊断追肥、综合除草防虫防病等单项技术,促进油菜产业的绿色可持续发展。
(一)品种选择与种子处理。选用黔油系列、油研系列等高产、优质、综合抗性好、适宜机械化收获的甘蓝型杂交油菜中熟至中晚熟油菜品种,如黔油18号、黔油29号、黔油31号、黔油32号、油研50、油研10号等品种,采用噻虫嗪、新美洲星、碧护等种子处理剂种子包衣,进行苗床育苗,促进油菜速发快长,有效防治苗期病虫害。
(二)稻田整地开沟。翻耕移栽稻田,应及早开沟排水,降低土壤湿度,一般在前作水稻勾腰散籽时做好开沟排水,水稻收获后,在土壤干湿适度时进行翻耕,经两耕两耙或三耕三耙后整地碎土,做到表土细碎平整,干湿适度。免耕移栽稻田,收获前提前开沟排水,在水稻收获后不翻动表土,保留田块原来的土壤耕作方式,采用履带收割机或人工收获水稻,稻草全田覆盖还田,稻桩留茬高度15—20厘米,稻草粉碎长度10厘米左右,起到稻草还田抑草、冬季保温保墒的作用。采用机械或人工开好三沟,沟宽0.3—0.4米,沟深0.3—0.5米,三沟直平通。
(三)育苗移栽。选择向阳平坦、土质疏松肥沃、排灌方便的地块,按照苗床与大田1:5比例配置苗床,用0.1公斤种子播0.2亩苗床地可供1亩大田用苗。适宜播期为9月10日—20日。苗龄35—40天,油菜“五叶一心”期时移栽翻耕整地大田或免耕板茬稻田,移栽密度为5000—7500株/亩,行距40—60厘米、窝距16—33厘米。
(四)肥料选择与施用。基肥,油菜移栽前底施沃夫特缓控释肥(N:P2O5:K2O=23:11:12)、或西洋复合肥(N:P2O5:K2O=15:15:15)、或宜施壮油菜专用缓释肥(N:P2O5:K2O=23:11:12)40—50公斤/亩,有条件可增施商品有机肥150—200公斤/亩。追肥,油菜生长期根据长势看苗追肥,提苗肥或薹肥亩用尿素5—8公斤追施。增施硼肥,可结合底肥或苗期追肥亩用硼砂或速乐硼0.5—1.0公斤混施,也可在苗后期和抽薹期叶面喷施,亩用硼砂50—100克或速乐硼50—75克,配成0.1%—0.2%浓度的硼砂溶液进行叶面喷施。
(五)病虫草害防治。农药使用应符合GB4285和GB/T8321规定。除草剂的选择与施用,播前:根据杂草情况,播前用90%乙草胺乳油进行封闭除草,药剂量50—80毫升/亩。7—8叶期:10.8%高效氟吡甲禾灵乳油30毫升+30%草除灵悬浮剂50毫升复配喷施除草;或30%草除灵悬水剂60毫升/亩和8.8%精喹禾灵乳油50克/亩除草。杀虫剂的选择与施用,可选用10%高效氯氟氰菊酯乳剂、10%烯啶虫胺、40%吡虫啉水溶剂、25%吡蚜酮悬浮剂等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混合喷雾或无人机飞防,防治蚜虫及菜青虫。初花期“一促四防”综合防控,促进油菜生长结实、防花而不实、防后期早衰、防高温逼熟、防菌核病。采用40%菌核净可湿性粉剂(100克/亩)或25%咪鲜胺乳油(100毫升/亩)或50%啶酰菌胺可湿性粉剂(25克/亩)+磷酸二氢钾(100克/亩)+速效硼(有效硼含量>20%,50克/亩),机动喷雾器亩用药液量12—15公斤/亩,手动喷雾器约30公斤/亩,10天喷施1次,共2次,可明显减少菌核病和“花而不实”的现象。
(六)适期收获,推广机械收获。油菜成熟前过早收获,籽粒未饱满成熟,品质较差,过迟收获,角果开裂脱粒,损失严重可达40%。人工收获应掌握在油菜终花后30天左右,全田油菜植株70—80%的角果色呈黄绿色至淡黄色,主花序中部角果籽粒呈现本品种固有色泽时进行,收割晾晒5—7天后择晴天脱粒。分段收获在全田80%左右油菜植株呈枇杷黄时,采用油菜割晒机或人工割倒,在田间晾晒5—7天后,用油菜自走式捡拾脱粒机捡拾脱粒,或人工拣拾后用全喂入式普通收割机脱粒。对抗裂荚、抗倒性强、熟期早、成熟一致性好的品种,在全田油菜植株95%以上角果变成黄色或褐色时,用油菜联合收割机一次性完成收获,同时将油菜秸秆粉碎还田。
(七)适宜区域。龙里县稻田油菜生产区。
(八)注意事项。注意排水防渍;选用油菜中熟中晚熟抗耐病品种,种子包衣处理;选用适宜缓控释长效肥料;免耕移栽注意防脱肥早衰;病虫害绿色防控或采用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采用飞防等方式高效精准施药;加强大田管理,防止油菜倒伏,提高技术到位率。
二、油菜浅耕分厢定量直(机)播技术
通过浅耕分厢定量直(机)播方式,可以减少劳动力等生产投入,提高油菜生产对比效益。本项技术模式结合直播油菜生长特点,综合品种选择、秸秆还田、种子包衣、浅耕分厢、定量直(机)播、以密补迟、种肥同播、一次性缓控释肥应用、诊断追肥、综合除草防虫防病等单项技术,促进油菜产业的绿色可持续发展。
(一)品种选择与种子处理。选用黔油系列、油研系列等宜迟播、中早熟、养分高效、耐密植、抗裂荚、株高适中、抗(耐)病强、适宜机械化收获的油菜品种,如黔油早2号、黔油早7号、油研早18、油研817等,采用噻虫嗪、新美洲星、碧护等种子处理剂进行种子包衣,有效防治苗期病虫害。
(二)浅耕整地开厢。前茬水稻或玉米秸秆粉碎还田,根据田块大小、坡度、干湿度抢墒机械浅耕开沟起厢,以厢面宽1.5—2米进行开厢,沟宽0.3—0.4米,沟深0.3—0.5米,三沟直平通,沟间不通畅采用人工疏通。
(三)及时播种。及时播种,最佳播期为9月25日—10月15日。结合机械浅耕开沟起厢采取种肥同播机播或人工分厢定量撒播,根据分厢的厢面面积大小控制直播种子播种量,直(机)播用种量300—400克/亩,密度20000—25000株/亩。
(四)肥料选择与施用。基肥,采用种肥同机施或人工撒施,底施缓控释肥(N:P2O5:K2O=23:11:12)、或复合肥(N:P2O5:K2O=15:15:15)、或油菜专用缓释肥(N:P2O5:K2O=23:11:12)40—50公斤/亩。追肥,油菜生长期根据长势看苗追肥,提苗肥或薹肥用尿素5—8公斤/亩追施。增施硼肥,可结合底肥或苗期追肥用硼砂或速乐硼0.5—1.0公斤/亩混施,也可在苗后期和抽薹期叶面喷施,用硼砂50—100克/亩或速乐硼50—75克/亩,配成0.1%—0.2%浓度的硼砂溶液进行叶面喷施。
(五)病虫草害防治。农药使用应符合GB4285和GB/T8321规定。除草剂的选择与施用,播前:根据杂草情况,播前用90%乙草胺乳油进行封闭除草,药剂量50—80毫升/亩。7—8叶期:10.8%高效氟吡甲禾灵乳油30毫升+30%草除灵悬浮剂50毫升复配喷施除草;或30%草除灵悬水剂60毫升/亩和8.8%精喹禾灵乳油50克/亩除草。杀虫剂的选择与施用,可选用10%高效氯氟氰菊酯乳剂、10%烯啶虫胺、40%吡虫啉水溶剂、25%吡蚜酮悬浮剂等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混合喷雾或无人机飞防,防治蚜虫及菜青虫。初花期“一促四防”综合防控,促进油菜生长结实、防花而不实、防后期早衰、防高温逼熟、防菌核病。采用40%菌核净可湿性粉剂(100克/亩)或25%咪鲜胺乳油(100毫升/亩)或50%啶酰菌胺可湿性粉剂(25克/亩)+磷酸二氢钾(100克/亩)+速效硼(有效硼含量>20%,50克/亩),机动喷雾器亩用药液量12—15公斤/亩,手动喷雾器约30公斤/亩,10天喷施1次,共2次,可明显减少菌核病和“花而不实”现象。
(六)适期收获,推广机械收获。人工收获应掌握在油菜终花后30天左右,全田油菜植株70—80%的角果色呈黄绿色至淡黄色,主花序中部角果籽粒呈现本品种固有色泽时进行,收割晾晒5—7天后择晴天脱粒。分段收获在全田80%左右油菜植株呈枇杷黄时,采用油菜割晒机或人工割倒,在田间晾晒5—7天后,用油菜自走式捡拾脱粒机捡拾脱粒,或人工拣拾后用全喂入式普通收割机脱粒。对抗裂荚、抗倒性强、熟期早、成熟一致性好的品种,在全田油菜植株95%以上角果变成黄色或褐色时,用油菜联合收割机一次性完成收获,同时将油菜秸秆粉碎还田。
(七)注意事项。注意排水防渍;选用油菜中早熟抗耐病品种,种子包衣处理;选用适宜缓控释长效肥料,增施硼肥;病虫害绿色防控或采用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采用飞防等方式高效精准施药;加强大田管理,防止油菜倒伏,提高技术到位率。
三、油菜壮苗免耕移栽高产高效技术模式
针对稻茬田前期湿害重、后期易冬干缺水;旱坡地土壤有机质含量少、蓄水力差,同时适应油菜轻简高效、降低投入的产业发展需求,提出了油菜苗床地集中培育大壮苗、搭好抗旱高产苗架基础,稻茬田或旱坡地本田免耕保墒移栽高产高效技术模式。该技术模式根据杂交油菜生育规律和高产形成机理,通过适期早播、合理化控、培育壮苗、优化施肥管理、免耕移栽等措施,解决生产上秋季雨水较多、苗床容易出现弱苗或高脚苗、施肥不够科学等问题,实现“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综合目标。该技术模式每亩平均可节约翻耕成本80元、可增收菜籽10公斤。
(一)选择适宜品种及种子处理。根据不同生态区域实际,选择生育期适中、优质、高产、抗病、抗倒、适应性好、往年种植表现优异的杂交油菜品种。针对油菜幼苗期黄曲跳甲、蚜虫等主要害虫,可选用噻虫嗪等种子处理悬浮剂、赤•吲乙•芸苔等根据药剂标签推荐的剂量及方法进行拌种,提高油菜播种出苗质量和抗病虫能力。
(二)选好和备足苗床地。苗床地应尽可能选择上年未种植过油菜或十字花科蔬菜、地势较高、土面平坦、土质疏松、肥力中上、水源条件好、四周无荫蔽、无根肿病和菌核病病源的地块作苗床。应特别注意的是,前茬为玉米或花生,且使用过阔叶除草剂的地块,不能用作油菜苗床地,因为此类地块有除草剂残留,油菜出苗后苗子会大量死亡。一般每亩移栽大田至少需要油菜苗床地0.1亩。
(三)苗床地预防根肿病、防治地下害虫、精细整地并施足基肥。在苗床整地前,每亩苗床地用鲜石灰100公斤均匀撒施并耙混入土壤中,预防根肿病。在整地的同时,每亩苗床地用“地虫光(清)”药剂2公斤加10公斤细土均匀撒施处理,防治地下害虫。一般每亩苗床地用氮、磷、钾总含量45%的复合肥50公斤均匀撒施并耙混入土壤中作底肥。
油菜苗床地要求厢面平整,土壤细碎。必须深沟高厢,以利排除渍水。通常1.5—2米宽开厢,其中厢面宽1.3—1.8米,厢沟宽0.2米;围边沟深0.3米,中沟深0.2米。
(四)适期早播、喷施“多菌灵”和盖种。油菜育苗移栽的最佳播期在9月上、中旬,宁早勿迟。播种时一定要分厢定量,为了播种均匀,每100克种子可与500克新鲜颗粒尿素混匀后,来回多次均匀撒播。播种后每亩苗床地可用多菌灵100克兑水30公斤均匀喷雾预防病害,再用少量的谷壳、稻草盖种,以利于出苗整齐一致。
(五)苗床地匀苗、追肥、喷施“多效唑”,培育壮苗。出苗后加强苗床管理。一是早匀苗、早定苗。一般苗床匀苗3次,第一次在子叶平展时匀堆堆苗;第二次在出现第1片真叶时匀苗,要求叶不搭叶,苗不挤苗,匀密补稀。苗距约5厘米左右,每平方米留苗200株;第三次在出现第3片真叶时定苗,苗间距以8—10厘米为宜,每平方米留苗120株。匀苗原则是“三去三留”,即去弱苗留壮苗,去杂苗留纯苗,去病苗留健苗。二是合理追肥。每次匀苗后可用清粪水搭配适量磷酸铵(每次每亩3—5公斤)追肥一次。三是化学控苗。根据苗情,在油菜苗3叶1心时,可每亩苗床地用“多效唑”20—30克兑水30公斤均匀喷雾,控制幼苗旺长,促进根系发育,避免高脚苗,培育壮苗,增强移栽后抗倒伏力。
(六)加强苗床地病虫害监测,依需要及时药剂防治。出苗后应随时到苗床地检查,根据需要,及时用“甲霜恶霉灵”等药剂防治油菜猝倒病、霜霉病、立枯病等病害;发现有猿叶虫、跳甲等害虫危害时,及时用高效氯氰菊酯防治,也可用其它类似杀虫剂进行防治;蚜虫可使用“闪蚜”等药剂及时防治。
(七)免耕移栽,合理密植。无论本田为稻茬田或旱坡地,均采取免耕、保墒、节本移栽方式。在大田移栽前,采取人工或机械方式,防除过多过旺的杂草或返青稻茬,清理土面过多过长的秸秆等杂物,然后开沟分厢移栽,便于排水和田间管理。一般在苗龄30—35天、5—7片真叶时,选用壮苗、带土移栽。尽量做到早播早栽,适宜移栽密度为6000—8000株/亩;迟播迟栽的,适当加大移栽密度,一般为8000—10000株/亩。
(八)移栽田配方施肥、施足基肥、合理追肥。一般每亩移栽田施用纯氮10—12公斤、五氧化二磷3—5公斤、氧化钾4—5公斤、硼砂1公斤。可将总施氮量的60%、所有磷钾肥和硼肥均作基肥,在移栽前均匀撒施在土面上;剩余的氮肥依移栽后油菜苗生长实际,根际表土追施1—2次。
(九)移栽田病虫草害科学防治。依免耕移栽田间病虫草害实际发生程度和种类,进行科学防治,尽量做到不防或少防、综合防治,减少农药施用量,减少投入。
(十)适期收获。适宜的收割时期为油菜全田三分之二以上的角果呈黄褐色,主轴基部角果籽粒呈种子固有颜色时,割倒后田间摊晒5—7天,再进行脱粒。可采用人工收打脱粒、联合收割机脱粒或捡拾脱粒机脱粒,商品菜籽及时晾晒或烘干,颗粒归仓。
(十一)适宜区域。龙里县稻田油菜及旱地油菜生产区。
(十二)注意事项。一是水稻生育后期及时排水晾田,避免因土壤过湿造成土壤过度碾压破坏,影响移栽油菜生长。二是苗期及时防治蚜虫和菜青虫,开花期药剂防治菌核病2—3次,药剂应重点喷于油菜植株中下部。三是注意平衡施肥和苗期化控促壮苗。
四、油菜免耕直播高效生产技术模式
该技术模式通过品种选择、种子包衣、免耕保墒播种、专用缓(控)释肥应用、无人机植保、机械化收获等技术措施,降低化肥农药用量,减轻劳动力投入,实现轻简高效生产。与传统种植模式相比较,出苗整齐、成苗率高,降低了种植成本和劳动强度。
(一)品种选择。综合考虑作物前后茬搭配及自然生态条件,选择适宜的早熟双低高产高含油量品种,一般要求生育期在180天以内、含油量在40%以上、品质达到“双低”油菜标准。在根肿病、菌核病发病区域,兼顾选择抗病品种;在综合利用区,兼顾观花、养蜂、摘薹等功能开发选择品种。
(二)种子包衣。针对油菜幼苗期黄曲跳甲、蚜虫等主要害虫,可选用噻虫嗪等种子处理悬浮剂、赤•吲乙•芸苔等根据药剂标签推荐的剂量及方法进行拌种,提高油菜播种出苗质量和抗病虫能力。
(三)选用油菜专用缓(控)释肥。结合不同生态条件油菜生产特点、生产水平和养分需求,选择适宜养分配比的油菜专用缓(控)释肥并确定合理用量,在播种时一次性全程施肥。从而避免施肥受制于灌溉条件和自然降雨,提高养分利用率并减少施肥成本。
(四)免耕播种。前作收获后,及时清除田间杂草。结合当地气候条件和土壤墒情,因地制宜选用油菜精量播种机完成耕(地)播(种),或采用免耕撒播浅旋盖籽播种等方式免耕适墒播种,有条件的产区可探索使用无人机播种,避免土壤水分逸失,提高油菜出苗率。在根肿病发病区域或早春冻害频繁发生区域,可选择使用播期弹性大、耐迟播品种,推迟播种,避开根肿病和冻害发生时期,减轻病害和自然灾害损失。
(五)化学除草。采用油菜精量播种机在播种时一次性实现封闭除草,免耕撒播浅旋盖籽播种,于播种当天或次日进行封闭除草。
(六)病虫害综合防控。采用黄板诱杀、蚜茧蜂生物防治进行蚜虫绿色防控,必要时结合无人植保机飞防进行蚜虫化学防治,应避免花期使用化学防治为害养蜂业。菌核病发病区结合播种时化学除草施盾壳霉生防菌防治菌核病,必要时在花期采用无人植保机化学防治菌核病。根肿病发病区选用早熟抗(耐)病品种、推迟播种期预防,苗期发病时辅以化学药剂防治。
(七)收获。因地制宜选用机械化收获方式。土壤平整、成熟一致的产区,可选择一段式机械化收获方式;成熟不太一致性的产区,可采用人工或机械割晒、机械捡拾脱粒的两段式机械化收获方式;或不适宜机械化操作的山坡地、台地等,可采取人工割晒、人工捡拾并辅以机械脱粒的收获方式。
(八)适宜区域。本技术模式适宜县内坝区,油菜—水稻、油菜—玉米、油菜—烤烟等不同轮作模式油菜季生产中推广应用。
(九)注意事项。根据土壤墒情、播种方式等调节播种量,保证足够的基本苗,提早地表覆盖,促进壮苗培育,增强抵御干旱等自然灾害的能力。因地制宜采用机械化收获方式,在降低收获损失率的同时加快收获进度,减少收获期冰雹等自然灾害对油菜收获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