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日来,记者陆续接到马蜂扰民的报料,不少南宁市民被蜇伤。据了解,今年以来,南宁市消防救援支队接到马蜂扰民类警情达3200多起,高峰期每天多达30余起,甚至出现需排队等候摘除马蜂窝的情况。专家提醒,市民发现马蜂窝后,应找专业人士或拨打119消防报警电话求助,切勿私自处理。
11月18日,一只马蜂在南宁五象大道一餐厅的玻璃上停留。
一对夫妻被马蜂蜇伤,双双昏迷
11月16日上午,南宁市兴宁区五塘镇的村民黄女士准备到地里淋菜时,突然被一群马蜂袭击。为了躲避马蜂,她立即跑回家里,但仍无济于事。由于被马蜂蜇的次数过多,很快黄女士便晕了过去。
黄女士的丈夫粟先生听到妻子的呼喊后,上前帮妻子驱赶蜂群,没想到他也被马蜂蜇到失去意识。之后,夫妻俩被家人送至南宁市第一人民医院接受治疗。
据南宁市第一人民医院急诊科医生介绍,夫妻俩各自被马蜂蜇了不下300次。其中,粟先生的情况较严重,送至医院时已出现休克症状。经过3天治疗,黄女士的病情有了好转,粟先生目前还处于昏迷中。
马蜂窝大如水桶,专业人士来摘除
连日来,记者陆续接到马蜂扰民的爆料线索。11月初,玉洞大道一公寓楼的物业工作人员称,该公寓楼内有一个马蜂窝,不少住户被马蜂蜇伤,消防救援人员到场两次也未能成功摘除这个马蜂窝。为了消除这一隐患,物业公司出资400元,请专业机构摘除了马蜂窝。
专业养蜂人杨师傅近距离观察一个蜂窝。
11月18日上午10时,记者跟随专业养蜂人杨师傅,到南宁市良庆区建源路15号一家工厂内摘除马蜂窝。记者在现场看到,一个如同水桶大小的马蜂窝筑在该工厂一厂房6楼过道上,蜂窝里不时有马蜂进出。杨师傅对马蜂窝进行一番观察后,穿好防蜂服,用一个塑料袋将整个马蜂窝装下。不到两分钟时间,杨师傅就将蜂窝连根摘除。
杨师傅看好时机,将蜂窝套进塑料袋。
杨师傅摘除的蜂窝。
据该工厂一工作人员介绍,这个马蜂窝在此筑窝才一年时间,就变得这么大了。
求助电话太多,需排队等待处理
记者从南宁市消防救援支队了解到,截至11月19日下午5时,单单是马蜂扰民的警情,该支队今年就接到了3231起。其中,在马蜂活跃的高峰期,7月、8月、9月三个月的平均接警数量为550起,最高的一天不下30起。
南宁市消防救援支队朝阳站指导员岑德宇告诉记者,为民众摘除马蜂窝,实际上是由市内各辖区消防站负责。以朝阳站为例,该站消防救援队员共20余人。平日除去培训、灭火救援和执勤备战外,站里没有多余的力量去处理马蜂的警情。
“根据马蜂的习性,我们一般是安排晚上7时后去摘除马蜂窝,但并不是每次都能顺利出警。”岑德宇说,有时报警人临时有事不在家,有些小区环境不适合消防云梯车出入,还有的马蜂窝安家在二三十层的高楼,难以处置……多种因素影响,导致一晚上也摘不了几个马蜂窝。“夏末秋初是马蜂特别活跃的季节,由于求助电话太多,我们也只能按照报警的先后顺序和马蜂窝的危害严重程度来优先安排出警。”
马蜂频繁扰民,或与多种因素有关
为何城区内马蜂扰民事件频发?市民在碰上马蜂时该如何应对?有着30多年养蜂经验的蜂农企业家、南宁市全健蜜蜂养殖场总经理杨建军告诉记者,马蜂扰民频发或与南宁城市面积不断扩大有关。
蜂巢。
据杨建军介绍,马蜂本在野外生活,但最近几年城市规模不断扩大,导致马蜂原有栖息地被破坏。马蜂找不到新的栖息地,只能在人类生活区筑巢建窝。“小区生态环境变好也是吸引马蜂筑窝的因素之一。”
据了解,马蜂在气候温暖潮湿的地区数量较多,春季开始筑巢,夏季达到高峰;昼出夜伏,晴朗炎热的白天活动力较强,夜间及阴雨天活动力较弱。“在广西,马蜂的活跃期为5月至10月,在此期间,马蜂对人的惊扰异常敏感,攻击性变强,所以易发袭人事件。”
谈及目前仍有马蜂扰民的情况,杨建军认为,可能与近日天气变暖和今年寒冬有关,“天气预报说今年是寒冬,马蜂趁着天气变暖加固加厚蜂巢,以此来度过寒冬”。
防蜂贴士
杨建军提醒,市民发现马蜂窝时,不要惊慌,不要惊动马蜂;要及时向消防部门或专业机构反映,不要在没有保护的情况下采取措施;如果马蜂进入房间,可以利用杀虫剂进行驱赶;被马蜂蜇伤后,可用食醋等酸性溶液清洗伤处,中和马蜂的毒性;利用镊子夹出毒针,尽量不要挤压伤处;发现身体不适,要马上到医院就医。
南国早报客户端记者颜强/文 何定坚/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