谋创业资金
威远县严陵镇食丰村6组焦昌盛,今年49岁,初中文化,家庭人口5人,劳动力4人,既担任村兽防员又是本组组长。
一直在家务农,无技术,两个子女已上初中,靠传统种植自家几份承包地维持生活,靠自己种的粮食只能喂养10多头肥猪。然而,焦昌盛总想多养点猪,在土地上干出一番事来,苦于无资金,贷款又无抵押。通过全家商量,考虑到两个孩子生活已能够自理,大事父亲可以照管,夫妇决定外出打工,挣几年钱回来搞发展。
从2002年开始,在云南工地打工6年,挣到了20多万积蓄。夫妇想着这样长期在外打工总不是办法,毕竟孩子已初中毕业,父亲年龄也增大了,也该回家干点啥子事。于是在2008年的7月回乡后,焦昌盛跟村上领导摆谈一通,觉得凭在外头打工挣的那点钱,再加上原有养猪经验和业余爱好,还是在家中先建圈养猪最合适。
着手修建养猪场
于是,夫妇两人在2008年11月开始着手建养猪场。建圈途中遇到了很多困难,包括和别人换土地、资金欠缺,不少人劝说焦昌盛不要把钱投资在养猪上,养猪行情不稳当,包括自家父母、兄弟姊妹都反对,说养猪赚不到钱,不要把钱浪费在养猪上。
但是焦昌盛决定坚持自己的想法,规模建圈养猪是他的梦想。在外打工时,焦昌盛长期观看致富经栏目,对他很有帮助,更坚定了他的信心和决心。通过4个月的修建只完成了猪场工程的70%,资金严重紧缺,他最后把在外打工的儿子喊了回来,一家人边养猪边完善30%的后续工程,最终修成了1000平米的养猪场。
在当时电压不足、抽水、购饲料、育肥猪出售都成问题,面临雨水众多,养猪场离公路还有600米的泥土路,购买的饲料不能运输到猪场,只有用人工搬回养猪场等诸多困境,焦昌盛只好又花一万五千元钱把泥土路修平,终于解决了当时的运输问题。
村两委大力协助
然而,好景不长,不到一年时间公路又不行了,运输又成了焦昌盛心头的一大难题。焦昌盛始终知道必须要解决运输难、电力难的问题。于是,他找到村上领导商量。村上考虑到焦昌盛确实是本村回乡创业的养殖大户,在水、路、电、资金等多方面不成熟的情况下,他带着全家信心十足地把养猪场建起来了,达到了规模养猪。经村两委考察研究后,村两委找相关部门领导在2年内落实解决了焦昌盛养猪场的电、运输及资金问题。
成立专合社
焦昌盛在2009年初购买了20头母猪、200多头育肥猪,当年就赚了6.2万元,此后,焦昌盛连续养了几年猪。在2010年争取到国家补助资金,成立了昌盛农民养殖专业合作社,该养殖场,2013年被评为内江市生猪标准化示范场。
学习前沿技术
焦昌盛积极到重庆美德集团实地考察,积极参加成都养殖技术、内江养殖技术等多地专家教授开设的讲座,学习生猪养殖技术。在美德集团考察时,焦昌盛从中央养猪协会副会长乔一峰的讲话中得到了启发。经过不断的技术学习和实践操作,焦昌盛养殖规模达到了圈存母猪62头、育肥猪年出栏达到2000多头。
生态种养
焦昌盛又琢磨着光靠养猪不行,这还存在猪粪水难处理问题。为了响应当前镇上提出的“生态严陵、幸福严陵”的号召,焦昌盛召开家庭会,大家一致同意“猪粪变废为宝”。于是,焦昌盛充分利用本村闲置慌田,在2014年初以每亩700元租来30亩田栽植种藕。还用上了机械来采收莲藕,自己一家人足以采收。
过了两年,通过村、组大力支持和村民支持配合,焦昌盛租田达到150亩,全部用于种植商品食用藕,每年利润和人工达50万左右。这既解决了家庭中的就业问题,又解决了养猪场猪粪处理难的问题,改变了养猪场周边的环境卫生。大家都觉得这两个项目没有选错,是值得继续发展的致富路。在他担任食丰村兽防员和村民小组长的过程中,他积极帮助养猪户组织饲料、肥猪的出栏及猪病的治疗,也带动了周边多个种养户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