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折往往发生在最低谷的时候,用这句话来形容铜川市印台区傲背村村民的贫困户李荣辉的生活是最贴切不过了。2015年由于一场交通事故,他卧倒在床,后期也因在家休养而没有经济来源,长期因病致贫。同时,年迈的父亲也需要照顾,那个时期用他的话来说,“迷迷茫茫,看不到一点点希望”。

“总不能一直就这样干耗下去吧”,惆怅之余他想。2016年经本村就业特岗员刘聪的介绍,他参加了由印台区就业局组织培训机构开展的养殖培训。“养殖?我可以吗?”从来没接触过养殖的他不禁心里发憷。经过为期20天的精细化培训多少消除了他的疑虑。可是,最现实的问题来了:资金从哪儿来?培训课程虽然在技术和程序上指导,但资金和场地确实硬杠杠。

有钱有有钱的养法,没钱有没钱的干法。说干就干,他把自家的院子收拾出来,加上院子周围扩建场地500平方米,买进100只小鸡仔,几头猪和几只羊开始了他的养殖生涯。父亲见他重整旗鼓,欣慰之余也暗暗尽自己所能帮衬他。父亲利用家里的几亩地种植玉米、高粱、黑豆等五谷杂粮,本来是打算批发出售的,李荣辉灵机一动,“用这些五谷喂养岂不更好”。一方面不用发愁卖粮食,更重要的是鸡饲料问题也得到了解决。从此,李荣辉用五谷杂粮喂鸡便在村里传开,鸡开始下蛋后,鸡蛋浑圆而又色泽黄亮,鸡肉也是鲜美又劲道,乡亲们很乐意到他那买,再后来传到镇上,口碑很是不错。仿佛受到了莫大的鼓励,李荣辉干劲十足,准备进行扩建,来扩大他的养殖规模。

无独有偶,2016年8月,正逢印台区小额担保贷款中心干部入户宣传,听说他的养殖事迹后,工作人员参观了他的养殖场,并详细介绍了可以帮扶他改善环境、扩大经营的就业创业政策。李荣辉享受到了8万元的创业担保资金,购置了一批鸡仔、猪仔、羊羔。又在村支部书记王金成的协调下扩建了场地,由最开始500多平方米扩到现在1500多平方米,并且翻修了养殖场地,改善了养殖环境。2017年,在印台区就业局的帮助下,他还享受了一次性创业补贴。现在农场已有1000只肉鸡出栏,存栏300只。羊存栏50只,新建猪舍10平方米。他激动的说:“如果当初我没有迈出养殖那一步,即使有好政策搭台,也是无缘享受呀。”

李荣辉今年后半年给自己定了一个目标:即实现肉鸡1500只、羊存栏150只、养猪30头、达到年出栏150头。他的这些辛勤努力得到了回报,成为当地先进致富典型,李荣辉看着他的养殖场却摇头:“这才刚起步,我得好好学习规模经营,往后将家庭农场朝着自动化发展。”

天道酬勤是亘古不变的道理。从“鱼”到“渔”正是扶贫方式由“输血”到“造血”的转变,同时也需要贫困户主动参与,自主选择。好的政策,就像是一根起跑的线,只有贫困群众将手中勤劳致富的针眼打开,才能实现穿针引线,引领飞翔。


本文由转载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