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要我们保护好生态,找到好的发展路子,不仅能靠山吃山,也一定能靠山致富。”在他的带领下,曾经的不毛之地逐渐走出一条生态发展的新路。

李荣光在弄拉屯察看果树生长情况。_副本.jpg

李荣光在弄拉屯察看果树生长情况。资料图片

一想到崎岖险峻的山间小道、九分石头一分土的贫瘠土地,还有乡亲们贫困的生活,李荣光就轻松不起来,虽然他已经成功走出了那片山旮旯。

乘着改革开放的春风,李荣光走出了家乡马山县弄拉屯,靠着努力拼搏攒下了厚实的家底,上世纪90年代初,他的年收入就超过300万元,在南宁有房有车。“那些年我一直在考虑,像弄拉这样山高路险、缺水缺地的山旮旯,怎么才能富起来?”富不忘本的李荣光曾想过很多路子,最终确定了一种发展经济与保护生态并行不悖的方式:旅游。

面对“地无三尺平,山无三寸泥”的弄拉屯,李荣光呼吁村民封山育林,他带领大伙开荒,大面积种植桃树、枇杷树、李树、苦丁茶等经济作物。在党员的支持下,李荣光召集全体村民讨论成立弄拉旅游合作社,挨家挨户做思想工作,对不理解、不相信的村民,李荣光除耐心说服外,还亲自带领他们外出实地参观学习。经过李荣光苦口婆心的动员,2008年弄拉以“公司+农户”的模式,成立了广西第一个由农民自发组织的旅游合作社——弄拉旅游专业合作社,摸索出一条“山顶林、山腰果、山脚药和果、地上粮”的立体生态农业发展道路,改善了村民生产生活条件。

十年过去了,“醉美赛道”“荒山奇迹”声名远播,弄拉景区于2017年入选全国优秀旅游项目,村民收入逐年大幅度提升,全屯贫困人口于2012年实现全面脱贫,村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2008年的3500元左右提高到2017年的19260元。山还是那座山,但乡亲们在跟着李荣光脱贫致富的历程中深刻领悟到了一条真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谁要是敢乱砍树、乱倒垃圾,谁就是‘弄拉公敌’。”村民李华熠说。

“我就想把这事干成。”看着青翠欲滴的群山,现任弄拉旅游专业合作社理事长的李荣光说,把生态环境保护好、把旅游设施建设好,让乡亲们的日子越过越红火,这就是他一直想干成的事。


本文由转载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