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富经 残疾 院士_残疾科学家_残疾致富院士名单

王甦菁只能靠还算“灵活”的左手操作电脑。

残疾致富院士名单_致富经 残疾 院士_残疾科学家

王甦菁在助行器的帮助下前行。

残疾科学家_致富经 残疾 院士_残疾致富院士名单

上图:王甦菁(右)驾驶助力车进入教学楼。

英国著名科学家史蒂芬·霍金身残志坚、自强不息的精神感动了全球无数人。如今,“中国版霍金”的故事正在吉林省长春市上演,感动无数网民。

1976年出生于江苏淮安的王甦(sū)菁,出生时因难产引起“脑缺氧后遗症”成为命运赐予他的魔咒,他吐字不清,语速缓慢,靠助行器走路,持物艰难。然而,他没有放弃努力,刻苦钻研,现为吉林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2008级博士研究生。不仅如此,他的科研成果也得到了国际学术界的认可,成为2011年国际生物特征识别大会博士研究生论坛在全球邀请的10位有培养前途的博士研究生之一。此事经网络传播后被很多网民热捧,王甦菁被网民称为“脑瘫博士”、“中国版霍金”。

命运赐予他魔咒 他决不向命运低头

王甦菁出生于1976年,出生时的难产给他的身体带来灾难——说话发音不清,四肢协调性差,双腿不能直立,双手不能持物,尤其是右侧手脚基本丧失功能,坐着的时候身体会不由自主地摇晃,需要将双腿叠起以控制抖动,写字、操纵鼠标、敲击键盘只能用左手。

在吉林大学前卫小区的计算机楼里,身材瘦弱、依靠助行器走路的王甦菁十分引人注目。“我刚出生的时候就开始抢救,家人给我起名为‘甦’,意为死而复生。”王甦菁说,由于他发音不清,行动不便,从小到大,在学习上遇到很多别人难以想象的困难。他通过抓象棋子、抓玉米粒来锻炼握笔写字,右膝下绑着沙袋来稳固身体,防止摇晃。在数万次抓象棋子、玉米粒之后,王甦菁终于能用左手握笔写字了。但由于手抖写字慢,王甦菁每次考试都答不完卷。“眼看着那些题我都会,但是就是答不了,心里着急呀!高考成绩不好,就在老家上了电大。”

电脑给他打开世界之门 “我能和正常人竞争了”

“在我小时候,抓象棋子、抓玉米粒和不停下蹲再站起,几乎就是全部的记忆,直到我10岁那年看到了电脑,新的世界就展开了,通过电脑我就能和正常人竞争了。”

10岁那年,父母带他去上海治病,他在电视里看到了电脑,一下子就喜欢上了。妈妈一打听,一台286都要1万多元,负担不起。懂事的王甦菁不再提买电脑,而是让父母给他买电脑方面的书。念到高一,外婆和小姨凑钱,王甦菁有了第一台电脑,到高中毕业,他已经自学了本科计算机专业的全部课程。

王甦菁对电脑的钻研一刻未停。1997年,由他设计的CASL汇编语言编译器问世,受到了我国第一代计算机软件教学专家、南京大学教授钱士钧的高度评价,并且通过南京大学学生试用,效果非常好。

同年,王甦菁参加教育部和其他单位联办的“首届中国大学生电脑大赛”,杀入决赛,受到时任国务院副总理邹家华单独接见。当时谁也没想到,邹家华之后成为王甦菁的伯乐。

1998年,22岁的王甦菁以高分通过国家级高级程序员资格考试,成为当时国内最年轻的工程师。专科毕业后,王甦菁开始自学,1999年考入淮海工学院计算机本科专业,三年后拿到学士学位。

永不放弃遇伯乐 自强不息终成博士

由于写字慢,王甦菁考研考了几年都没过线。在几近绝望之时,他抱着最后一丝希望给邹家华写了封信,表达了他想继续深造的想法。幸运的是,邹家华联系到了几所高校,他们愿意破例为王甦菁单设考场。最终,王甦菁圆梦来到了吉林大学读硕士。2008年,王甦菁考上吉大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攻读博士学位,师从著名计算机专家周春光教授,进行计算机视觉和识别的研究。

提起恩师,王甦菁充满了感激和敬佩。他说,当初报考硕士研究生时,由于自己答卷比较慢,分数不理想,没有如愿进入理想中的大学,但是吉林大学却为他敞开了一扇门。他的硕士生导师陈震教授和当时的院长、现在的博士生导师周春光教授为他的学术之路点亮了航灯,让他得以在吉林大学的舞台上实现学术理想。“老师对我的关怀是无微不至的。”由于英文不是很好,他投稿的第一篇学术论文的反馈信息就是“英语能力有待提高”。为了帮助他取得好的科研成绩,周春光教授特意联系其研究领域的学者帮忙修改论文,使其达到发表要求。

王甦菁说:“恩师很有远见,很有战略眼光。”博一时,他对“年龄估计”很感兴趣,并且没有听从老师的建议,一意孤行地用了一年的时间深入学习。老师并没有阻止他,而是给他时间实践和体会,知道他做不下去时会主动转方向的。最终他在博二时不出老师所料地转到“流形”和“张量”这个研究方向上来。

刻苦钻研硕果累累 受邀参加国际学术大会

身体的孱弱并不能阻止一个人取得成功,比如霍金,他描绘了时间和宇宙;比如王甦菁,他已经取得了许多健康人无法企及的成绩。

王甦菁在导师周春光教授指导下,已发表20余篇论文,其中4篇SCI(国际上最权威的进行科学统计与科学评价的检索工具)期刊文章;他还是“2009中国大学生年度人物”候选人;2000年被全国总工会、教育部、科技部、人事部等五部门评为“全国职工自学成才者”;22岁时通过自学以高分通过国家级高级程序员资格考试,成为国内年轻的工程师……不仅如此,作为国内唯一的受邀者,王甦菁在去年10月参加了在美国华盛顿举行的国际生物识别大会,大会的博士生论坛在全球范围内邀请了10位该领域最具培养前途的博士研究生参会。

王甦菁的同学们说,王甦菁一直以来都与国际上该研究领域的权威人士保持联系,他们通过网络交流、研讨。“2009年,国外就邀请王甦菁去参加他们的生物特征识别会议,但是当时他们不给提供资金,就没去成。去年主办方又主动给王甦菁发邮件提出邀请,并支付1500美元的食宿费。”周春光说,美国也有学校希望王甦菁出国继续深造,但是身体原因始终限制着王甦菁的发展。

王甦菁成绩

●2011年国际生物特征识别大会博士研究生论坛在全球邀请的10位最具培养前途的博士研究生之一;

●在周春光教授指导下,已发表20余篇论文,其中4篇是SCI期刊文章;

●“2009中国大学生年度人物”候选人;

●2000年被全国总工会、教育部、科技部、人事部等五部门评为“全国职工自学成才者”;

●22岁时通过自学以高分通过国家级高级程序员资格考试,成为国内年轻的工程师;

●于1997年编写的CASL汇编语言编译器入选中国大学生电脑大赛全国总决赛,受到时任国务院副总理邹家华单独接见。

王甦菁语录

他喜欢交流,他喜欢微笑,他也喜欢拒绝——拒绝一些帮助。在他身上,没有自卑,也没有怨气,积极、阳光像是他的代名词。

●“如果是一个健康人从椅子上站起来或者穿外套,你会上前帮忙吗?你不会吧!所以把我当成一个健康人吧,我习惯了自己做这些,而不习惯别人的帮助。”

●“我的人生是幸福的,因为我在用我的生命奋斗。”

●“上帝之所以把人的眼睛安放在前面,就是为了告诉你:向前看吧,生活的路永远都在前方。这句话我一直将它深深地镌刻在心底,不曾遗忘。因为当我驻足眺望的时候,我总能看到那些在关爱中印下的坚实足迹,也就会更加坚信前方的道路有属于我的光芒。”

王甦菁心愿

正努力冲击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

“现在就想找个好工作”

由于身体情况所限,王甦菁说话和打字都很慢,但是他却十分喜欢交流和讨论。他在实验室的工作桌旁边摆了多余的座位,他说,这是以备讨论会之需。当记者问他打字慢是否会影响写论文时,他笑着说:“我们写论文,不像写新闻报道,需要及时快速。每写一句话都要深思熟虑,反复推敲,所以打字快慢对写论文是完全没有影响的。”

为更好地深入研究自己所学的专业和完成毕业论文,王甦菁申请延期一年毕业。现在,他正在为自己的两篇学术会议论文做后续工作。“他总是很忙,知识渊博,性格乐观、幽默,有时候听他讲很久都不会觉得累。”他的师弟这样评价他,并告诉记者,王甦菁还帮助他联系申请读博的事情,因为王甦菁在学术上与很多同一研究领域的专家学者都有交流,所以跟着他出去开会,受益匪浅。

据周春光介绍,王甦菁学术做得相当不错,在国内青年里是非常出色的。“他虽然身体不好,但是一点也不自卑,特别愿意跟大家联系,心态好。他也做不了什么休闲运动,每天就是学习、写论文、看论文,在国际顶尖杂志上发表了一些比较好的论文。今年准备冲击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每年计算机领域的也就两三篇能获奖,难度挺大。”周春光说,“他是个很优秀、很有悟性的孩子”,希望他通过努力获得成功。

“看了王甦菁的报道,我太受鼓舞了,非常敬佩他,我为吉大有这样的人才感到骄傲,希望他取得更加卓越的成就,也希望上天更能眷恋他,让他生活美满。”王甦菁的故事在网上传播之后,网友们纷纷被他自强不息的精神所打动,称他为“中国的霍金”。

王甦菁说,近期的愿望就是博士毕业后能找到一份满意的工作。“我想找一所好一点的高校继续做学术,但是那样的地方都喜欢招有留洋经历的人。加上我写字慢、说话慢,也没法教课,只能搞研究。前段时间往几个非重点高校投过简历,都被拒绝了。现在为自己的两篇学术会议论文做后续工作,为就业增加砝码。有时候要到5点才睡觉,睡两三个小时之后继续干活。”

王甦菁说,希望国家在制度上、政策上给残疾人多些照顾,让有梦想的残疾人也可以顺利地上学、工作,实现自己的人生目标。

据悉,王甦菁到北京参加一个学术会议时,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李子青教授曾建议他毕业后到中科院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王甦菁没有回绝这个邀请,但他觉得自己目前更应该在基础领域研究上下足工夫,这样才能在以后同健康人竞争时具备更强大的竞争力。据悉,王甦菁已向吉大提出了留校任教的申请。

链接

王甦菁美国之行

办签证费了周折

去年10月10日至13日,国际生物特征识别大会在美国华盛顿举行,大会博士生论坛在全球范围内邀请了10位在该领域有培养前途的博士研究生出席,王甦菁名列其中。

从王甦菁9月9日接到会议邀请函,到10月9日从南京正式踏上赴美之旅,短短的一个月让他经历了很多,并且还在后续的工作中忙得不可开交。由于接到邀请函较晚,办理签证的时间十分紧迫。王甦菁电话咨询后直接乘飞机抵达广州欲尽快将签证办理下来,但是他的身体情况和蹩脚的外语使美国大使馆的工作人员面露难色,领事馆的工作人员开了两次会议,之后又和美国华盛顿方面开了电话会议,又将王甦菁的材料传回美国,最终获准通过。

只身赴美熬夜赶工不含糊

此次已经是王甦菁第二次收到其研究领域内的国际学术会议邀请,但这是第一次应邀出席,并且是独自一人只身前往。“此行开阔了视野,拓宽了思路,回来后还有更多重要的事情要做,并且和参会的专家学者们还有学术上的交流,这是一笔宝贵的财富。”王甦菁说。

参加会议的时间和准备都很仓促,所以抵达美国之后,王甦菁一边忙着学习,一边忙着“赶工”。“我到了那里才知道,参会的科研成果展示分为oral和海报两种,但是我一样都没有。所以熬夜做了海报,然后花了109美元打印出来,顺利地在大会上展示了我们的研究成果。”据他介绍,参与博士生论坛的高校有美国特拉华大学、卡内基梅隆大学、新加坡国立大学、纽约州立大学宾汉姆顿分校、吉林大学等。王甦菁颇为自豪地说:“通过我们的努力,让吉林大学在国际舞台上与知名学府同台竞技,这是一件值得做的事情。”

四大“有利条件”促成此行

谈到此次成功赴美参会,王甦菁认为,是四大“有利条件”促成了此行:其一,前期的学术交流。他在研究和学习中积极与该领域的国际顶级专家联系,敢于说出自己的想法,并且不断受到关注,使该领域的国际顶级专家和团队知道吉林大学有这样一群人在从事这方面的研究;其二,较有价值的学术成果。只是交流远远不够,还要在基本研究上下功夫,学术成果才是最有价值的;其三,吉林大学对研究生学术交流的支持。因为学校研究生院对研究生参与国际学术交流有各种资助和鼓励措施,为学术交流提供了坚实的保障。此外,由于时间紧迫,研究生院特破例让王甦菁参会回来后补办相关手续;其四,恩师在物质和精神上的鼎力支持。王甦菁说,考虑到自己的身体情况,只身赴美,就连自己和父母都会担心,更何况是学校,但是恩师的鼓励、信任和帮助是最大的动力。

延伸

吉大的包容和关爱

王甦菁一直觉得,是吉林大学的胸怀包容了他。“我考博时,学校领导来到考场,告诉我别着急,我的情况学校会认真考虑。”还有一些细节也让他感到温暖,比如他无法自行走上图书馆门前的台阶,管理员就为他开启了没有台阶的东门,无论什么时间、下多大的雪,计算机楼前的无障碍通道都很快被清扫得一干二净。

王甦菁说:“恩师一共带了三名残疾学生,平时对我们的教导和帮助就不说了,这次去美国,老师还从自己的科研经费中资助我1万多元钱。”

据了解,吉林大学目前本科生中有18位残疾人。截至去年9月,硕士、博士研究生中有20余位残疾人。对于残疾学生,吉林大学有着一整套的帮扶计划。吉林大学学生工作部副部长刘雪峰说,不仅要在物质上关爱,还要在精神上关爱,比如在为包括残疾学生在内的贫困生购置羽绒服时,学校一共采购了36种款式,目的就是不使他们显得特殊化。

(本报综合报道) 图片均为新华社发


本文由转载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