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以往,我们是守着‘绿色小金矿’,却过着穷日子。现在好了,我们有了‘采挖金矿’的技术,脱贫致富的步子就更快了。”正是这个绿色 “金矿”让绥阳县宽阔镇红河村总支书记王国权对对下步的产业发展信心更足了。
该村地处海拔1200米的宽阔水国家级自然保护核心区、实验区内,五倍子、川莓、乌桕、荆条、野山菊等天然蜜源植物种类繁多,且分布广,是实现生态养蜂的绝佳区域。
原来,王书记口中的绿色“金矿”竟然就是指满山遍野的蜜源植物。多年来,该村群众就有养蜂的习惯。不少村民告诉记者,最多时,全村养蜂规模就达800余桶(群)。
该村有着23年养蜂经历的村民彭召海告诉记者,以往,他最多时养殖蜜蜂就达30余箱,但都因缺乏先进的技术。最终,蜜蜂通常是病的病、逃的逃,繁殖慢、产蜜率低严重制约着他养蜂致富的梦的实现。
今年,养蜂丰收所带来的笑容绽放在该村周文彬等16户养蜂贫困群众的脸上,因为紧靠养蜂就实现了他们提前脱贫的目标。村集体经济中蜂示范养殖场120箱蜜蜂大获丰收,当年就实现了村级积累15万元。
这些可喜变化及收益,源自于该村今年初引进的一项先进养蜂技术——中蜂活框养殖技术。
传统的养殖取蜜就如同某一种水果成熟了,摘果子时却把挂果的枝干给撇断一样。该镇副镇长王兴勇向记者介绍传统养殖的诸多弊端,以及如今该镇正在推进活框养殖技术的诸多好处时直指要害:“以往的圆桶养殖在取蜜时,必须揭开圆桶两侧的盖子,将巢础逐脾整块割下来,再用纱布包住蜂巢,用手使劲地挤压蜂巢,使蜂蜜流淌出来。这样取蜜,大量的幼虫卵、幼蜂也在取蜜时被活活挤死,既影响了蜂蜜的品质,也制约了蜜蜂的繁殖。
在采访中,记者还了解到,由于农村的传统圆桶养殖是一种全封闭的养殖箱,即便是发生了病虫害也观察不到,不能及时防治。加之其取蜜时会把蜜巢全部毁掉,给蜜蜂的繁殖壮大造成毁灭性的破坏,甚至致使蜜蜂整群出逃。
这个技术可实现无损取蜜的目的,箱内的脾巢是活动的,可以随时取出来查看。蜜蜂有无感病、蜂蜜是否成熟等问题一看便知。在宽阔镇镇长李晓浪看来,这样的养殖方式,取蜜不再用手挤,而有专门的摇蜜机,将蜂巢放在摇糖机上一摇,蜂蜜就流出来了,而蜂卵、蜂巢、幼蜂丝毫不被损坏,蜂蜜也特别卫生,产蜜自然高产。
今年,在红河村的带动下,枧坝镇双新村以村集体经济形式启动了中蜂活框养殖项目,80余箱蜜蜂当年就取蜜660余公斤,实现销售收入18万元。
“这满山遍野的野花,蜜蜂不去采来酿蜜就不会成为财富。有了先进的技术,如今,这些野花就如同一座座埋藏在大山里的‘金矿’。” 该村村委主任徐伦红谈及中蜂活框养殖时显得眉飞色舞,格外激动。
据了解,像红河、双新一样拥有丰富蜜源植物的地方在我县不在少数。截止目前,我县已有多个乡镇在充分考察、调研的基础上,把养蜂作为来年助推脱贫攻坚的一个重点特色产业加以培育。
截止12月25日,仅宽阔镇就已有526户群众在各自所在村进行了养蜂报名登记。其中,122户为建档立卡的贫困户;太白镇太平村也于11月中旬分两批采购了60余箱中蜂,并在该村建起了3个中蜂养殖示范园……
青杠塘镇庙湾村、蒲场镇大桥村、茅垭镇都已完成了调研、实地规划、种蜂采购洽谈等前期准备工作。拟采取“协会+电商+村集体经济+贫困户”等模式,切实带领当地贫困户在这个短、平、快、稳的绿色产业中提前或如期实现脱贫的目标。
尽管如此,开发利用我县丰富蜜源资源,发展养蜂特色产业仅为冰山一角。担任全县中蜂活框养殖技术顾问的张治红告诉记者,目前全县中蜂活框养殖规模仅为不足4000箱,加上传统的圆桶等饲养的蜜蜂,全县总量也还不到8000箱(群),而全县丰富的蜜源植物资源,其可承载量就可达10万箱(群),养殖发展空间十分巨大。
世界休闲公园欢迎你!
主办:中共绥阳县委宣传部
承办:绥阳县外宣中心
总编:石芝谋 | 副总编:丁本俊
责任编辑:汪彧 | 责任审核:丁本俊
供稿:丁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