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2005字

预计阅读时间/6分钟

早春时节,河北定兴县高里镇长安城村,鱼、稻、菜和谐共生。

致富经鲥鱼养殖_养殖鮸鱼_养殖鮰鱼

3月18日,在该村良丰晓月农业开发有限公司鲈鱼养殖基地,成群的鲈鱼在智能化节能鱼舱里正撒欢游动,旁边的蔬菜大棚里一片生机盎然,不远处,经过处理后的养鱼尾水正浇灌着田地,在为4月的水稻种植作准备。

新农人打造陆上养殖“生态圈”

这片“小生态圈”能够实现良性循环,与一位90后新农人不无关系。

2017年,在家人的支持下,90后青年梁卓返乡创业,成立河北良丰晓月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回忆起当时建立养殖基地的场景,梁卓表示自己与父亲算是“一拍即合”。

梁卓的父亲曾长年在北京工作,可随着年龄增大,便有了落叶归根的想法。“正好我当时也想回农村看看,尝试创业。”梁卓回忆,经过市场调研发现,鲈鱼味美备受北方消费者欢迎,可主产区却多在南方。

“定兴距北京89公里,天津122公里,具有天然区位优势,如果能发展鲈鱼养殖,一定不愁销路。”梁卓说,自己是机电自动化专业学生,了解相关专业知识,生态化养殖鲈鱼的想法日渐清晰。

但想要在陆地养殖鲈鱼,可谓是一次大胆尝试。传统养殖鲈鱼,大多是露天鱼塘,若想要陆地养殖,且保证全年出鱼,温度是首要难题。

养殖基地尝试建立智能化节能鱼舱,让鲈鱼住进了“温室”。“智能鱼舱能做到精准控温、自动遮阳,即使到冬季也能保持在15摄氏度以上。”梁卓说。

在鱼舱棚,一个个直径5.2米的大“圆桶”整齐排列,鱼池里看不到任何驱动装置,但水却始终朝着一个方向流动。

“这是我们自主研发的旋涡式鱼池。”梁卓介绍,鱼池底部按一定角度设计成锥形,在物理作用下,水流会沿着一个方向流动,这样就会刺激鱼游动起来。

“而且我们养的鲈鱼都是‘运动健将’。”在另一个智能温室里,基地还仿照河道结构,建起了跑道式循环养殖池,6万尾鱼苗能够在环形的水池中撒欢游动。

梁卓解释,不同于静水池塘养鱼,在全天候循环流动的水环境中,鱼始终保持“激流勇进”的游动状态,这样一套仿自然生态而胜于自然生态的人工系统,使得鱼儿天天“健身”,养出来的鱼肉质更紧实,口感也更好。

能源节约利用,资源循环使用

致富经鲥鱼养殖_养殖鮸鱼_养殖鮰鱼

想要在北方把鲈鱼养好,不仅硬件设施重要,水也是不能忽视的关键因素,尤其要做到水资源的高效利用。

为了破解这一难题,梁卓带领团队先后到江浙等地以及荷兰、以色列、新加坡、澳大利亚等多个国家参观考察,并最终建成了全循环水养殖系统。

如今,养殖基地内有9栋养殖棚,108个养殖鱼池,但每天补水量仅需8立方米左右,其中的奥秘就是采用了全循环水养殖技术。

得益于此技术,含有粪便、颗粒物的尾水及时收集、分离,借助藻种促使水里的蛋白发酵形成有机质,再通过管道进入稻田,稻田吸收完有机质后,净水渗透回到鱼池再次养鱼,做到“种稻不施肥,养鱼不换水”。

与此同时,养殖还种植了消化粪便能力强、所需养分大、生长周期短的生菜、芹菜等快菜,做到“一水两用”。

“这一循环模式能降低鲈鱼腥味,且相对其他工厂化养殖企业,采用‘鱼稻菜共生’的种养模式,能源节省率达50%,尾水利用率高达90%。”梁卓说。

走进养殖基地的生产车间,通过去鳞、去腮、去内脏,真空塑封后的鲈鱼正装上冷藏车发往北京。

“我们是线上订单式销售,主要以社区团购形式进行,目前已覆盖北京200多个小区。”梁卓补充说,接到订单后,从鱼出水到端上北京市民的餐桌不会超过12小时,目前,基地每天订单在1000单至2000单,年产鲈鱼能达到100万公斤。

2023年,养殖基地的这条“鱼”从北京又游到了天津,在天津北辰区建设了占地3000多平方米的智能化节能鱼舱。

不仅如此,随着基地发展越来越好,附近村民也成了受益者。 “这两个鱼舱棚归我管,每天负责喂鱼、测水、调设备,工作不累,但是得有责任心。 ”村民梁占良说。 现在,长安城村10名村民已入股基地,每年分红,除此之外,还有30余名村民在这里打工,采取绩效式工资,实现在家门口就业。

“接下来我们还要进一步加大研发力度,延伸产业链条。在增加鳜鱼等养殖品类的同时,开展休闲采摘、科普教育,实现一、二、三产融合发展,不断扩大陆基养殖联盟的规模。”梁卓期待,未来能够搭建交流沟通平台,和更多青年新农人一起助推科学高效养殖。


本文由转载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