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害虫”的价值逐渐被发掘,养蝗成新兴产业,催生出蝗虫经济。短短40天,一粒浅黄色的卵就会成长为一只灰黄色蝗虫,它们会被油炸成为餐桌一道美味可口的下酒菜,或被打碎成为高档鱼类饲料,或被速冻出口到日本、欧美。

近日,记者走进位于西秀区双堡镇大坝村金刺梨“花海”的蚂蚱养殖基地,放眼望去,只见几百个白色大棚在地里整齐排开,成千上万只蚂蚱铺满了大棚中的每一寸土地,密密麻麻、成群成串地在大棚中“飞舞”,偶尔还能听到蚂蚱吃草的“嘎吱”声。

安徽蚂蚱养殖合作社_养殖安徽蚂蚱技术要求_安徽 蚂蚱养殖技术

发展产业,是实现脱贫的根本之策,选准产业,是产业扶贫的关键。

“这个蚂蚱养殖成本低、周期短、效益高,一年能养四茬,亩产可高达1000斤,每亩收益至少2万元以上,而且蚂蚱不易生病,后续投入少,收回成本快。不用消毒防疫,饲料就是些野草,村里野草遍地都是,只要你想干、愿意干,就能获得收益。” 大坝村驻村第一书记丁凯滔滔不绝地为我们讲述着蚂蚱“致富经”。

据了解,大坝村于3月成立村社合一的安顺市一轩品养殖专业合作社,在安徽亳州市涡阳县秀芹养殖专业合作社帮助下,以市场为导向,把蚂蚱“请”进大棚,变害为宝搞起了绿色特种养殖,秀芹合作社提供基础设施建设、专业技术支持、种苗以及保底收购。目前,第一期项目已建成蚂蚱养殖大棚600个,投产400个,养殖面积120亩,种草面积600亩,在“党支部+合作社+基地+农户”的养殖模式下,合作社带动村内外务工人员60余人,吸纳贫困户务工10人,利益联结贫困户55户190人。

安徽 蚂蚱养殖技术_安徽蚂蚱养殖合作社_养殖安徽蚂蚱技术要求

“现在市场需求量大,还没等宣传,已经有商家预定了。”丁凯笑着说。

张桂仙是大坝村贫困户,过去家里就在5、6亩地里种点玉米、土豆等基本农作物,收入只够温饱。

“如今,村里不仅为我们建起两层小楼,还流转土地种刺梨,现在又发展蚂蚱养殖,每天还有90多元收入,年底还有分红,日子是越过越好了。”说起现在的生活,张桂仙别提多高兴,戴上帽子拿上镰刀,她又要去割草喂食了。

大坝村养殖的第一茬蚂蚱即将成熟上市,合作社负责人王兴全给记者算了一笔账:蚂蚱繁殖率达95%以上,在技术人员和农户的精心管理下,每个大棚每茬至少可以产100公斤左右,市场上将卖30元左右,一年四茬每个大棚年收入就达一万元以上了。昔日田间害虫摇身一变,成了“致富虫”。

安徽蚂蚱养殖合作社_安徽 蚂蚱养殖技术_养殖安徽蚂蚱技术要求

对于怎样避免蝗灾,王兴全解答道:“合作社与安徽亳州市涡阳县秀芹养殖专业合作社合作,在他们专业帮助下建设有两层防护屏障的养殖大棚,里层是纱网,外层是硬质塑料膜,即使蝗虫咬破了纱网,也咬不破塑料硬膜。另外,养殖基地坐落在山脚,四周是山林,鸟类比较多,如果有个别蝗虫趁进网喂食时跑出,也会被鸟吃掉。一般有充足食物,它们不会咬破纱网逃跑。”

为促进农民脱贫、农业增效、农村发展,大坝村走出了一条特色的脱贫之路,下一步,该村将拟建400个蚂蚱大棚及配套基础设施、功能房、50吨冷库等,抓好养殖技术服务,增强蚂蚱养殖业发展后劲,进一步拉长产业链条,提高产品附加值,逐步把蚂蚱特色养殖产业做大做强,在大坝村产业引领、主动脱贫、持久致富的生动画卷上添上浓墨重彩的一笔。


本文由转载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