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江苏省教育厅委托,省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县(市、区)评估专家组将于2023年12月4日—12月6日,对大丰区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情况进行现场考察,大丰区《自评报告》随本公告一并向社会公示,欢迎社会各界监督。专家组办公地点:天沐温泉度假酒店,专家组联络员手机号码:13913917916,评估监督热线:025-83335260、025-83335581,邮箱:ynsun1006@163.com。
特此公告。
附件:大丰区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自评报告
省教育厅赴盐城市大丰区义务教育
优质均衡发展县(市、区)评估专家组
2023年11月30日
大丰区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自评报告
近年来,我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工作的重要论述,在省委、省政府和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省、市教育主管部门的精心指导下,始终将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作为区委、区政府履行教育重要职责,以最优的政策、最实的举措、最好的资源、最强的平台支持教育发展,我区义务教育已从基本均衡发展迈向了优质均衡发展的新阶段。
一、基本情况
我区现有小学30所,初中24所,九年一贯制学校4所(其中民办2所),特殊教育学校1所;现有义务教育在校学生40567人,其中小学生27041人、初中生13322人、特殊教育学校学生204人;义务教育专任教师3754人,其中小学2083人、初中1638人、特殊教育33人。我区持续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发展、均衡发展、科学发展,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先后创成“全国两基工作先进地区”“全国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市、区)”“全国中小学校责任督学挂牌督导创新县(市、区)”“江苏省教育现代化建设先进县(市、区)”。
二、工作开展情况
(一)坚持教育优先,高起点谋划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
一是强化组织领导。区委、区政府始终坚持把义务教育高质量发展放在优先位置,将义务教育优质均衡纳入“十四五”规划和远景目标纲要,印发了《盐城市大丰区教育高质量发展实施意见(2021—2025)》等政策文件。成立了大丰区“江苏省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县(市、区)”创建工作领导小组,统筹推进创建工作。区委常委会、区政府常务会定期研究义务教育发展目标方向和重点议题,专项调度干部教师交流轮岗、义务教育入学政策完善等关键事项,落实各镇(区、街道)和各有关职能部门认真履行教育职责。
二是强化资金保障。依法落实政府提供公共教育服务职责,坚持优先安排、足额保障义务教育财政投入经费。近3年全区教育经费累计投入达51.93亿元,年均增长3.2%,其中义务教育经费累计投入达35.12亿元,年均增长4.71%,确保实现教育支出“两个只增不减”。2021年起,我区义务教育生均公用经费拨款标准超过省定标准的20%。各类延时津贴、人才奖励等经费纳入公共财政拨款。
三是强化协同推进。区人大、政协每年组织开展品质教育建设工作专题询问会、协商会,就社会群众关注、教育高质量发展等事项与相关部门进行讨论交流,推动解决教育热点、难点、堵点问题。区政府教育督导委员会始终坚持问题导向,督政、督学双管齐下,充分发挥教育督导的“督”规范、“导”方向作用,助推全区教育高质量发展。各镇(区、街道)建立主要负责同志联系学校制度,定期召开专题会议研究和解决教育改革与发展中的困难和问题。
四是强化教育公平。严格落实义务教育学校公民同招政策,学生免费、免试、就近入学,实行均衡分班,确保符合条件的随迁子女入学率和适龄残疾儿童少年义务教育入学率均达100%。建立义务教育“控辍保学”责任包保机制,做到没有一名学生因贫困而辍学,学生资助绩效考核连续多年被省教育厅、财政厅评为“优秀”。成立“盐城市大丰区树人教育基金会”,吸引社会力量捐资助学。
(二)优化资源配置,高标准推动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
一是规划布局合“情”。区委、区政府综合新型城镇化、人口预期变化以及教育小班化等因素,在实地调研的基础上,按照“系统谋划、整体布局、分步实施、逐步到位”的原则,相继出台《大丰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盐城市大丰区教育布局专项规划(2020—2035)》《盐城市大丰区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实施方案》等文件,加快教育资源布局调整。近年来,我区先后撤并了9所规模小、办学效益低的学校,优化了教育资源配置,提升了整体办学水平;投入资金2.5亿元,通过原址改建、异地迁建等方式,打造“校舍建设标准化、技术装备信息化、学校管理精细化、教师队伍优质化”的农村寄宿制学校2所,畅通边远乡镇留守少年儿童的就学渠道;投入资金9亿元,新建实验小学常新路分校和实验初中常新路分校,新增优质学位4000个,2023年分流学生2413名,有效缓解了城区“大校额”“择校热”等问题。
二是技术装备夯“实”。研究制定“互联网+义务教育”城乡结对帮扶学校技术环境装备方案和建设指南,明确统一标准,同步规划、同步建设、同步使用,确保城乡硬件同步升级。我区所有义务教育学校均已建成远程互动教室,实现网络宽带“千兆进校百兆到班”,省级“智慧校园”创建达标率100%。每年投入1000万元,加强教育现代化装备建设,帮助义务教育薄弱学校补齐多媒体、实验设备等弱项。近年来,累计投入资金5000万元,建成录播教室51个、创客教室20个、数字化考评实验室5间、标准化学科实验室20间;采购电子黑板1000余套,实现全区学校电子黑板、实物展台和组合推拉绿板全覆盖。投入资金1200余万元,对全区学校视频监控系统进行提档升级,实现了一键式紧急报警、视频监控系统、人脸识别系统与属地公安机关联网率100%。
三是办学条件提“档”。我区积极支持教育建设与发展,持续投入资金对学校基础设施、教学设备、食堂后勤等方面进行全方位改造,推动办学条件提档升级,全区义务教育学校省定办学标准达标率 100%。按照“缺什么、补什么”原则,投入资金960万元,实施薄弱环节改善与提升工程570项,维修改造校舍5.2万平方米,全力打造精细学校、精致学校和精品学校等3类乡镇中小学19所,实现了义务教育阶段城乡学校设施设备硬件优质均衡发展,多所乡镇学校出现生源回流现象。近3年,共投入资金3500余万元,用于改善义务教育阶段学校的办学条件,先后实施两期“教育四项惠民工程”,共更新课桌椅23145套,装备护眼灯具13500盏,新建改扩建校园厕所37座、浴室21个、食堂17个,增加饮水设施102台,装配空调4692台,并对部分学校进行电力增容和线路改造;上海农场正阳定食每日面向我区59所中小学4万多名师生集中配送食材7.6万份次。
(三)突出改革创新,高效能促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
一是全面实施“融课堂”改革。我区全面推进“融课堂”改革新路径,从新时代育人需求出发,将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核心素养培育等有机融入课堂教学每个环节,融德于情、融学于境、融思于问、融教于评,让每一个师生都可以在“融课堂”中找到属于自己的角色和定位,走出了一条以高品质课堂赋能高质量发展、优质均衡发展的探索之路。《“双减”背景下思政“融课堂”》《高品质“融课堂”的区域建构与实践》等论文发表在《中国教育报》《江苏教育》等核心期刊上,课题《区域高品质课堂建设的大丰实践》被确立为江苏省“十四五”规划课题。近年来,在省义务教育学生学业质量监测中,我区关键指标均位居全市前列。
二是完善城乡“一体化”机制。充分发挥城区学校优质资源的辐射和带动作用,组建义务教育学校发展共同体13个,通过结对、支教或跟岗等形式,推进优质资源共建共享,实现了区域内教育共同体全覆盖。组建紧密型教育集团2个,在集团内实现师资安排、教学教研、管理机制、基础条件、评价考核“五统一”,通过跟岗研修、脱岗培训等方式增强弱校“造血”功能。原第二中学在加入实验初中教育集团后,招生人数从200多名增加至近500名,成为家长首选的优质校区。近3年,城乡之间和教育集团内部交流教师767人,其中骨干教师192人,分别占符合交流教师数和符合交流骨干教师数的17%和22%,远超每年交流符合条件教师数15%的要求。
三是有序推进“区管校聘”。在调研启东、海门、海安等教育先进地区经验做法基础上,我区结合实际,按照“总量控制、城乡统筹、优化结构、动态调整”的原则,制定了《盐城市大丰区城区初中“区管校聘”改革试点的实施意见(试行)》,明确“以区为主”的义务教育学校管理体制。近三年,我区城区初中教师交流轮岗201人次,占全体教职工人数的26.31%。目前,我区正积极组织对城区小学、农村中小学开展调研,研究制订全区“区管校聘”方案,并遵循“按需设岗、竞聘上岗、按岗聘用、合同管理”原则,建立完善教育行政部门统一管理、学校按岗聘人、教师有序流动的用人机制,着力盘活教育人才资源,全力促进城乡教育一体化发展。
四是严格落实“双减”政策。我区先后出台《关于全面落实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工作实施方案》《关于进一步做好中小学生“五项管理”工作的通知》等文件,以举办新教育年会为契机,组建“双减”科研团队,通过规范课堂教学流程、引进优质教育资源、优化学科作业设计等措施,减轻学生课业负担,全面实现“提质增效”。积极开展教育评价改革,将能够体现学生过程性成长和全面发展的要素,纳入多元化评价体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以“一校一品”“一校多品”建设为抓手,为学生提供丰富多彩的课后服务,全区现有艺术、文学、体育等素质拓展课程80余类,社团1115个,学生参与率达100%。采用“定期检查+随机抽查”相结合的方式对校外培训机构进行常态化督导,护航风清气正的教育生态,义务教育学科类培训机构压减率达100%。
(四)抓实队伍建设,高质量保障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
一是聚焦“党建引领”,强化教师定力。坚持党对教育事业的全面领导,全面推进党组织领导的校长负责制改革,确保党的声音直达基层;将学校党组织建设与年级组建设有机结合,确保党建工作融入教育的每个“细胞”,创成省、市级“一校一品”党建文化品牌项目11个。定期开展党风廉政建设暨师德师风警示教育工作会议,先后出台《全区教育系统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深化党风廉政建设工作要点》《大丰区教师队伍思政教育专项行动方案》等文件,实施“书记先锋工程”“思想作风自省”“师风正气整肃”等九大行动,以党风廉政教育引领师德师风建设。聘请教育行风监督员10名,公开设立师德师风监督举报电话,与全体教师签订“师德师风承诺书”,重新修订《师德师风负面清单》,促进形成“海晏河清”的良好教育生态。
二是聚焦“源头活水”,厚实发展潜力。全面实施“名校优才”聚集计划,通过校招、社招等途径,吸引优质教育人才来丰从教。近3年,共招聘教师373名,其中研究生学历占比14.75%,教师队伍学历不断提高、年龄结构不断优化,音体美等学科教师结构性矛盾逐年缓解。通过“七年一贯制定向师范生”培养,我区着力培植一批基础教育的“种子”师资,截至目前,共选拔种子教师25名。抢抓长三角一体化和盐丰一体化战略机遇,积极与上海、南通以及盐城大市区名校开展区域教育对接合作交流活动,以促进区内学校与周边教育先进地区实现资源共享、融合发展。目前,全区所有义务教育学校均与上海、南通和盐城等地知名学校建立合作关系,引进上海名师工作室18个,南通名师工作室7个。
三是聚焦“主责主业”,提升专业能力。坚持以“三名工程”为抓手,下足绣花功夫,结合区域实际,制定《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强化教育高质量发展人才支撑的实施方案》,积极打造教育教学骨干力量。我区现有“苏教名家”培养对象2名、省教学名师3名、省特级教师10名、市级名教师3名、学科带头人95名、教学能手189名;区级学科带头人467名,教学能手930名,区级以上骨干教师占比达45.34%。大力开展“青蓝工程”,充分发挥骨干教师示范带动作用,助力年轻教师快速成长。近3年,邀请区外教育教学名家、团队来我区开展教育教学专题讲座等活动,共举办各类教育教学论坛97场次、惠及教师4000多名;选派60批次1700人次赴上海、南通等教育先进地区学习进修。
四是聚焦“激励保障”,激发队伍活力。严格落实义务教育教师平均工资收入水平不低于当地公务员平均工资收入水平,坚持足额预算,按时发放。每年召开教师节表彰大会,公开表扬“师德标兵”“优秀校长”“优秀班主任”等教育先进工作者,提升教师幸福感、成就感。拓宽事业单位专业技术岗位使用渠道,为一线教师保留充足的职称评审和兑现空间。近3年,共有231名教师获评高级职称、10名教师获评正高级职称。为在职教师学历提升创造条件,保障在职教师提升学历的权益,同时建立在职教师学历提升激励机制。每年安排专项资金1200万元,设立融通教学奖、学科竞赛奖、教师竞赛奖、教学成果奖等,充分激发队伍活力。
(五)坚定立德树人,高水平落实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
一是五育并举成绩突出。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将课程思政理念有机融入各学段、各学科,渗透至每个育人环节;充分利用狮子口会师纪念馆、铁军国防教育基地等资源,组织学生开展研学旅行,引导学生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我区《让“慈善”之花绽放校园》《文化熏陶培育时代新人》等9项案例被评为2023年盐城市中小学德育工作典型案例。深入推进“大阅读”活动,积极构建师生共读、亲子阅读等多种模式,形成名家荐读、教师领读、学生悦读的良好局面;目前,我区所有学校均实现了阅览室、读书角全覆盖。严格落实国家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积极推进“体教融合”,全面实施体育项目“5621”计划,先后输送培养出奥运冠军骆晓娟、世界冠军於秀敏、戚玉梅、亚运冠军孙军等一大批体育健将。积极开展各类社团活动,充分激发学生感受美、表现美、鉴赏美、创造美的兴趣,所有义务教育学校班级均拥有2个以上学生艺术社团,学生参与社团占比达100%;《妈妈的花摆裙》《你们告诉我》等一批节目在全省斩获大奖;37幅版画作品入选“以美育人2023江苏青少年美术作品双年展”;一批农村学校在省机器人大赛、航模比赛中获奖。定期组织学生劳动技能大赛,充分锻炼学生的劳动素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二是内涵发展成效显著。每年设立专项教研经费300万元,支持各学校开发或研发特色项目、特色课程,做强做亮“校校有特色、班班有特点、生生有特长”的特色品牌。将学校环境设计与校园文化、学习课程相融合,让每一个场景都具有“育人”功能。近年来,我区成功打造实验小学“大美文化”、龙堤小学“微美文化”、三圩小学“水文化”、渔业小学“渔文化”、刘庄实验学校“善文化”等具有地域特色的校园文化,相关事迹被中国教育新闻网等多家媒体持续报道。全区建成国家级国防教育特色学校2所、全国体育项目特色学校18所、省级课程基地17个、省级心理健康教育特色学校2所、省级思政育人特色学校1所、省级体育项目特色学校11所。
三是家校共育成果丰硕。我区先后成立了区家庭教育研究指导中心和学校家庭教育工作指导站,定期开展“家长开放日”“千师进万家”等活动,形成了家长参与学校监督与服务的工作体系。近3年,累计开展家长专题学习720场,线上线下教师家访30万余人次,印发宣传单28万余份。邀请区外教育专家和区内骨干教师举办“家校共育大讲堂”培训讲座,累计开展培训28期,共计培训教师约3000人,讲座视频线上收看人数超15万人次。定期开展“四特”学生专项排查并为其分类定级,建立“一生一档”关爱帮扶台账。全区农村中小学校均设有亲情电话,促进留守儿童亲子交流,广泛开展“彩云妈妈、阳光爸爸”志愿服务,2000余名党员教师与留守儿童结成帮扶对子,弥补成长过程中的父母缺位。
三、指标达成情况
推进教育公平、促进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是实现社会公平、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础。我区全力推进省教育评估院《关于反馈2022年省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县(市、区)评估材料评审结果的函》中未完全达标或存疑的6个指标的整改,并依照评估内容与标准要求,对区域内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状况进行了自评,目前全区59所义务教育学校均达到了省义务教育阶段学校资源配置7项指标要求,7项指标差异系数小学均小于0.45,初中均小于0.5,符合规定要求。省36项评估指标,仅有2项未达A级,其它均已达到“江苏省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县(市、区)”创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