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记者来到南昌市新建区流湖镇上房村,只见山坡上一排排整齐的白色大棚在阳光照射下显得格外耀眼,棚内一派繁忙的劳作景象,工人们正忙着采摘、削菇、分级和包装,这里种植的菌菇将送上消费者的餐桌。

“在这上班的都是本村村民,基地负责人丁建新也是我们上房村人。”南昌市公安局驻上房村第一书记、乡村振兴扶贫工作队队长熊细根说,上房村通过吸引在外创业致富能手“回流”的方式,来增强当地帮扶户的“造血”能力,如今小菌菇成了村民的致富产业,助力乡村振兴事业蒸蒸日上。

香菇种植致富图片_致富经种香菇的视频_致富经香菇赚千万

帮村民收蘑菇

致富经种香菇的视频_香菇种植致富图片_致富经香菇赚千万

察看菌菇种植基地

帮扶户成了菌菇种植“专家”

“熊书记,到屋里喝杯茶。”“熊书记,到屋里坐一下。”

走在上房村,不时有村民热情地跟熊细根打招呼,邀请他参观自家的新房。

“这些都是新做的房子,有的已经入住,有的正在装修。”顺着熊细根手指的方向,记者看到一栋栋小洋房在阳光照耀下格外亮眼,道路通达每家每户,村容村貌干净整洁。

这一切离不开南昌市公安局驻上房村乡村振兴工作队(2021年9月前为扶贫工作队)一任接一任的努力。

2021年9月,杨亮由南昌市公安局驻上房村第一书记、扶贫工作队队长,转任乡村振兴工作队队长。

已经驻村一年多的杨亮,早就对上房村的情况了然于胸。转换身份后,他率领两名工作队队员,迅速投入工作。

“2020年年底,上房村如期实现了全面脱贫,但是村里底子很薄,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提升乡村振兴工作的压力较大。”杨亮重新梳理村里帮扶对象,决定先去看看王林根。

王林根的两个女儿已嫁人,妻子患残疾,无劳动能力,两个老人相依为命。帮扶之前,他家是典型的贫困户,如今的王林根不仅摘掉了贫困户的“帽子”,还是村里小有名气的菌菇种植“专家”。

“杨书记,您来了,快,快,屋里坐。”一看到杨亮,王林根就热情地邀他进屋。

“没有党的好政策,没有工作队的帮扶,就没有我们家今天幸福的生活。”王林根打开了话匣子。

原来他家经济拮据,加上没有致富途径,让他对脱贫失去信心。关键时刻,杨书记来了,在杨书记的鼓励与帮助下,他们夫妇重拾对生活的信心。

2019年,上房村两委向王林根捐赠了900个平菇菌包,并为他提供技术指导。菌菇成熟后,为了卖到好价钱,他每天早晨骑着三轮车到附近村镇赶集,或走街串户叫卖。一年下来,王林根卖菌菇便净赚8000多元。2020年,王林根主动出资购买1500个菌包,在家扩大平菇种植规模,由于虚心好学,现在王林根已是村里小有名气的菌菇种植“专家”。

“大多帮扶户都是因病因残才致贫的,他们并不比别人笨、也不比别人懒,只是缺少一条致富渠道,而我们要做的就是为他们提供这条渠道。”杨亮说。

叶丙秀是“因病致贫”帮扶户。“几年前,老伴突然生了一场大病,前前后后花了7万多元,把家中积蓄用光了。”叶丙秀告诉记者,老伴现在还需要卧床休息,离不开她的照顾。“多亏了村干部和帮扶干部,安排我在合作社扶贫车间工作,同时兼做村保洁员,让我能通过自己的劳动脱贫,现在我每个月收入稳定在3000元左右。”叶丙秀表示,除此之外,村里还通过光伏扶贫、小额贷款、入股分红等产业扶贫政策,让一家人脱贫增收。

厂房里传出爽朗的笑声

2021年11月,杨亮结束驻村第一书记的任期,熊细根接棒。

2022年春节前夕,记者来到上房村里垅自然村,进入食用菌基地,厂房里不时地传出爽朗的笑声。“来这上班的都是本村的村民,光帮扶户就有10多户。大家刚领到这个月的工资。基地负责人丁建新就是我们里垅村人。”熊细根向记者详细介绍了基地的情况。

丁建新是村里的致富能人。前几年,扶贫工作队进驻时,丁建新听说村里要开发食用菌项目,正好符合他回乡创业的愿望,双方一拍即合!

项目确定后,丁建新随驻村工作队前往福建等地学习考察,回来后丁建新果断投资580万元,采取“公司+贫困户”的形式,成立江西新赣菌菇种植专业合作社。一期工程建成食用菌大棚4600平方米,标准温控鸡枞菌房11间。种植的菌菇不仅供应南昌及周边市场,还远销上海、广东、福建等地,深受消费者喜爱,年产值达800多万元。

2020年,驻村队又争取到上级产业帮扶资金235万元,新建了2900平方米的菌菇示范基地,解决了30名村民就业。

村民丁光木患阻塞性肺气肿,其妻子甘腊花又做了手术,是因病致贫户。甘腊花一直想在家门口找个工作,既方便照顾老伴,又能补贴家用。江西新赣菌菇种植专业合作社投产后,驻村队把企业招工的消息告诉她,甘腊花第一个报名,成了车间工人,一个月工资3000多元。

“家门口就业就是好,出门就能上班,下班还能回家做饭,我和老伴的生活再也不用愁了。”甘腊花感激地说。

为了解决更多的帮扶户就业,合作社专门设置扶贫车间1个,安排了5个扶贫专岗,优先录用村里的贫困户,弱劳动力的贫困户就安排到护林、村保洁等岗位工作。

62岁的丁金华是上房村里垅小组帮扶户,他利用农闲时间到基地削菇、铲土,每年增收6000元以上。同时,扶贫干部分两次给丁金华送来900包平菇菌包,教他种植技术。上房村村委会副书记丁怀安介绍说,平菇种植技术简单易学,一批菌包可以种3个月,以每包菌包利润6元计算,帮扶户种一批菌包的纯利达5400元。即便帮扶户一年只种两季,村里10户参与平菇种植的贫困户,每年可实现户均增收1万多元。

让警徽熠熠生辉

“看到昔日的贫困村,走向富裕美丽的新农村,感到特别自豪。”上房村党支部副书记丁怀安深有感触。

他说,长期以来,上房村无村级产业,是典型的“空心”村。以前,由于村集体收入年年垫底,到乡镇开会都低着头。

把村集体扶强,持续振兴乡村才会有保障。为实现村级产业与能人创业的深度融合,上房村采取“党支部+能人+公司+帮扶户”的模式,成立上房村食用菌种植专业合作社,与丁建新创办的江西省新赣食用菌公司签订村企合作协议:村委会整合扶贫资金44万元,在公司一期项目建设中,建设800平方米出菇房,出租给公司使用,公司每年向村集体缴交菇房租金3.7万元。在二期菌包房建设中,村集体又投资200万元建设2100平方米厂房供公司使用,公司每年向村委会缴纳12万元租金。

“三期菌包房建成后,村集体的收入还会增加,加上光伏发电的收入,各类加工厂的收入,如今的村集体收入已经进入全镇前列。”丁怀安高兴地算给记者听。

近年来,扶贫民警一茬接一茬埋头苦干,当“卖货郎”“业务员”“快递员”,跑项目、拉业务,为的就是让贫困户过上好日子。2021年,上房村爱心超市、颐养之家全面建成并营业;占地面积60亩的上房新村70栋“小洋楼”基本完工。竹园村村民活动中心、村级卫生室、村民休闲广场也投入使用,全村553户全部安装了冲水式厕所,户户住房安全、家家通水通电。

“今年我们计划办两个加工厂,一个做大米加工、一个油茶加工。”熊细根说:“上房村田地资源比较充足,怎么利用好这些田地资源并形成产业链,将会是能否提升乡村振兴工作质效的关键。”

“村里还计划开设一所驾校,目前已经完成选址立项等工作。”采访过程中,熊细根不断向记者描绘着他心中乡村振兴的蓝图。

2021年12月3日,江西省公安厅党委委员、南昌市政府副市长、公安局长肖铁军来到上房村调研乡村振兴和新农村建设工作时表示,乡村振兴,生态宜居是关键,必须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才能推动乡村自然资本加快增值,最终实现百姓富与生态美相统一。南昌公安,特别是驻村工作队要牢记使命担当,把全面小康的基础打得更牢、底色擦得更亮,让警徽在乡村振兴的美丽画卷中闪耀光芒。

◎文/陈记昌 记者徐明 ◎图/宗浩


本文由转载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