协警辞工搞大棚
引领乡亲效益增
12
年前,他是一名协警,对于高效农业一窍不通。而12年后的今天,他却成为一名践行高效农业的“行家里手”。他引种的大棚桃,不仅让自己富了起来,同时趟出了一条调整种植结构的新路径,他就是沧州泊头市营子镇刘辛庄村杨永胜。
初春时节,乍暖还寒。而进入杨永胜的大棚桃种植基地,好像一下子进入了夏季。棚内的高温不仅让人挥汗如雨,更让桃树尽情伸展着枝杈。尽管河北农民报记者到来时,满棚的桃花已经花瓣落尽,但是拨下每个残留的花座,都能找到一粒如同花生米大小的桃子。“去冬今春因为雾霾天气,花期晚了半个月,如果不是雾霾天,现在桃子应该有枣这么大了。”杨永胜说。
今年48岁的杨永胜,是泊头市营子镇刘辛庄村人。别看现在老杨说起高效农业头头是道,但在2004年前,他还是个种地的门外汉。老杨介绍,2004年之前,他一直在当地派出所干协警,从一般警员升至中队长,再到最后的警长,但由于身份等原因,已经没有了向上发展的空间。2004年,他辞职回家开始了农业生产。
回家后,杨永胜承包了邻村的380亩地,开始种植棉花、西瓜、辣椒、花卉、苗木等经济作物。老杨坦言,尽管有赚有赔、历尽艰辛,但是通过这些年在科技种田道路上的不断探索,积累了丰富的种植经验,也结交了一批农业方面的专家和学者。
刘辛庄村属于枣产区,该村耕地全部覆盖的是枣林。近几年来,由于枣价的疲软,枣农的收入也在逐年缩减,很多枣农开始刨掉枣树,改种大田作物。如何调整种植结构,引领大伙发展高效农业,后被推选为村主任的杨永胜开始考虑这一问题。
杨永胜的祖籍是唐山市乐亭县。2011年,杨永胜来到唐山寻根问祖,看到当地大棚桃产业正在蓬勃发展。经了解,种植大棚桃不仅省工、省力,而且效益相当可观。“俺家一亲戚,两个大棚,共4亩地,年毛收入达到23万元。”杨永胜坦言,对于这个收入,当时他并不相信,“后来亲戚跟我说‘咱都是亲戚,还能骗你’?”
这次省亲之行,让杨永胜大开眼界。从唐山回来,他把所见所闻讲给大伙听。此时正困惑于如何调整种植结构的农民动了心。随后,杨永胜租了辆大巴车,率领着30多人再次前往唐山参观学习,“一天参观下来,大伙都服气了。”
参观回来,刘辛庄村进行了土地调整,把各家各户的零散地调整为一户一块地,开始建棚的准备。但由于每个大棚建设资金需7万元左右,多数农户一下拿不出这些钱,起初跃跃欲试的那几个农户也打了退堂鼓。“7万元不是小数,大伙还是有顾虑。”看到这一局面,杨永胜决定自己先建,于2012年建起了8个大棚。
“第二年五一节之前,大棚桃熟了,这比露地桃早上市两个月,价格高出露地桃好几倍,最贵卖到每斤10元。”杨永胜称,尽管当时树小、产量少,但这让他看到大棚桃的发展潜力,第二年他把大棚增加到12个,每个大棚收益均在四五万元。
看到杨永胜成功了,不断有农民前来参观学习。后在杨永胜的指导下,周边的多个农户相继调整种植结构改种桃树,有的农户也与杨永胜一样,建起高标准的大棚。
目前,杨永胜已建成15个大棚,总面积达到50亩。谈及目前大棚桃的总收益,杨永胜笑而不答,但是他指出,尽管目前收益不低,但这不是他考虑的最重要的问题,“重要的是,通过我种植大棚桃,能给大伙趟出一条调整产业结构的新路子。”
谈及大棚桃的收益,杨永胜笑而不答。
(感谢泊头市委宣传部对本次采访给予的联系、接洽、协助和支持。)
河北农民报记者 郭庆峰
本文刊登于2016年3月29日《河北农民报》
拒绝谎话假话
拒绝生话废话
拒绝官话套话
说农民话 讲农民事
官微
河北农民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