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富经黄鳝养殖技术_每日农经致富经黄鳝6_致富经黄鳝养殖

第二节耕地

一、耕地面积

耕地面积,肥西民间旧以斗、石为单位,一斗合0.5亩,10斗为1石。因丈量田亩用“弓”(一弓为当地五尺),面积又俗称“弓口”。

1949年以来,耕地面积一般用统计亩(上报统计数,为纳税田亩)。按原政区范围,1949年全县耕地为159.3万亩。1950~1956年境域调整划出8万多亩,但因几年垦荒面积较大,1956年耕地仍然增加到179.4万亩。1957~1965年境域调整又划出近20万亩,加上水利工程和社办厂、场占地,1966年耕地下降到127万亩。以后年年都有零星占地,1978年政区调整再划出7.6万亩,1978年底耕地减少到110.9万亩。1979年后,县域稳定,耕地变化不大。1979~1985年全县减少耕地0.3万亩,多为房基占用。据调查上派地区28个单位1979~1981年占用耕地279.06亩(其中立案批准征用的102.9亩)。1985年全县耕地面积110.6万亩,其中水田86.1万亩,旱地24.5万亩。全县人均耕地1.3亩。

二、农业区划

为合理利用土地资源,1981年5月~1982年8月县组织农业、畜牧、土地、林业、水利、气象、农机、水产、社队企业、农经、科教能源环保和综合等11个专业组,开展农业资源调查,根据县内低山残丘、湖河平原和丘陵岗地的不同地形和农业生产特点,将全县划为5个综合农业区:

湖河平原粮油区为县东南部沿湖沿河圩区。总面积284.1平方公里,占全县面积13.1%;耕地178797亩,占全县耕地面积16%;农业人口150211人,占全县农业人口19.9%,人均耕地1.2亩,每个劳力平均3亩。本区素称“鱼米之乡”。土壤主要为河流冲积物、湖相沉积物母质发育而成的水稻土,肥力较高,通气性较好,偏粘砂泥和粘砂泥,不保水肥,易澄板,有排灌条件的较好。零星分布的小粉土和潜育型青湖泥田、沼泽型陷泥田最差,本区重点发展双季稻,面积可调整到占耕地面积70%。实行绿肥、稻、稻,油、稻、稻轮作,改沤水田种油菜,降低地下水,改善土壤,防止水稻土的次生潜育化。

潜南丘陵粮油区为县南部,与湖河平原区相接。总面积712.4平方公里,占全县总面积32.9%,耕地面积384603亩,占全县耕地总面积34.7%,农业人口265898人,占全县农业总人口35.2%,人均耕地1.5亩,每个劳力平均3.5亩。本区为淠河灌区,大部自流灌溉。耕地土壤多为下蜀系黄土母质发育而成。水稻土中以土层深厚、保水保肥的黄白土田和下位粘盘黄白土田为最优,面积也最大。上位粘盘黄白土田,马肝田,下位粘盘马肝田次之。澄板、漏水、漏肥的侧渗黄白土田,水漂白土田为最差。旱地土壤中黄白土最佳,上位粘盘马肝土最劣。本区为肥西粮油重要产区,宜麦、稻或油、稻轮作。水稻以中稻为主,双季稻为辅,冬播作物实行麦、油、绿肥各占1/3的逐年轮作方式,多施土杂肥,扩大绿肥、水稻面积,利用秸秆还田,改善低产土壤。

潜山高丘林牧区为县中西部山丘区,中部高四周低,是肥西林业基地。总面积242.7平方公里,占全县总面积11.2%。林业用地108223亩。耕地面积87115亩,占全县耕地总面积7.9%。农业人口62297人,占全县农业总人口8.2%。人均耕地1.4亩,每个劳力平均4亩。由于山场面积大,复盖率高,饲草饲料资源丰富,宜林宜牧。但是水热资源差,土地贫瘠,岗地多死黄泥,冲田多乌青浆泥,宜麦、稻,油、稻,绿肥、稻(杂)为主,轮作换茬,提高地力,改沤种油菜,改造冷浸田。

潜东丘陵粮油棉区在县中东部,江淮分水岭以南。农业人口105662人,占全县农业人口14%,总面积321.8平方公里,占全县总面积14.8%,耕地166885亩,占全县总耕地15%,人均1.6亩,每个劳力平均4亩。本区水稻土层深厚,土壤与潜南丘陵近似。荒岗多,地贫瘠,有棉花生产基础。宜以棉花生产为重点,粮油生产为基础。棉田可由原占耕地10%发展到25%,适当集中,以便管理。水稻宜以单季为主,南部可适当种植双季稻。实行麦、稻,绿肥、稻,油、稻的耕作制度,施肥改土,改善地力。

潜北丘陵农林牧区在县西北部,属淮河流域。总面积607平方公里,占全县总面积28%,耕地290401亩,占全县耕地26%,农业人口171525人,占全县农业总人口22.7%,人均耕地1.7亩,每个劳力平均4.1亩。本区提水灌溉面积大,保证率低。土壤母质为下蜀系黄土。旱耕土壤面积大。较好的是黄白土和下位粘盘黄白土,最差的是上位粘盘马肝土。水稻土中比较好的潴育性水稻土面积较大,也有部分通透性不良的淹育性水稻土。宜以农为主,林牧结合。种植宜水、旱作物并重,宜单季中稻或中稻为主、单季晚稻为辅。实行麦、稻,油、稻,绿肥、稻的轮作,改造大面积的中低产田。根据水热条件,不宜双季稻的生产。主攻小麦,多种豆类、玉米、高梁、山芋等耐旱作物,以养地、避灾和生产优质饲料,发展畜禽。

第三节作物品种

一、作物种类

水稻民国期间,多种一季稻,主要品种有早籼稻,大白稻和老秧稻;还有小红稻、早中秋、中秋稻、晚白稻、晚稻、大小籼、六十黄、赶上陈、雁来乌、深水红、观音籼、银条籼、羊须糯、虎皮糯。按米质粘性分有籼稻、粳稻、糯稻。按栽培先后分为早、中、晚(包括单晚和双季晚)3种。籼稻,三季皆种,为主要品种类型,粳稻多属单晚,糯稻在早、中、晚稻中皆有,种植量少。1949年后,推广育种技术,品种不断更新,按早、中、晚稻分类有如下品种:

早稻: “中性白”,耐肥,茎秆粗壮,株高75厘米,穗茎短,略出剑叶鞘,每穗90粒左右,适应早播,本田生长65~70天,比当地“六十黄”早熟7~8天,增产25%。1955年引进,1957年种植面积7.5万亩。“南特号”,根系发达,分蘖力强,株高1米左右,成熟期一致,稻谷皮壳薄,出米率高。本田生长75~80天,可用作双季早稻与“中性白”搭配,利于调节劳畜力。1955年引进,1957年种植4.2万亩。“矮脚南特号”株形紧凑,茎秆矮壮,株高60~70厘米,穗短粒密,穗多在剑叶下,耐肥抗倒,比“南特号”迟熟3~5天。1963年引进,1965年推广1万多亩。“二九青”耐肥抗倒抗病害,1972年引进,试种亩产400~500公斤,1982年全县种植面积占早稻70%。“浙辐802”株高75~80厘米,较耐肥,生育期105~110天,抗逆性较强,亩产370公斤以上,宜作油菜茬栽培,为近年推广的良种。历年品种还有:六十黄、夏至白16号、广场13号、无芒早粳、深水红、五十早、尖粒子、503、江西莲塘早、二九南系统、朝阳一号、广陆矮四号、先锋一号等。

中稻: “胜利籼”茎秆粗壮,耐肥抗倒,适应性广,但苗期不耐寒。1950年引进,比当地品种增产一两成。1957年种植16万多亩。“三粒寸”亦称川稻,高秆、不耐肥、易倒伏,宜一年一熟的麦茬田种植,1957年种植近30万亩。“三九九”株高140~150厘米,分蘖力强,宜大棵密植,不耐肥,易倒伏,成熟早,穗长20~25厘米,每穗150~200粒,结实紧,难脱粒。1957年引进,在官亭青峰社试种12亩多,其中9亩平均亩产433公斤,比其它中稻品种增产40%。1965年全县种16万多亩。“杂交稻”是国家推广的高产、优质、多抗的新型品种,需年年制种。1977年引进。杂交稻“汕优6号”较耐肥,分蘖力强,生育期130天,抗白叶枯病较强,基肥要足,追肥要早,促早分蘖成大穗,亩产可达550公斤。“汕优63号”,特点基本同“汕优6号”,生育期稍长,氮肥早施,中后期一般不追氮素化肥,亩产600公斤。历年中稻品种还有:洋南稻、天生稻、洋麻籼、中农四号、乌嘴川、齐头白、桂花球、安南稻、三扎齐、珍珠矮、胜矮七号、柳沙一号、田基度、619、水源258、南京11号、桂朝二号、密阳23等。

晚稻: “小红稻”高秆,成熟期早,“大暑”栽,“霜降”收,抗逆性差。1957年种植面积11万多亩。“农垦58号”根系发达,株形紧凑,株高70~100厘米,叶细窄、青绿、穗较短,糙米率82%,米粒椭圆,腹白小,米质优良,略有粘性,属粳稻。全生育期150~160天,比“小红稻”长30天。1963年引进,1965年种植近15万亩,亩产300~400公斤。80年代后种子混杂、退化,种植渐少。近期推广的良种“双丰四号”株高80厘米,生育期125天,抗逆性较差; “当选晚2号”株高85厘米,生育期130天。两品种较耐肥、分蘖力均较好,亩产320~350公斤。历年还有小冬稻、红须糯、水阳糯、湖南稻、桂花稻、湖北青糯稻、浙场9号、猪毛簇、小麻籼、重阳糯、桂花球、老来青、十月寒、岳西一号、深水红、水源300粒、武农早、沪选19、早熟农垦、东方红一号(双晚)、双丰四号、青井九号、秋收一号等。

麦类小麦: “南大2419”茎杆粗壮,结实紧,抗黑穗病、锈病,穗大粒多,1954年引进,为60年代主要品种。“杨麦1号”又名“671”,幼苗直立,春性强,株高80~90厘米,穗长方形,颖壳白色,长芒,千粒重30克。耐叶锈、条锈病,耐湿性差。10月底种,次年6月5日前收,为70年代主要品种。“宁麦3号”耐肥高产,适应性强,70年代引进后,推广面大,时久。历年还有三月黄、大青梢、白麦、大黄皮、和尚头、白壳早、矮粒多、中农28、2905、碧玛一号、五一麦、山农205、早洋麦、白洋麦、华东六号、阿夫、阿勃、吉利、阿桑、鄂麦6号、徐州8号、宁麦701号、宁麦703号、宁麦2号、6403、反修4号、矮秆早、丰产3号、九兰39、万国、徐州14、65矮、郑州17、郑州18、中阿2号、拜尼漠62、苏克斯、宿麦2号、墨麦等。

大元麦:50~60年代品种有白和尚头、六棱子、三月黄、白皮元麦、紫皮元麦、仁大麦。70年代推广浙农12号、矮白洋、尺八大麦。仁麦有矮杆齐、立夏黄。80年代初试种啤酒大麦,产量低,成本高,未推广开。

油料油菜: “胜利油菜”为白菜型,1955年试种7000亩,比老品种增产2~3成。“浙江九二油菜”甘蓝型,抗逆性强,株矮、分枝节位低,荚多、粒大、出油率高,千粒重2.8~3.4克,含油量41%。10月上旬种,次年5月20~25日收。比胜利油菜早熟5~7天,适宜油、稻、稻三熟制种植。1967年引进,曾推广种植,后因易感菌核病,80年代渐淘汰。“武油一号”白菜型,抗旱抗寒力较强,成熟早,有后熟作用,荚果易炸裂,可在八九成熟时收割,堆捂一两天脱粒。亩产100~150公斤,为70年代后的主要品种,久种不衰。“山油菜”芥菜型,抗逆性强,品质差,种植少。历年还有黄鳝籽、油冬儿、芜湖104、川油2号、大乌子、军农1号、胜利青梗、当涂“202—203”、当油早1号等品种。

花生:1957年引进山东伏花生,种植6万多亩,占花生面积92%。60年代推广“二洋花生”,秧苗高,株形散,产量高而不稳,今占花生面积50%。

芝麻:有黄、黑两种,黑芝麻可入药。

棉花:民国期间有“脱字棉”、“爱字棉”。1949年引进“改良棉”。1957年推广“岱字15号”,今仍为主要品种。70年代推广“鲁棉1号”,因其带有枯黄萎病菌,被淘汰。此外,还有“岱字16”、“鄂光棉”等品种。

杂粮山芋品种早期以“大红袍”为主,1957年后以引进的“胜利百号”为主,产量高于“大红袍”,至今未衰;还有“九洲七号”。玉米、高粱、豆类种植面积少,多为当地老品种。

致富经黄鳝养殖_每日农经致富经黄鳝6_致富经黄鳝养殖技术

二、良种推广

50年代前农户用种多自繁自用,多余种子自由买卖、串换,不能保证提纯复壮,年复一年,多用老品种,不能增产。50年代县人民政府组织农业、粮食部门由外地引进水稻“胜利籼”、“南特号”和山芋“胜利百号”等优良品种,试种高产成功,打开良种推广的局面。1956年以农场为主和馆驿、江淮、小庙等农业社为基地,建立水稻、小麦、棉花良种田1.2万亩,1957年繁育推广水稻、小麦等各种良种150万公斤。1959年贯彻自繁、自选、自留、自用,辅以调剂的“四自一辅”方针,建立县、公社、大队三级良种繁育体系,全县良种供应自给有余。1978年常规良种以县农场、棉种场和预约的社队繁殖为主,其它社队良种繁育体系渐消失。

1976年开始推广杂交稻品种,县组织12名技术干部参加的“南繁”工作队赴广东三亚县南滨农场进行杂交稻冬繁鉴定,至1977年5月繁殖种子21.65亩,其中制种田5.56亩,育“南优6号”5.06亩, “汕优6号”0.5亩,不育系繁殖田16.09亩,育“二九南一号”11.44亩,“珍汕97”4.65亩。收获杂交稻种子201公斤,不育系种子525公斤。1977年全县种植杂交稻1万多亩,由于培育技术未过关,成熟时空秕率高。1979年县种子公司在苏小、防虎公社建立杂交稻制种队,供应原种,传授技术,收获后由公司包购包销。1985年全县有杂交稻制种田3.5万亩。

苏小杂交稻制种预约队,1980年已发展为县内第一个杂交稻繁殖基地。苏小乡为水稻产区,地势平坦,光、热、水适宜水稻生长,一般多种双季稻,具备杂交稻单季制种在花期的隔离条件。杂交稻制种繁育开始,干部亲自抓,带头种,组织人员去海南岛学习制种技术。1983年制种面积200亩,平均亩产100公斤。1984年扩大到300多亩,亩产110公斤。1985年种子田600亩,亩产125公斤,每亩种子售价312.5元,加父本稻价值32元,计344.5元,比常规二稻(早稻、双晚)增加纯收入97元。1983~1985年苏小乡累计制杂交稻种128吨。1984年生产的30吨种子,经海南检验鉴定和县内大田种植实践,其纯度达到98%以上,发芽率90%以上,净度98%以上,达省内外先进水平,受到用户的信任和好评。


本文由转载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