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阳网讯“我今年放养了6斤蚕籽,收获了1300多斤蚕茧,每斤30元,已经卖了四五万元,剩下的柞蚕再有几天就结茧了,还能卖个万把元。”河南省南召县板山坪镇两河口村的老蚕农孙社教满脸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6月6日清晨,孙社教就早早地来到自家的蚕坡上,经过一夜的进食,柞树的枝叶已经被吃光,他就忙着给柞蚕搬“新家”,把柞蚕转移到枝叶丰盛的柞树上,看着绿油油的柞坡上柞叶鲜嫩丰茂,泛着新绿,数以万计黄金色的柞蚕宝宝,在绿色的柞树叶间沙沙进食,心里美滋滋的。
河南南召蚕农头顶蚕筐正在给柞蚕搬“新家”
南召县是“中国柞蚕之乡”,拥有宜蚕柞坡150万亩,常年柞蚕放养量5000公斤,年产柞蚕茧150万公斤,是全国一化柞蚕主产区,柞蚕养殖的历史可追溯到汉代。南召柞蚕是放养在山坡、丘陵的柞树上,春蚕吃柞叶,喝露水,结茧在柞树上。不占用耕地、不使用农药,属典型的绿色环保产业。由于柞蚕生产投入小、见效快、效益高,成为山区农民致富增收的短、平、快项目,早些年在群众中流传着“种地吃饭,养蚕花钱”的农谚,柞蚕产业成为山区群众收入的主要来源。
蚕农正在给柞蚕安“新家”把柞蚕移放到枝叶茂盛的柞树上
留山镇石岭湾村的“老蚕倌”尚兴山说,“我今年养了3斤蚕籽,能收入两万多元。”他给记者算了一笔账,柞蚕放养清明节上山,端午节下山,放养时间两个月左右。一斤蚕籽成本700元,政府补贴200元,脱贫户由政府免费提供蚕种,平常年景一斤蚕籽能收获400多斤蚕茧,养一斤柞蚕刨除成本净落1万元。
南召县依托丰富的柞坡资源优势,因地制宜,把柞蚕养殖作为发展现代生态农业、带领山区群众稳定增收的重点工程。为扶持这一传统优势产业,南召县每年县财政专门拿出专项资金对柞蚕原种、蚕种繁育以及伐坡技术进行补贴,开展普惠式的柞蚕产业发展保险,蚕农每斤蚕种遇到天灾颗粒无收,最高赔付额达到3000元,为蚕农吃上了“定心丸”、系上了“安全带”。
“我们把柞蚕放养作为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采取政策倾斜推动,新型经营主体带动,示范基地促动,养殖大户拉动等措施,建成柞蚕生产基地30万亩,重点蚕业示范村10个,蚕农户均收入30000多元。”南召县蚕菌中心主任李德强说。
为拉长产业链条,南召县加大科研投入,经过多年的品种选育、繁育,2014年培育出深蓝色、浅蓝色、绿色、浅绿色、红黄色、杏黄色等具有观赏价值的七彩柞蚕,引来省内外游客纷纷前来观赏研学,柞蚕从最初的农家放养致富增收,开始走向生态农业旅游观赏,柞蚕产业外延不断拓展,实现了历史性转变。目前,南召县柞蚕产业已形成了从育种—养蚕—蚕茧深加工(床上用品生产)—蚕丝地毯加工—蚕蛹保健品开发生产的比较完整的产业链条。
南召宇翔工艺品公司的展厅里工作人员正在展示精美的柞蚕真丝地毯
南召县出产的柞蚕真丝地毯、壁毯高道数、精细化,做工精细、质地柔和、构思精巧、图案精美,被誉为“软黄金”,产品畅销欧美、东南亚、中东等30多个国家和地区,在世界三大地毯集散地美国亚特兰大、德国汉堡、阿联酋迪拜,中国地毯的花色品种最多,市场占有份额最大。
河南天蚕集团的蛹虫草培育车间里工作人员正在查看蛹虫草生长状况
位于南召先进制造业开发区的河南天蚕集团,利用当地丰富的柞蚕蛹作为母体,在活体蚕蛹体内注入虫草菌,虫草菌与蚕蛹在生命博弈的过程中产生益于人体吸收的免疫抗体,进而吸收蚕蛹的营养生长发育,经过三个月的生长周期,培育成富含多种营养元素的蛹虫草,营养价值堪与冬虫夏草相媲美。目前,河南天蚕生物科技公司利用培育的蛹虫草,再加工生产出经过GMP认证的现代化蛹虫草胶囊、含片、片剂,拉长了产业链条,增加了附加值,利润增加数十倍。(廖涛 王修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