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一块地种药材卖的钱,比种玉米、小麦多多啦。”卢氏县潘河乡砖楼村和山岔村不少农户,在种植中药材中尝到甜头。
沿着村间道路蜿蜒前行,半山腰的一片片田地连绵起伏,散发着阵阵淡雅的药香。大片的黄与绿井然有序地夹杂着,覆盖在高高的山坡上,远远望去,药田里还有不少弯腰忙碌的身影,这便是砖楼村和山岔村中药材种植基地的场景。
再过数十天,村民们脱贫致富的希望就会在山坡上发芽……
以前村民靠天吃饭,一年到头赚不了几个钱
数年前的卢氏县潘河乡砖楼村和山岔村,与周围的山村面临着同样的困境:少有平整的耕地,青壮年劳力纷纷进城务工,村民只能靠山靠天吃饭。在这片山地上,村民曾经种植过玉米、小麦、红薯、花生等作物,但由于土地贫瘠,也没有灌溉条件,一年到头也卖不了几个钱。
记者了解到,砖楼村下辖8个居民组,共171户718口人,该村现有贫困人口81户289人,属于省定贫困村,包扶单位为三门峡市发改委,2018年预脱贫人口51户178人。山岔村下辖11个居民组,212户772人,该村现有贫困人口82户291人,属于县定贫困村,帮扶单位为卢氏县医药总公司,2018年该村预脱贫人口为43户152人。
近年来,砖楼村和山岔村在当地扶贫部门和驻村干部的帮助下,摸索出一条种植中草药、精准脱贫的新路子。
“我现在已经不是贫困户了,自从有了间作的种植模式,我家的收入一下就提高了。我现在管着一个超市,家里的地依旧种着药材,生活比以前宽裕多了。”村民马廷琼说,“公司出地膜、种子等,村民提供土地和劳动力,极大地提高了村民们种植的积极性,加快了脱贫的步伐。”
如今发展中药材种植,预计贫困户人均年增收4000元以上
要想脱贫致富,光靠传统农业可不行,中草药种植无意间托起了村民们脱贫致富的梦想。
“潘河乡砖楼村、山岔村处在深山之中,水资源短缺,发展农业完全是靠天吃饭,所以我们经过多方考察、综合考虑分析发展了药材种植,采取产业扶贫资金和企业各投入50%的基地间作种植模式来为民增收,预计可实现贫困人口人均年增收4000元以上。”潘河乡纪委书记薛峰介绍说。
山岔村、砖楼村中药材间作种植基地与卢氏县中康中药饮片有限公司合作,采取间作的种植模式,种植中药材血参。连翘需要3年才能见效,而血参当年即可见效、获得收益,保证了农户的短期效益,真正体现了乡党委政府制定的“长短结合,优势互补”的产业发展方针。
据了解,血参当年亩产可达到600公斤左右,按照现在市场价16元计算,间作方式下每亩可收益约4000元,扣除成本,仅血参一项每年两村可实现收益320余万元,可带动两村163户580口贫困人口人均年增收4000元以上。
“市场价格好的情况下,企业将按市场价收购,市场行情一旦波动,企业会按照高于市场价的保底价进行收购,保障村民的收益。”薛峰说,“目前我们产业规划发展的大致方向是‘一轴两翼三支撑’,‘一轴’是围绕250省道发展食用菌、蔬菜产业;‘两翼’是发展光伏发电、养殖业;‘三支撑’是发展矿山、中草药、烟叶产业。想尽一切能让老百姓增收的项目,来增加他们的收入,让他们早日脱贫走上致富路。”
本文标题:贫瘠山坡种药材,农民致富的好门路
本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