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我种了4亩多辣椒,每亩收入近3000元,这是我收入最多的一年。”新疆和田地区和田县塔瓦库勒乡巴克墩村村民萨拉麦提·阿卜杜斯迪克兴奋地说,“是‘辣椒书记’帮我们摘掉了‘穷帽子’!”
萨拉麦提口中的“辣椒书记”是新疆自治区团委驻巴克墩村第一书记、工作队长许有龙。4年时间,他用脚步丈量巴克墩的每一寸土地,用真情帮扶每一户村民,用实实在在的成绩让巴克墩村跻身富裕村行列。
许有龙为农民讲解优质辣椒的品相。
走访摸底找寻出路
许有龙是从基层成长起来的干部,他与农村有着天然的亲近感。2018年初,有着一年驻村经历的他主动请缨,继续留在巴克墩村任第一书记、工作队长,帮助村民甩掉“贫困帽”。
许有龙多次带领专业团队到村调研,对村情进行综合分析研判。巴克墩村人多地少,建档立卡贫困户172户,脱贫无疑是一块难啃的“硬骨头”。调研发现,巴克墩村地处沙漠腹地,土地相对贫瘠、盐碱化程度深,但光热资源丰富,无霜期长,非常适合辣椒生长。
说干就干,许有龙组织成立了辣椒种植合作社,采取“合作社+基地”的产业发展模式,通过统一供苗、统一种植、统一技术服务、统一回收、统一深加工、统一销售“一条龙”服务,规范种植经营促进增收。
许有龙找到新疆隆平高科红安有限责任公司,用诚心打动企业,签下了免费派技术员、补贴辣椒苗运输费、保证出产辣椒全收购等优厚条件的“扶贫合同”。今年2月初,600亩地所需的辣椒苗就运到了村里。
解除疑惑发展生产
万事开头难,过去村里都以种植小麦、玉米、棉花“老三样”为主,虽然产量不高,但风险不大,大家习惯了以往的种植模式,许有龙推广辣椒种植遇到了很大的阻力。
宣传动员、组织学习远远不够,为彻底打消村民顾虑,迈开发展的步子,许有龙挨家挨户做思想工作,把办公室搬到了田间地头,用通俗易懂的“行话”不厌其烦地为村民科普。
“辣椒苗单独购买成本高,我们跟公司签约,由公司统一提供辣椒苗。种植期间,有技术问题我们请专家住到村里随时解决。等到辣椒丰收,公司统一收购,大家不用担心容易烂、卖不出去等问题。”许有龙有理有据。
“这个书记懂农业,不怕长不好;联系好了销路,也不愁卖,我们就种辣椒试试看!”村里的老党员阿卜拉·伊斯拉木家种了3.5亩辣椒。
农忙时节,劳动力紧缺又成为了影响辣椒种植的瓶颈问题。正在大家一筹莫展时,许有龙果断提出成立“辣椒种植互助组”,把村民按照村民小组划分,根据每个村民小组辣椒种植户的具体人数分成2-3组,每组约10-13户,由种植能手担任小组长。在9个互助组的齐心协力下,仅仅用了12天时间就完成了600亩辣椒苗移栽工作。
“当初一直认为这么大面积的辣椒种植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但是现在看来,我们的担心都是多余的,互助组解决了劳动力不足的大困难。许书记,亚克西!”村委会副主任麦提托合提·巴柯激动地说。
村里的互助组齐心协力种辣椒。
技术支持助力增收
“我家的辣椒苗出现了枯死、萎蔫,这可怎么办呀?”5月的一天,村民伊马木尼亚孜·伊敏尼亚孜急急忙忙找到许有龙说。
许有龙和技术员立即赶到田间,经过仔细的诊断分析,发现辣椒得了青枯病,这种传染病会导致辣椒成片死亡。原来,习惯沙漠生存的村民普遍认为农作物浇水越多越好,虽然技术员早就提醒过高温时不能大水漫灌,但有的村民还是按照以往种植农作物的浇水方式给辣椒浇水,导致辣椒得了青枯病。
许有龙为农民讲解种植技术。
对于田间种植管理可能会出现的问题,许有龙早有预见,专门联系技术员长期在村蹲点,并让出自己的宿舍给技术员居住,以便随时服务村民,及时解决各类技术问题。经过技术人员的示范管理,辣椒青枯病得到了根治,村民纷纷拍手称好。
没过多久,许有龙发现,辣椒苗活了,可是地里的草比辣椒苗还高。为了提高村民务农积极性,许有龙给村民定了“劳动闹钟”——每天早晨7时30分,打开大喇叭放红歌。这样独特的“叫起”方式还真管用,村民们开始习惯一早来到农田侍弄土地。
工作队与农民一同采收辣椒。
为了让村民们的地里长出“摇钱树”,许有龙每天都要和工作队员、技术员奔赴田间地头,查看辣椒长势。起得最早、睡得最晚、晒得最黑的人就是许有龙,村民们看在眼里、记在心里。
功夫不负有心人,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巴克墩村辣椒种植面积已发展到了2300亩,辣椒喜获丰收。按照前期一站式合同,辣椒直接由公司收购,每亩平均收入2500元左右,575万元的经济收入让全村人露出了幸福的笑容。
“今后,我们打算大力发展辣椒产业,进一步完善‘企业+合作社+农户’经营管理模式,建立‘一站一基地一车间’(辣椒种植技术服务站、辣椒育苗基地、辣椒加工车间)种植服务体系,让更多群众通过辣椒产业实现脱贫致富。”许有龙说。(作者单位:新疆和田地区“访惠聚”办公室)
征稿启事
等你来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