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5日,

大田县梅山镇沈岭村的村民们

在翻地、插秧,

一块块水田相继披上新绿,

充满了生机。

“我们合作社主要栽培食用菌,然后利用菌菇采收后遗留的菌渣还田,改良稻田的土壤结构、提升土地肥力。”大田县农发蔬菜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吴同村介绍,合作社建有3个大棚,总面积35亩,利用玉米秸秆制作菌棒栽培黑木耳和黄金菇。同时,种植早稻15亩,收成后的稻谷销售给各地米粉加工厂,用来加工米粉。

每年3月,黄金菇接菌,次月采收,采收期达9个月。黑木耳在当年8月接菌,10月采收,采收期8个月。这些食用菌采收结束,大量废菌棒容易滋生霉菌和害虫,有害物质可能影响到下一季的食用菌生长。

废弃的玉米秸秆再利用做成菌棒,那么,废菌棒产生的菌渣也能否再利用呢?经过考察学习和专家指导,吴同村尝试在菌渣中添加相关的微量元素,制成有机肥,用来回田种水稻。

“菌渣作为种植优质稻的土壤改良剂和有机肥料,能够有效减少农药、化肥的使用量。”吴同村说,这样能减少菇房的环境污染,还能促进农业资源循环利用,实现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双赢。

大力推广菌稻循环生产等模式,为水稻丰产丰收打下坚实基础。入春以来,大田县农技人员组成专业农技团队,深入到全县各乡村、粮食蔬菜生产基地、种粮大户,开展食用菌栽培、水稻育秧和测土配方等服务。目前,全县已栽插早稻2200亩,基本完成早稻栽插任务。


本文由转载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