泥鳅高效生态养殖技术与效益分析

泥鳅高效生态养殖技术与效益分析

_夏敏

1 合理建造池塘

泥鳅养殖前,要认真做好池塘建造工作,为泥鳅养殖营造适宜的环境,保障泥鳅健壮生长,达到理想的产量和效益。池塘建造前应进行合理化的选址,将池塘建造于背风向阳、地势较高的位置,同时要保证靠近水源,远离交通要道及污染区。合理选址后即可建造池塘,结合养殖规模控制池塘建造大小,一般情况下,池塘深度在100厘米为宜,淤泥层10厘米为宜,水层60厘米左右为宜,池塘四周应高出水面40厘米,将拦网设置于四周,避免泥鳅逃跑。

2 科学调控池塘水

在放养泥鳅前15天,需要检查池塘,如发现有破损的部位,要及时做好修整工作,尤其是要重视对管道的维护,保证进排水通畅。要翻耕池底淤泥,如无法翻耕,可使用生石灰对池塘进行消毒清理。在水池清理前需要排出适量水,将水深度控制在10厘米为宜,然后每亩池塘撒入10公斤漂白粉。清池1周后注入干净水、肥水王、十亩肥、氨基酸藻原液进行调水,用芽孢杆菌、光合细菌交替改善水质,促进池塘中的浮游生物生长,为泥鳅提供丰富的基础饵料。一般情况下,将池塘水质通明度控制在20厘米左右,且颜色为黄绿色最为适宜,保持池水“肥、活、嫩、爽”。

3合理选择泥鳅品种

结合市场需求选择泥鳅品种,确保所养殖的品种具备较强的抗病能力,身体健壮,游动旺盛。选择泥鳅幼苗时候,优选5厘米左右的泥鳅幼苗,结合池塘面积对养殖密度予以合理化的控制,避免高密度养殖。

4 重视饲养管理

泥鳅幼苗时饲喂时,应使用少许漂浮料便于驯化,要合理控制好喂食量,避免饲料出现浪费现象,同时也有利于改善底质环境。喂食一段时间后,改用大江、禾丰、中大、通威牌等泥鳅颗粒料投喂,喂食期间可以在池塘内设置台网,每次喂食时放入一定量饲料,过半小时后用竹竿挑起台网,检查摄食量,避免浪费饲料,保持水质稳定。

5 加强池塘日常管理

养殖泥鳅时应重视池塘的日常管理,密切观察泥鳅生长状况,保持水体始终呈黄绿色,溶氧量以3毫克/升为宜。定期检测氨氮、亚盐指标,如水体颜色过深,则要进行调水并提前更换部分池水。养殖中后期,每间隔2~3天更换池水1次,每次换水量控制在30%左右,每天打扫食台,每天巡视池塘3次,留意泥鳅摄食、生长状况,如发现存在异常应及时处理。

7~8月气温较高时应将池塘水深控制在80厘米以上,避免高温引起泥鳅死亡。同时该季节是投喂饲料高峰期,泥鳅摄食量大,排泄物多,水中氨氮、亚盐成分增高,所以要增加换水频率,降低氨氮、亚盐,规避病害的发生。

6 病害防治

泥鳅养殖管理到位的情况下,病害发生概率较低。如管理不到位,则会发生泥鳅水霉病、烂鳍病以及寄生虫病,因此,养殖人员要密切留意泥鳅健康状况,如发现患病,及时展开针对性的治疗。泥鳅水霉病可使用5%食盐水浸泡患病泥鳅或水霉克星治疗;泥鳅烂鳍病可全池泼洒硫醚沙星配合碘制剂消毒;泥鳅指环虫、车轮虫疾病,可使用指环敌、车轮净全池泼洒,第二天用二氧化氯消毒,能够起到良好效果。

7 适时捕捉

泥鳅养殖全生命周期需170天左右,大部分泥鳅规格达到60~70尾/公斤时即可捕捞销售。一般每年10月底起捕,先用拉网捕捞,起捕率达80%以上,捕捞完大部分泥鳅后,接着使用地笼起捕,捕捞率达95%以上。

8 养殖效益

试验证明,采用高效生态养殖技术,每亩池塘泥鳅产量在2500公斤左右,每亩池塘产值79800元左右,净利润为23150元左右,经济效益理想。


本文由转载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