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记者走转改主题采访

村民周晴采用枇杷种植和土鸡养殖相结合的模式,不仅自己发了家,还带动51户农民共同致富

“栽上枇杷林,林子里养土鸡,既能收枇杷,又得了土鸡和无公害鸡蛋。”昨日,说起自己的致富经,黔江黑溪镇改革村2组的上门女婿周晴黝黑的脸上满是自豪。他不仅靠此发家致富,更带动了周围51户农民参与其中,带领大家共同致富。

上门女婿看上这块“宝地”

周晴是浙江温州人,之前在家乡开超市,月收入2万多元。30岁那年,周晴认识了老家在黑水镇的妻子王洪霞。

2008年年初,两人喜结连理。婚后,周晴便同王洪霞一起来到黑水镇,发现这里土地肥沃,有很大的潜力。

2011年,周晴从浙江引进白沙枇杷在改革村的200亩土地上种植,为增加土地利用率,他又开始在林间套种南瓜,但效果很差。

2012年伊始,黑水镇政府推广“林下经济”。这一新思路,瞬间破解了周晴的难题。

“要养,就应该养草和虫的天敌——鸡。”周晴盘算到,鸡吃虫子可以防虫护林,粪便可以育肥林地。

2012年,周晴从湖北等地引进良种乌皮鸡4000只,在枇杷林进行放养,“饿了吃青草,馋了吃虫子,再辅以玉米、豆粕等。”周晴说,从2014年开始,枇杷树经过3年的育苗期后,开始结果,小鸡仔也正好长大。

去年5月,周晴经营的白沙枇杷开始成熟,肉质细嫩、甜美可口的枇杷立即吸引了黔江等周边市民的注意,自驾前往枇杷园摘枇杷的市民络绎不绝。

“2万斤枇杷完全不够采摘,根本就不需要往外销售。”周晴说,20元一斤的价格也不愁销路,加上田园土鸡的存在,自己捉鸡、买鸡的市民更是让采摘游多了乐趣,参与度也越来越高。

去年盈利20万元

“每亩枇杷产量250斤,按每斤20元算,就是5000元。一亩枇杷园,能养25只土鸡,每只土鸡约100元,就是2500元,加上3元一颗的‘绿壳蛋’,一年至少也有3000元,几项相加,一亩地就有超过10000元的收入。”周晴说。

去年一年,周晴靠枇杷和土鸡,实现了20万元的盈利,今年,他又流转了近800亩土地,并带动周边贫困户一起开启枇杷配土鸡的林下经济模式,还免费帮助前来咨询的农户。

黑溪镇人大主席李松介绍,目前园区还带动周边51户农户种植枇杷,养殖土鸡,其中贫困户7户,并在今冬全部栽植到位。到今年年底,预计实现1000亩的种植规模,土鸡及旱鸭养殖数量达到8000余只。届时,采摘游可以实现枇杷、土鸡足不出户的销售,盈利可达到30万元。本报记者 景然


本文由转载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